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关于维多利亚时期著作中对女性的认同

作者:金鑫来源:《长城》日期:2014-05-24人气:1615
一、青少年时期身体被规范被限制的自我认同

青少年时期,简关于女性的自我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这个时期其自我认同主要是觉醒。简生活与舅舅家,舅母的藐视与表哥的辱骂是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尤其是表哥毫无理由毫无征兆的经常性的辱骂与指责。在经历了表哥约翰无数次的羞辱之后,简终于在盖茨黑德府的窗台边上爆发了。约翰拿书朝简砸去,并成功地把她砸到了地上,简的头磕破了而且流出了血,此时简一反常态,不再逆来顺受,不再沉默寡言,不再任劳任怨,而是将自己对表哥约翰的不满,将自己对表哥行为的愤怒通通表达了出来,说其像杀人犯,说其像虐待奴隶的监工头,说其像罗马暴君等。一番指责之后换来的是与表哥约翰的斗争,尽管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胜利,但这无疑是简的一次自我突破。

从简的整个成长历程来说,这是其进入青春期女性自我意识萌芽的一个重要表达,是其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的一个侧面表达。简让自己呆在窗台上并用窗帘将窗台遮住,自己钻在窗帘当中读书,让自己进入到一个书的海洋当中,此时书的世界就是简内心的秘密世界,是其超脱现实对理想与梦想进行幻想的秘密空间,这无疑是隐秘的。表哥约翰却称躲在窗帘后面的简为“耗子”,并用书砸简,这些言语与这些举动都表现了约翰这个男孩对简这个女孩的轻视与暴力,在此,约翰是盖茨黑德府当中的男性代表,而简则是当时男权社会下女孩的代表。约翰虽然仅仅十四岁,但其是盖茨黑德府的继承人,是社会当中男权的最为典型的代表。简在极为压抑的生活环境下,用窗帘与书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较为理想较为梦幻的虚构的世界,但还是被约翰打乱了,简的秘密空间还是被约翰骚扰了,可以说,该作品开端部分对约翰和简兄妹两人之间的矛盾的描写,是对整部作品思想主题进行的铺垫。在这一场斗争当中,简对自身的个人空间进行了维护,因约翰对自身个人空间的侵犯进行了坚决的反击。这种对自身个人空间进行维护的思想意识,是其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萌发,是其人生当中重要的一幕,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与性格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这场斗争当中,简是被侵犯者,也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其生理上有较大的悬殊,从一开始,就注定简会受伤害,但她在受伤害之后不仅没有应有的同情、安慰与帮助,还被关进了红房子里。简与约翰的反抗行为被盖茨黑德府当中的人们视为发疯的猫,其反抗与其进入青春期心理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或者说这是简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的最佳表现。盖茨黑德府的人们对简的心理成长极度漠视毫不关心,有的人甚至对简的这种心理进行了严重的压抑,如盖茨黑德府的两个女仆警告简要讨人家喜欢以争取在这个家里长久待下去,如果总是这样随着性子经常发脾气会被赶出盖茨黑德府。可见,简的关于女性意识的自我身份认同意识在刚刚萌动的时期就被否定、压制,甚至被指责、羞辱。

二、与外界发生冲突中的自我认同

简由于与表哥约翰之间的冲突,被关进了红房子与人隔绝,海伦在洛伍德学校被鞭笞得遍体鳞伤等都是对女性生理上的迫害,但更是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身份认同意识萌动的惩罚,尤其是对其心理上的惩罚,因为在这些事件、这些惩罚过程当中,女性意识被严重的摧残,使得女性认同的过程更加艰难更加复杂。他人对自身的否定与指责,让简对自己原本萌发的自我意识产生了质疑,质疑其做法是否正确,在质疑过程当中,这一问题使简所生活的环境与简所萌发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有些人认为红房子在此象征着女性的子宫,因为其颜色同女性子宫一样是红色的,其空间同女性子宫一样是宽敞冷清的。身体被关进红房子失去自由,其心理上更是被禁锢了起来,她不得不安静地待在红房子当中,不得不独自面对这一无聊冷清的环境。进一步说,红房子的遭遇让简懂得了在压制当中协调,具体说就是自己要与外部环境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意识进行压制,然后才能够真正地让自己的思想意识与现实社会相互协调。

简在红房子里昏厥,病倒,这是女性生理上局限性的表现,是其难以与现实相互协调的生理上的局限,同时也是其面对现实无助与无奈时的逃避。但其昏厥并没有使自己逃离盖茨黑德府所带来的阴影,此时的盖茨黑德府较之之前和表哥约翰发生矛盾时的盖茨黑德府,更加具有代表性,更加代表男权社会之下的权威,该权威使得简难以自由呼吸。在盖茨黑德府给其带来极大压力与痛苦之时,盖茨黑德府之外的人则是能够给简带来无限希望与解脱的人,因为这个人是盖茨黑德府之外的,是陌生的,是不会像盖茨黑德府中的人那样欺负她的人。药剂师劳埃德先生无疑及时地充当了这一角色,药剂师劳埃德先生是盖茨黑德府之外的人,并握着简的手对其微笑,还对简说了许多亲切的话,如“我们很快就会把你照顾好好的”等。在简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收到莫大的摧残之后,简能够收到这样一位医生身份的权威人士的关心与照顾,无疑是莫大的幸福,这种关心与照顾让简感受到了受庇护的感觉,让简有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劳埃德先生问简是否愿意上学,学校这个概念尽管是约翰为代表的男性所憎恨的,但对于简来说却是向往已久的,不仅如此,去学校就意味着可以离开盖茨黑德府,就意味着不再受盖茨黑德府人的欺辱,就可以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而且是简所想象的美好生活。这是简渴求改变的希望,这一希望来自于现实的残酷,由于现实过于残酷,所以简渴求改变,渴求幸福,而此时去学校上学这一改变使得简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答复,使得简获得一次莫大的希望。

