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院校非重点建筑学专业可持续发展初探——安阳师范学院建筑学专业现状与未来
作者:张薇来源:原创日期:2014-03-11人气:1350
一、院系现状
安阳市师范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
(一)建筑学院概况
建筑工程学院2004年建立,本科专业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5年)三个专业。本科学生约900多人。师资队伍专兼职28人,二个教研室:土木教研室(建筑学属土木教研室)和工程管理教研室。七个实验室: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材料力学、土工、建筑CAD 、建筑物理和建筑制图模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努力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尊重人才、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高,竞争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和 管理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上,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适应能力强”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学专业存在的优劣势
(二)实践教学条件
虽然建筑学专业在学校不属于优势学科,但在专业建设上学校还是非常重视的,尤其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现已建成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计算机绘图实验室。各实验室布局合理、整洁有序、育人环境较好,能很好的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学院和多家省内外设计单位有良好的互助关系,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工程时间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约束意识的训练。得到了一定收效。
(三)办学的相近学科
建筑学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综合的学科,而在这两方面学校都有相近的学科作为支援。在技术方面,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学院的优势学科,具有很强的实力。艺术方面,具有强有力的老牌专业艺术学院作为支撑,建筑学谋求发展需要的同时,可以带动学科的快速发展。
(四)人才培养单一
建筑学专业目前仍保持的传统的以培养建筑师为方向的培养模式,并不重视建筑学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层面教育。导致综合能力差,就业方向单一。而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精通专业知识,也要懂得管理经营。
(五)办学特色雷同
我国复员辽阔,全国各地搞笑基本上都有建筑学专业。现存问题是,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化不同,但办学的风格却是相同的。特别是像我们起步晚的院校,更是紧紧跟随一些名校进行学科建设。片面的理解建筑学专业,看不到身处的优势,没有办学特色可言。
二、发展方向探索
建筑学是一门包含众多学科的知识体系的学科,很多专业都是建立在这个平台之上的,因此可以转换的相关学科也就很多。像室内装饰的学生,必须具备建筑学的知识,才会在设计中理解空间的整体性。才能考虑到建筑内部空间、建筑材料以及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景观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景观、建筑的环境协调,才能设计出舒适的环境景观。还有城市规划的学生必须有建筑学专业知识才能在做城市设时得心应手。因此,建筑学的外延空间是很大的,并非只能做建筑师,还可以从中扩展出很多行业来,这些行业都可以为普通院校建筑学专业作为发展方向的参考。我们把建筑学专业教学作为平台,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重点和方向重组。探讨出以下几方面发展道路:
(一)强化理论也要注重实践
我们的建筑学专业课教育往往只是在设计方案层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这成绩的优良。但是建筑设计的方案仅仅是空间造型的表现。技术方面却远远缺乏。
当前的建筑市场,更多的需要具有设计能力有懂得技术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全能人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及时调整内容和方向,加强技术方面的教育教学,多给学生提供校内外去工地参观实习的实践机会,以应对就业后的竞争力。
(二)发展经济管理人才
建筑方面,经济管理方向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所涉及的范围有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以建筑行业为对象,建筑工程技术为基础,发展技术、经济管理的边缘化学科。当然,这是一门十分实用的学科。而建筑学学生具有全面的建筑学知识背景,可更好的以从宏观发展角度去考虑经济管理技术等方向的为题,更利于决策的正确性。所以我们以建筑学教学为平台发展经济管理人才是有理论依据的。
(三)发展房地产策划人才
房地产策划是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时的可行性研究。他可以是开发项目的决策更准确,避免后期的项目偏差,可以更优化的整合房地产的资源。此外,房地产策划还可以预测将来市场,满足居住要求等作用。策划的内容包括资金流向控制、开盘时间及销售建议、销售费用定价、销售阶段控制、人员培训方面等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成功与否直接受到前期设计规划、选址、建筑设计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户型的层数、朝向、视野都是价格定位的重要因素。对于房地产开发的策划人员,如果具有相关的建筑知识。就能更顺利的完成策划工作,预测到将来项目销售的现状。所以,建筑学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建筑学教学的平台,进行房地产开发策划的转型。
(四)发展室内设计人才
对于室内设计这门学科,建筑学可以说是相对成熟,建筑学的教学体系可以为室内设计专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如果普通建筑学院校能够把这两个专业结合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我们从设计的整体角度讲,室内设计本身就应该和建筑学是一体的。但是现在的建筑学教学在室内设计领域只是简单的涉及,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建筑、城市、环境、构成以及建筑造型立面效果等方面。当然,这也也并非不重要,但对于内部空间的关注也同样应该和这些放在同一个层面,才能创造出更舒适、美观的设计作品来。因此我们建立建筑学平台,发展室内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五)发展社会再教育人才
建筑市场需要的人才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因此,普通建筑学院校可以尝试从职业技能方面开展成人再教育。教育的对象可以是参加工作后想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以此为平台,我们还可以为建筑单位提供技术分析,为开发商提供统筹招标等各种咨询。既可以创收,有对院系发展起到了更好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建筑学教育的模式并不是孤立的,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有所侧重、相互促进。当然,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的教育模式不能仅仅是这些理论,具体实施还要放在现实教学中去验证。放眼看,建筑学的教育模式改革是一个长久地过程。需要我们今后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总结完善。对于地处中原经济区的安阳师范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未来,还需要借鉴与之相关院校的办学经验,探索自己的教育模式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目前,像安阳师范学院开设建筑学专业这类高校已不是少数,每年向社会输出的大量的毕业生从事建筑业或是走入建筑业市场。但是建筑行业作为我们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对着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类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他们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层次。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发展改革任重而道远。普通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发展更是刚刚起步。需要我们每个建筑教育者共同去努力,积极地去创新。才能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安阳市师范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
