安藤忠雄,当代建筑空间精神的塑造者
一、安藤忠雄及他的建筑作品风格
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虽然从未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特征可以概括为:1)严谨的几何性。2)抽象的自然。3)对光的情有独钟。4)混凝土材料的出色运用。
二、安藤忠雄建筑空间塑造的设计特点与表现手法
小筱住宅是安藤忠雄众多建筑作品中的其中一件。它位于日本兵库县芦屋市一个翠绿的斜坡上。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高度亲近自然的设计。他旨在创造一种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能够使得建筑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有自主权的关系。
安藤的一系列建筑在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同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他在小筱住宅光的运用上,主要用了三种采光方式:1) 大面积落地窗采光,在小筱住宅的一层客厅和工作室采用这种采光方式。2) 竖向条形窗采光(见图1),位于室内走廊处,由于墙体厚度和太阳移动的关系,阳光时而直射在木地板上,时而以漫射进入走廊,为狭长黑暗的长廊提供了明亮。3) 顶部天窗采光(见图2),主要位于工作室、客厅、走廊等位置,顶窗光线成了顶部面光源,沟通了建筑与自然的内在关联。随时间变化和季节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仰望天空可以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曾庆 金恬,安藤忠雄小筱住宅解析[J],山西建筑,2009(35),19]。
三、案例比较与分析——朗香教堂与光之教堂
朗香教堂建于1950 年,设计者是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朗香教堂的每个角落都隐藏着光辉……
它打破了千年来天主教的一些传统形态,在设计上摒弃了理想主义,转而变为浪漫主义。它由一个弯曲变形的黑盒子盖住了弯曲多变的墙体,它利用了大量方块、圆形等几何形体形成了不规则形状的外立面,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嵌有彩色玻璃的窗洞。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缝隙及窗洞投射下来,因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气氛。朗香教堂内部采光主要通过三个部分:一是塔楼式祈祷室顶端窗户;二是屋顶与墙体之间一条高40厘米的带状空隙;三就是墙体上那些镶嵌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窗洞。让我觉得,在这个教堂中,光拥有很多的精神意义,不仅仅是黑暗中的勃勃生机,还给予每个信徒来自天国的力量。
从这个建筑精神的角度理解,从建筑的形体塑造、去体味钢筋混凝土的柔化;从墙体镂窗形成的神秘氛围、光影的阴柔“洞窟”感受圣徒们对上帝之光的崇尚和敬畏之情。抛开传统宗教建筑的形式,比如尖尖的塔,复古的装饰等,这些在朗香教堂几乎看不到。但其内在氛围的塑造却有着西方宗教神学的神秘与空灵。
光之教堂(见图3),这个建筑是由一个简单的长方形箱体和一道与其成15°横穿的墙体构成的,整个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5.9米的球体。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中,巧妙地向人们表达了建筑空间中光明与黑暗的关系。
图3(光之教堂内光十字效果) 图4(教堂内不同时间的不同光照效果)
对比朗香教堂和光之教堂这两个教堂,虽然都运用到了光影这个元素,但是这两者所表达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我认为,朗香教堂中阳光穿透一个个彩色玻璃窗洞,给这个教堂赋予了浪漫的色彩。而光之教堂更加显得庄严和神圣了。阳光随着“十字”不停地变换角度(见图4),好似在洗涤人们的内心,一切变得静谧与庄重。建筑的光,它的颜色、温度、纹理和深度,有很大的力量影响灵魂。
四、总结
通过研究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以及对比朗香教堂可以发现,光可以重新塑造空间,给空间带来无限的生命力。由光影所构成的氛围不仅仅是装饰,而且对建筑空间起到重要的烘托作用,让空间充满活力、具有层次。我认为光线是永恒的建筑元素,是建筑的灵魂所在。
自然光是界定空间的要素,通过对光与建筑空间关系的研究,可以对建筑的本质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光与影是显示建筑空间,表现造型艺术,美化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它们共同塑造了一个建筑空间的内在和外在精神体系。在建筑设计中研究光与建筑造型的关系,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以上所述光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手法一定可以获得意境不凡的艺术创意。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