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的思考-社会科学论文

作者: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李兰来源:原创日期:2011-12-22人气:2594

摘要: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在西方国家的许多城市广受重视,实践经验表明它是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重要措施。近年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我国众多城市流行起来,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整和改善。

随着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成为了城市新的产业发展方向。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园建设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也在不少城市流行起来,但我国相关建设和研究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这需要及时科学的调整和改善。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建议

一、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内容的创造为核心,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大规模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形态,它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的特点。

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正如德瑞克·韦恩提出的,即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设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整合文化生产、消费、工作、居住、休闲等多种功能。

2002年底,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开始兴建,近几年来,规模逐渐壮大,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内缺乏专业研究,认识比较模糊,这势必会影响文化产业园区日后的稳健发展。

结合目前国内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先进做法,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园区化、规模化,是一种文化产业发展在地理空间上的积聚,是复合功能区,整合生产、消费、创新、孵化、企业、投资、服务等一系列功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对外界具有一定吸引力。

二、国内外文化产业园区的现状

“大量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去工业化过程后,开始积极寻求城市新的就业源。”1980年代早期,美国的匹兹堡、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等地就已经出现文化园区这一叫法。英国也在大致相同的时期(1987年),提出类似叫法。目前,国外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大致可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模式和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展开,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之后,中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热潮,初步形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珠江三角洲三大文化产业带。目前,全国已共有15个省份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新的支柱产业,4个直辖市和15个省会城市也提出了这一发展目标,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了6大集群。

各地积极进行文化产业园建设,有效调整了文化经济布局,并收到很高的经济效益。以2006年为例,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328.7亿元,占地区增加值的5.5%;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值达2291.71亿元,增加值为674.59亿元,占地区增加值的6.55%。“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称,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约6412亿元,同比增长约18.4%,占GDP的比重为2.6%。同时估测,2008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约7600亿元,同比增长18.7%左右。”

热衷于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一定程度上给部分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思路,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是2002年以来的新生事物,目前对它的研究还不够,多地政府处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狂热之中,建设模式和运行模式也有诸多不妥之处等,即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还存在些问题。                     

三、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

早期,我国文化产业园区数量有限,内容单一,主要是书画艺术。2004年以后,国家相关政府机构加以政策引导,文化产业园建设热遍全国。根据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情况,我们把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归纳为自发型和规划型两个大类。

自发型。主要有艺术家松散自发、商人有目的自发、企业主导自发三类。艺术家自发,就是民间艺术家或艺术机构自发组织聚集在某一区域,形成特定文化园区,内部联系不是很紧密,没有统一领导和管理。典型代表是北京的798艺术园区。2000年以来,由于798园区有序的规划、便利的交通、风格独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前来租用改造闲置厂房,逐渐形成了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发展成为北京的一大文化亮点,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展览、展示中心,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所在地区及周边产生了积极有益的经济、文化影响。商人自发组织,就是在某一区域,商人组织画家或画工进行商品画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类似于产品生产流水线,最终形成以该区域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园区。这种发展途径的特点是政府不参与,由某个人或企业牵头,形成有秩序的管理和生产,如深圳的大芬油画村。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大芬村,租用民房,招募画工,临摹、创作、收集、销售油画。由此,越来越多的画家、画工进驻大芬村,“大芬油画”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根据大芬村官网介绍,截止2008年5月,大芬油画村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800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5000多人,最终形成了以原创油画及复制艺术品加工为主,附带国画、书法、工艺、雕刻及画框、颜料等配套产业的经营,形成了以大芬村为中心,辐射闽、粤、湘赣及港、澳地区的油画产业圈。企业主导自发,即企业本身为主导,自行规划开发形成的产业园区。这类园区在我国数量很少,比较典型的就是南京顺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开发的南京世界之窗文化产业园、南京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南京世界之窗科技软件园等一系列产业园区,运作特点主要是建立产业孵化平台,为政府招商引资,形成品牌和产业集群效应,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规划型。此类产业园在我国占的数量最多,主要是政府在城市开发区或城市外围地区征用大量土地,与投资商合作兴建大型产业园区。此类园区一般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并给予大量优惠政策支持,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以此来推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比如辽河文化产业园、北京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北京石景山数字娱乐中心、长沙文化产业园等。它们一般都是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运营。北京石景山数字娱乐中心是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建设原则,通过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逐渐形成了网络游戏中心、动画漫画中心、移动游戏中心、测试推广中心、数字交易中心、数字信息中心、体验竞技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等,最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网络游戏产品群。辽河文化产业园,2002年底成立,在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区政府的整体规划和引导下,按照兴办经济开发区的模式,以优惠的产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招商引资,吸引省内外艺术家、文化产品经营者、文化中介组织等向园区集聚,逐步打造文化品牌,逐渐形成以当代著名书画家及其作品为依托,集书画、雕塑、图书、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经销和展览为一体的多功能、立体化、高效益的文化产业区和旅游休闲区,是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心。