三、女性青春期心理上受限时的自我认同

简怀着对学校生活的希望来到了洛伍德学校,这个希望是洛伍德学校给予的,同时也很快的被洛伍德学校所打破。简被带领着穿过好几个走廊,这些走廊旁边有一个又一个的房子,而这些房子没有活泼可爱的笑声,而是弥漫着压抑沉重的气息。接着在朦胧的烛光之下见到了洛伍德学校的学生们,年龄不等,但都穿着一样的呢绒上衣,且颜色是缺少青春活力的棕色,样式更是古怪的,与该年龄不相称的更是他们身上的那条围裙,长长的没有一点美感不说,还是荷兰麻布所做的。在这身打扮之下,女性青春期时可以展现女性美的线条被完全的抹杀掉了,同时也使其完全融合到了这个既压力有昏暗的洛伍德学校。

面对如此场景,简被迫重新面对现实,重新面对自己,这让其在希望、失望之中回到现实去适应当前所处的新的环境。庆幸的是海伦的出现,海伦的身体非常虚弱,海伦的精神却发展的十分积极,这无疑对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简在精神上得到了激励,也让其在精神上不断的强大。海伦认为她们都背负着过多的压力与负担,认为灵魂、思想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这就决定了其面对生活当中的困难尤其是身体你上的折磨的态度,这给予了简莫大的启发,因为简一直以来都在受着皮肉之苦。如海伦因为不会收拾抽屉而被斯凯切德小姐进行肉体上的惩罚与羞辱,海伦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痛苦,也没有进行或多或少的抱怨,而是非常淡定的接受这些惩罚与折磨,因为对于海伦来说,肉体是不重要的,肉体仅仅是思想的集聚地,仅仅是为思想的存在而存在的。肉体上的痛苦与死亡对与海伦来说并不可怕,甚至是其通向思想圣殿的一条道路而已。海伦之所以能够如此淡定地面对她所承受的痛苦,是因为其对现实的客观认识与深刻认识,她已看清了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注定要遭受如此这般的痛苦这一现实,所以她选择了精神上的追求,所以她毫无顾忌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解除了其身体上的痛苦,获得了其精神上的永恒,这是海伦所追求的幸福。海伦这一任务给予了简启发,让其认识到现实社会对女性摧残的必然性,而作为女性的她要想完全逃脱这种摧残是不太可能的,而减少这一摧残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追求精神上的平衡,这让简在今后的人生当中受益匪浅。

四、对固有规则的怀疑中的自我认同

简出走之后面对着无助、饥饿、寒冷、疲惫、绝望等,此时,沼地居的一丝光亮将简引导到了门前,仿佛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仿佛又是一个充满幸福的希望。但正是这篇所谓的净土,让简差点成为了祭品,差点被圣约翰奉献给了上帝。圣约翰对宗教是虔诚的,对上帝是狂热的,这就使得其与现实社会的背离,同时,圣约翰的这种状态与海伦对精神的追求与对身体的漠视形成了鲜明的对应,他们在某个点上是有着一定的一致性的。

简的忍耐、勤奋等品格被圣约翰观察的一览无余,尤其是其能够忍受孤独的品格等,这些在圣约翰眼中都是一个合格的传教士妻子所必备的,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对简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如让简同他一起学习印度斯坦语,当圣约翰一切准备就绪准备与简一起去印度从事他的传教士工作、完成他的传教士事业的时候,他居然用向简求爱这一手段,以上帝为借口,凭借着传教士所特有的热情一步一步地耐心地将简的心理防线攻破,不仅如此还对简灌输生来就是为了辛劳的这一思想意识,可以说是处心积虑的。

此时的简清楚的明白她人格上的独立性,明白其自身的存在没有必要依附于任何一个人,当简答应圣约翰时其身体的颤抖则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身体上本能的反应是其身体意识的觉醒,是其精神上的反抗。她十分清楚的明白,她如此虚弱的身体,去印度进行传教工作,无疑是自寻死路,且这种牺牲不会得到任何同情与可怜。简从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的,不愿意随圣约翰去印度,不愿意为了追随上帝而将自己的生命、身体等放弃,这是简对固有规则的怀疑,更是简对自身女性身份的认同。

五、总结

简的最终选择还是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此时的罗切斯特已经在火灾当中成为了残疾,但这不仅没有阻挡简对罗切斯特的追随,而且还拉近了简与罗切斯特之间的距离,因为不仅从社会地位上还是从家庭环境上,罗切斯特都远远优越于简,而此时的罗切斯特身体上的残缺恰恰给予了简平衡。简从罗切斯特身上得到了被需要的心理安慰,这也是女性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再到成年,简的一番经历已经使其打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烙印,但也正是这番经历让简最终获得了精神与身体的平衡,让简最终获得了情感与理智的平衡,从而尽其所能地追求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罗切斯特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总而言之,整部作品当中,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受限制与规范无处不在,而这一规范与限制又恰恰使得主人公简在艰难与磨砺当中实现了自我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2

[2]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2)

[3]杨鸿雁.维多利亚女性艰难的身份认同——女性成长小说《简·爱》探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6(1)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