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小说《米德尔马契》中的消费主义解读

作者:李旸来源:《芒种》日期:2014-05-17人气:1710
一、消费者被物欲异化

尼克拉斯·布尔斯特罗德在《米德尔马契》当中是一个孤儿,从小在慈善学校当中长大,后来由于与邓凯克倒卖赃物,然后通过不合理的手段强行占有了邓家所有的财产,这笔财产本该属于拉迪斯拉夫的,然后,尼克拉斯带着这笔不义之财来到了米德尔马契,开办银行、开办慈善事业,从而变成了更加富有的商人,不仅被称作银行家,还被视作公益事业的创办人,如此一来整个米德尔马契镇的经济命脉几乎都掌握在其一个人的手中,其一举一动影响着镇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是米德尔马契镇上不可或缺的大人物之一,但最后由于丑闻而败坏。

长相美丽动人,言语端庄得体,气质更是出众,其音乐方面的造诣更是让整个米德尔马契镇的人们赞不绝口,这就是罗莎蒙德,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英国男性传统审美当中的美女淑女才女。但在生活上,罗莎蒙德追求奢华的家居,追求奢华的服饰,甚至连音乐都是极为高雅极为奢华的,所有的追求都是朝着悠闲安逸且奢华的生活这一方向去的,因此她想通过结婚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如果能够加入豪门,对于罗莎蒙德来说,不仅能够满足其对物质、对奢华生活的渴望,而且还可以给予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说嫁入豪门对她来说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必经之路。罗莎蒙德将这些渴望寄托于利德盖特身上,利德盖特是一名医生,且出身于贵族,如果能够嫁给利德盖特,那么其物欲能够得到满足的同时,社会地位也就随之而来了。罗莎蒙德幻想获得众人关注的目光,罗莎蒙德幻想自己融入利德盖特的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亲朋好友之中,除了幻想,她也尽其所能地做着努力,如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费劲脑汁等。罗莎蒙德认为获得最好的物质享受是家庭幸福的首要因素,对于她来说,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物质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用以交换的金钱更是毫无顾忌的。罗莎蒙德与利德盖特之间难以看到爱的火花,可以说罗莎蒙德是在用自己的美貌与自己的音乐技能与利德盖特进行交易,其自身所具有的朴素气质与美丽更是被珠光宝气和浓妆艳抹所掩盖。当罗莎蒙德过度消费,让利德盖特负债累累时,其不仅没有一丝的罪恶感,而且连一丝的同情都没有,甚至对利德盖特的烦恼置之不理,甚至去找其他男人调情,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无聊与空虚。最终利德盖特为了还债将自己的房子卖给别人,但罗莎蒙德扔为了住大房子而不择手多,可以说罗莎蒙德在对物欲的满足过程当中,已经丧失了人所应有的感情,已经丧失了与他人相处所起码应当具备的尊重与体谅。对于利德盖特而言,不仅物质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伟大的科学理想其光明的事业前程也被毁在了罗莎蒙德手里。      

非理性消费是消费文化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罗莎蒙德与利德盖特的交易,罗莎蒙德是为了获取物质上的满足与社会地位的满足,而利德盖特与罗莎蒙德的交易同样离不开商品交换,对于利德盖特来说,其交易的资本是其社会地位与金钱,其交易的目的则是罗莎蒙德的美貌与音乐技能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虚荣心的满足。在金钱的压力之下,利德盖特与罗莎蒙德感情不断受到影响,他们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罗莎蒙德从金钱的角度来说是庸俗的,但从跟上来说利德盖特的生活观同样也是庸俗的,因为他是维多利亚时代男性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同样有着维多利亚时代男权社会的性别观念,同样喜欢奢华的家居,同样喜欢奢华的服饰,同样喜欢罗莎蒙德这样美貌又庸俗的女人等。由此来看,利德盖特的消费是极度缺乏理性的,而其非理性消费也给起自身带来了难以拯救的结果。利德盖特与罗莎蒙德彼此之间都是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也都因为这种非理性的消费关系而受到了惩罚,其都是消费主义文化的直接受害者,都是《米德尔马契》当中被异化的人物,都是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恰当解释。

二、降低消费文化影响的办法

人们的心灵与精神在消费社会当中不断受到侵蚀,《米德尔马契》不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而且积极地倡导改变这一社会现实,从《米德尔马契》当中不难看到,改变这一现象,降低消费文化影响的办法之一也是主要办法就是加强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建构。

优良的道德品质。《米德尔马契》当中,多罗西亚、加思小姐等具有温柔、多情等优良品质,这些品质都是传统意义上女性所应具有的美德与品质,作者在《米德尔马契》当中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与极度的赞美。多罗西亚的善良最终深深的打动了利德盖特,即使利德盖特在起初对她并没有什么好感,但多罗西亚真诚地将自己的财产捐献出去帮助利德盖特重新开始,帮助利德盖特还债务,甚至东奔西走为利德盖特的罪名而尽其所能,最终还是获得了利德盖特的尊重。更值得说的是多罗西亚为了利德盖特,不计罗莎蒙德的所作所为,主动与罗莎蒙德交谈,由于其无私与善良的美德,最后连罗莎蒙德这样自私庸俗的女人也被其感动。多罗西亚不断地与自己是女性这一现实做斗争,她与社会上所存在的对女性的偏见做斗争,多罗西亚没有像其他大多数女性一样奢求安逸悠闲的生活,而是想要通过投身于政治经济等社会工作与相关慈善事业来冲破维多利亚时代男权社会当中女性的传统生活状态。多罗西亚虽然没有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伟业,但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丈夫的事业当中,尽己所能地为自己丈夫的事业做事情,她的美德是人类社会当中的思想道德典范。     

传统的因果报应思想。罗莎蒙德与利德盖特的所作所为都是处于自身的利益,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影响与对社会的影响,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可以说是符合传统的因果报应思想的。利德盖特因为对自己物欲的满足,最终被迫离开已有的社会地位与舒适的生活环境而背井离乡,离开米德尔马契到其他的地方生活。布尔斯特罗同样因为物质的诱惑,通过非法手段侵吞他人财产等最终也背井离乡。与他们相对应的是多罗西亚、加思小姐等都由于自身的优良道德品质而赢得了他人的赞赏,不仅为他人带去了便利,而且为自己赢得了好评、赢得了尊重。

四、总结

社会工业化进行的不断加快和社会商品化的不断发展,在十九世纪社会已进入消费社会,人们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商品,种类繁多,量也较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消费已经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人们在消费的过程当中,追求对物质的享受,在人们的享受过程当中,人们丧失了理性,甚至可能失去自我。《米德尔马契》这一作品正是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真实反映的艺术作品,不仅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了抨击而且提出了要改变这一不良社会现象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余源培.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高奋.西方女性独白[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马建军.乔治·爱略特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殷企平.阿诺德对消费文化的回应[J].外国文学评论,2007

[5]尹德祥.乔治·爱略特的认知选择:《米德尔马契》任务解析[J].外国文学,1996(4)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