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城市山水”为理念的城市公园系统
虽然在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影响下,城市公园大量兴建,但是多数城市公园四周都由密集的建筑群所包围,形成生态环境脆弱的“孤岛”。“城市山水”思想正是基于此困境而提出的。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建立公园绿地与公园园路系统连接,城市公园中由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开放空间与城市环境以及各级线性公园、社区公园相连接,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通过建立山水城市来改变城市中心地区空间环境的总体面貌。既保护了城市生态系统又促使城市良性发展,增强城市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1、城市公园的用地选择规划尊重自然山水:
(1)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地形环境,尽量将城市公园人造环境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2)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的作用,尽量利用原有水道和湖面进行建设,水是整个生态环境中最具灵性的因素,因而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对于城市山水构建,特别是北方城市中的公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保护水体的同时,兼具了亲水需要、公园地面排水、植物浇灌、水景用水的需要。
(3)尽量选择现有植被丰富有或有古树名木的地段。也可在原有公园、寺庙、山水景观丰富的地段进行规划改造。
(4)可以将特色主题公园与生态园林公园建设相结合,利用城市名胜古迹、革命遗址、或是具有人文历史、城市记忆等有特殊意义的地区规划建设,以达到公园级配丰富、保护地区特色,人文历史的目的。
2、城市公园的总体布局创建网络体系
在公园“城市山水”的绿化网络体系构建中,除了保护、开发原有绿化区域,拓展、扩建文物古迹园林、有规划的古城景观格局改造等“点”、“面”结合外,编织营构线性的绿化带,利用“水线”——河、沟、溪水两岸的堤坝、缓坡等进行连续性的种植绿化。“路线”——利用绿化程度高的道路体系形成绿色连线要素。“视线”——开辟园林化环境的视觉走廊,扩展“山水城市”景观观赏视域。将点、线、面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构建“城市山水“景观的设计理念。
由于地形、水体、土壤、气候条件的变化,环境的不一,城市公园总体布局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往往是规则式与自然式交叉构成。“城市山水” 绿化网络体系就是对城市公园人造空间进行巧妙、合理、协调、系统的安排,目的在于构成既完整又开放的城市公园系统,将城市公园与城市生态有机结合。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