四、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当前各省市热衷于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一定程度上给部分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思路,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是2002年以来的新生事物,大家对它的研究和认识还很不够,多地政府处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狂热之中,建设和运行模式也有诸多不妥之处等,总之,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还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了园区的良性发展。

一是入园门槛低,园内产业难以形成合力。一个文化产业园区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应从入园伊始就要严把入园门槛关,慎重区别产业的类别,保证进入园区的企业能够避免与周边园区的产业同构,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才能发挥最大的集群合力。事实上,不少文化产业园区入园门槛低,把关松,导致很多企业为了优惠政策而跟风入驻,最终破坏了园区集群合力的有效发挥。

二是产业园区定位不清,管理能力不足。一些地区在建设文化产业园的过程中,工程盲目上马,缺乏对当地独特资源的调查论证,缺乏对市场的认真考察,对文化产业的定位不明,导致文化产业园“硬件”看起来很美,主导发展思想却不符合现实市场条件下企业发展的要求,结果实际入园的企业较少,产业园收入不足,难以维持。

三是各地文化产业园之间缺乏交流、独自发展,导致同样主题的产业园区在不同地区都有建设,这既可能使得产业园区与当地区域特点联系不密切,也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四是相关企业简单聚集,缺乏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有效关联,产业链条不完整。土地或资金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大批企业置产业链是否完整于不顾,纷纷入驻文化产业园区,结果文化产业雷同聚集,没有相配套的文化产业孵化区,文化产业园区变身产品集散地,产品单一,企业同质化严重,收入来源少,企业间难以分工协作,只能进行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导致质量下降,利润降低。

五是园区缺乏特色,品牌效应难以形成。文化产业园区必须有自身特色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但是,我国很多文化产业园区,大多雷同,缺乏特色。就如动漫产业园的建设,许多地区蜂拥而上,各园区之间毫无差别,没有原创,没有特色,停留在低层次的外包业务上,竞争力低下,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去甚远。

六是园区企业融资渠道窄,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前,一方面,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政府相关拨款,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拥有大量资金的民间投资人却没有好的渠道寻找投资项目,造成资金闲置。这种矛盾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因资金链的断裂不得不退出产业园区。

五、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建议

国内外利用文化产业园区模式成功发展文化产业的案例表明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应当遵循创新竞争、充分利用集群优势、构建完整产业链条、产业园区差异化发展等规律,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当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服务,淡化政府干预。一方面,合理规划,准确定位,充分整合已有资源,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入园门槛,吸引有潜力的企业入驻园区,尽可能建立合理的包括开发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等在内的运作机制,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从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经营管理、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解决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发展。

二是加强产业孵化器与政府和产业园区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加强产业孵化器(学校、研究机构)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让学术界的新认识快速传递给政府,指导政府的规划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孵化器与产业园区之间的联系,既可以使研究机构能及时、持续为园内企业输入创新理念,实现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产业园区的发展实践反过来也能指导完善机构的研究,从而形成互动的良性发展。

三是建立有效的文化产业园区的论证、审批、监督机制,引导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园的互补发展。为了避免文化产业园区的过热发展导致的资源浪费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我们必须加强文化产业园区的论证、审批、监督机制建设,严格论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加强对园区建设和运行的监管,引导不同地区和城市产业园区的互补发展,避免重复和不切实际。

四是选择主导产业,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园要在市场中保持强有力竞争,就必须选择能真正体现本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培育生产原创型文化产品的企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下游的衍生品生产企业,并加强产业孵化器的相关服务提供,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园的良性发展。

五是健全园区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园区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创新型人才,同时还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知识产权、技术要素等参与利润分配,保护人才创新积极性,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近年来,我国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收获不小,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产业园区,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文化产业园区既是一个新鲜事物,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未来各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政府和企业要相互支持,及时作出相关调整,在政策、融资、产业链打造等方面共同努力,打造出真正优秀的文化产业园区。

[1]陈立旭 .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78-250

[2]Brown A,0’Connor J,Cohen S.Local Music Policies within A Global Music Industry:Cultural Quarters in Manchester and SheG-field.Geoforum,2000(4):437—451

[3]Montgomery John.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artl: Conceptualising Cultural Quarters[J].Plamdng , Practice Research, 2003.1 8( 4):2 93-306

[4]王骏. 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策略探究[J].消费导刊 ,2009,(8)

[5]王伟年,张平守. 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J]. 人文地理, 2006,(1)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