(一)建筑学院概况
建筑工程学院2004年建立,本科专业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5年)三个专业。本科学生约900多人。师资队伍专兼职28人,二个教研室:土木教研室(建筑学属土木教研室)和工程管理教研室。七个实验室: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材料力学、土工、建筑CAD 、建筑物理和建筑制图模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努力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尊重人才、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高,竞争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和 管理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上,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适应能力强”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学专业存在的优劣势
(二)实践教学条件
虽然建筑学专业在学校不属于优势学科,但在专业建设上学校还是非常重视的,尤其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现已建成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计算机绘图实验室。各实验室布局合理、整洁有序、育人环境较好,能很好的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学院和多家省内外设计单位有良好的互助关系,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工程时间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约束意识的训练。得到了一定收效。
(三)办学的相近学科
建筑学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综合的学科,而在这两方面学校都有相近的学科作为支援。在技术方面,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学院的优势学科,具有很强的实力。艺术方面,具有强有力的老牌专业艺术学院作为支撑,建筑学谋求发展需要的同时,可以带动学科的快速发展。
(四)人才培养单一
建筑学专业目前仍保持的传统的以培养建筑师为方向的培养模式,并不重视建筑学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层面教育。导致综合能力差,就业方向单一。而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精通专业知识,也要懂得管理经营。
(五)办学特色雷同
我国复员辽阔,全国各地搞笑基本上都有建筑学专业。现存问题是,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化不同,但办学的风格却是相同的。特别是像我们起步晚的院校,更是紧紧跟随一些名校进行学科建设。片面的理解建筑学专业,看不到身处的优势,没有办学特色可言。
二、发展方向探索
建筑学是一门包含众多学科的知识体系的学科,很多专业都是建立在这个平台之上的,因此可以转换的相关学科也就很多。像室内装饰的学生,必须具备建筑学的知识,才会在设计中理解空间的整体性。才能考虑到建筑内部空间、建筑材料以及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景观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景观、建筑的环境协调,才能设计出舒适的环境景观。还有城市规划的学生必须有建筑学专业知识才能在做城市设时得心应手。因此,建筑学的外延空间是很大的,并非只能做建筑师,还可以从中扩展出很多行业来,这些行业都可以为普通院校建筑学专业作为发展方向的参考。我们把建筑学专业教学作为平台,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重点和方向重组。探讨出以下几方面发展道路:
(一)强化理论也要注重实践
我们的建筑学专业课教育往往只是在设计方案层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这成绩的优良。但是建筑设计的方案仅仅是空间造型的表现。技术方面却远远缺乏。
当前的建筑市场,更多的需要具有设计能力有懂得技术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全能人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及时调整内容和方向,加强技术方面的教育教学,多给学生提供校内外去工地参观实习的实践机会,以应对就业后的竞争力。
(二)发展经济管理人才
建筑方面,经济管理方向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所涉及的范围有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以建筑行业为对象,建筑工程技术为基础,发展技术、经济管理的边缘化学科。当然,这是一门十分实用的学科。而建筑学学生具有全面的建筑学知识背景,可更好的以从宏观发展角度去考虑经济管理技术等方向的为题,更利于决策的正确性。所以我们以建筑学教学为平台发展经济管理人才是有理论依据的。
(三)发展房地产策划人才
房地产策划是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时的可行性研究。他可以是开发项目的决策更准确,避免后期的项目偏差,可以更优化的整合房地产的资源。此外,房地产策划还可以预测将来市场,满足居住要求等作用。策划的内容包括资金流向控制、开盘时间及销售建议、销售费用定价、销售阶段控制、人员培训方面等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成功与否直接受到前期设计规划、选址、建筑设计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户型的层数、朝向、视野都是价格定位的重要因素。对于房地产开发的策划人员,如果具有相关的建筑知识。就能更顺利的完成策划工作,预测到将来项目销售的现状。所以,建筑学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建筑学教学的平台,进行房地产开发策划的转型。
(四)发展室内设计人才
对于室内设计这门学科,建筑学可以说是相对成熟,建筑学的教学体系可以为室内设计专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如果普通建筑学院校能够把这两个专业结合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我们从设计的整体角度讲,室内设计本身就应该和建筑学是一体的。但是现在的建筑学教学在室内设计领域只是简单的涉及,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建筑、城市、环境、构成以及建筑造型立面效果等方面。当然,这也也并非不重要,但对于内部空间的关注也同样应该和这些放在同一个层面,才能创造出更舒适、美观的设计作品来。因此我们建立建筑学平台,发展室内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五)发展社会再教育人才
建筑市场需要的人才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因此,普通建筑学院校可以尝试从职业技能方面开展成人再教育。教育的对象可以是参加工作后想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以此为平台,我们还可以为建筑单位提供技术分析,为开发商提供统筹招标等各种咨询。既可以创收,有对院系发展起到了更好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建筑学教育的模式并不是孤立的,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有所侧重、相互促进。当然,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的教育模式不能仅仅是这些理论,具体实施还要放在现实教学中去验证。放眼看,建筑学的教育模式改革是一个长久地过程。需要我们今后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总结完善。对于地处中原经济区的安阳师范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未来,还需要借鉴与之相关院校的办学经验,探索自己的教育模式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目前,像安阳师范学院开设建筑学专业这类高校已不是少数,每年向社会输出的大量的毕业生从事建筑业或是走入建筑业市场。但是建筑行业作为我们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对着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类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他们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层次。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发展改革任重而道远。普通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发展更是刚刚起步。需要我们每个建筑教育者共同去努力,积极地去创新。才能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