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的几个问题—(二)
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1971年秋季的一天,当他又这样带着沉重的思考步入车间,正准备摇动台钳时,厂领导突然通知大家到礼堂去集合。军代表宣布一份文件:林彪仓皇出逃,自我爆炸。全场都惊呆了,空气像凝固了一样。小平脸上没有表情,只是努力侧起耳朵。军代表破例请他坐到前面来,下班时又允许他将文件借回家中。当晚人们看到小院二楼上那间房里的灯光,一直亮到很晚。”《当代》1997年第6期发表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作“一九七一年九月的一天” 。《北京文学》1998年第2期发表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作“1971年9月的一天” 。《领导文萃》1998年第6期发表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作“1971年9月的一天”。
毛毛《在江西的日子里》:
值得记忆的是,就是在这个工厂里,父亲自被打倒以来,首次享受了一次“政治待遇”——和工人一起听中央文件的传达。在江西那种被软禁的环境里,政治消息极其闭塞。1971年10月1日,身为“副统帅”的林彪竟然没有出席国庆活动,当时我们就感到十分诧异。11月5日,突然通知我父母去工厂听传达中央文件。我们在家中等待父母时,因不知是福是祸,真是急得坐立不安。好不容易等到中午时分,父母二人回来了。因监视的人在场,我们什么也没说。母亲把我拉到厨房,用手指在我的手心写了“林彪死了”四个字。我当时简直不敢相信,但又无法发问。直等监视的人吃饭去了,我们全家才聚到一起,听母亲讲述文件内容。父亲显得兴奋和激动,他只说了一句话:“林彪不亡,天理不容!”随后,父亲向中央写了一封信,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的决议。
邓榕《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传达的中央文件就是中央所发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及其反党集体的罪行材料。”
毛毛不够传达级别或不符合传达条件,即毛毛不在听传达的范围之内,卓琳却将党和国家的机密泄露出去,卓琳作为党的高级干部,违犯党和国家的保密制度,毛毛这样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卓琳的形象。毛毛《在江西的日子里》记载邓小平显得兴奋和激动,邓小平只说了一句话:“林彪不亡,天理不容!”邓小平的这句话由于毛毛《在江西的日子里》的记载而几乎众所周知,本来毛毛写《在江西的日子里》是要褒扬邓小平,但是,邓小平的这句话在表达感慨的同时也将党和国家的机密泄露出去,违犯了党和国家的保密制度。另外,邓小平对于卓琳将党和国家的机密泄露出去采取默认态度,毛毛这样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邓小平的形象。
毛毛明确记载邓小平是1971年11月5日听传达中央文件得知林彪死讯的,且是突然通知邓小平夫妇去工厂听传达中央文件,根本不是梁衡所谓“1971年秋季的一天,当他又这样带着沉重的思考步入车间,正准备摇动台钳时,厂领导突然通知大家到礼堂去集合。军代表宣布一份文件:林彪仓皇出逃,自我爆炸”。 梁衡所谓的正准备摇动台钳、厂领导突然通知大家到礼堂去集合、军代表宣布一份文件根据何在?梁衡所谓的“林彪仓皇出逃,自我爆炸”根据何在?
天力、李强译乌利·弗兰茨《邓小平传》记载:
对于邓小平来说,工厂已发展成了消息中心。这些消息靠他在家里读读文件是得不到的。1971年10月1日国庆节,他被允许和其他人一样听党的重要会议的广播,这对于3年以来政治上受到隔离的前任总书记来说还是第一次。通过广播吃惊地发现,毛最亲密的战友没有出现在庆典中。发生了什么事?林彪的名字烟消云散,他着实摸不着头脑。直到11月5日下午邓和他的妻子才明白了。(杨德春按:下午当是上午之误。)
象平常一样,他们吃饭时间离开工厂回家,但这次表情却不一样。由于午饭时监管人员就坐在近旁,所以只听见筷子的声音。在收拾碗筷时,卓琳把女儿拉进厨房,出于安全起见用食指在手上写了几个字:“林彪死了”。
阚思静、季叶译巴拉奇·代内什《邓小平传》记载:“又如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五日,他和妻子一起参加一次会议后,回到家里心情十分激动,这一天全家都很振奋。”
武市红等译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第十章《走资派》记载:“在江西,当邓小平听说1971年10月1日国庆节北京不举行游行、毛和林均未公开露面时,他意识到国家正处于危机之中。11月5日,在一个政治情况通报会上,他和卓琳才知道林彪死了。”田山译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第十章《走资派》记载:“在江西,当邓小平听说1971年10月1日国庆节北京不举行游行、毛和林均未公开露面时,他意识到国家一定发生了危机。11月5日,在一个政治情况通报会上,他和卓琳才知道林彪死了。”
大卫•古德曼《邓小平政治评传》第六章《现代化与斗争》“江西岁月”部分记载:“1971年9月,林彪企图篡党夺权,阴谋败露后,在蒙古上空死于飞机失事。消息于11月5日传到新建,也传到了邓小平的耳朵里,这是邓和卓琳自1966年底以来第一次被邀请听政治报告。”大卫•古德曼所谓林彪在蒙古上空死于飞机失事实际上是认为飞机在蒙古上空失事、林彪在空中已死,这就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注释中的说法不同,《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注释“林彪”条:“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凌晨乘飞机外逃叛国,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注释中的这个说法与当时传达的中央文件的说法是基本上一致的,梁衡所谓的“林彪仓皇出逃,自我爆炸”根据何在?
毛毛《在江西的日子里》明确记载“11月5日,突然通知我父母去工厂听传达中央文件”,但是,傅高义《邓小平时代》记载:“11月6日,当林彪坠机的文件传达到县一级时,邓小平、卓琳和他们上班的工厂里大约80名工人得到通知,要花两个小时去听有关林彪罪行的中央文件。邓小平听力不好,所以被允许坐在前排,而且可以带一份文件回家阅读。”邓榕《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11月6日,工厂里突然通知父母亲去工厂听传达中央文件。父亲的党籍虽保留了下来,但听中央文件的传达,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邓榕《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所谓的“11月6日”之说与其《在江西的日子里》所谓的“11月5日”之说自相矛盾,何者正确,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是,无论是11月5日还是11月6日,11月已至冬季,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所谓“一九七一年秋季的一天”或“1971年9月的一天”之说绝对不正确。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