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美育渗透之浅议-教育论文
作者:南安市柳城中学—余伟坤来源:原创日期:2011-12-23人气:1001
一、写人记事让学生感受社会美
社会是一所大学,美好的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那些辛勤劳动的工人,默默耕耘的农民,无私奉献的老师,坚守岗位的战士……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崭新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学生生活的泉州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民营企业活跃。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成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对此,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去捕捉这些人和事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挖掘他们的美好心灵,以此表现当今时代的生活美、社会美。如在写《一个心灵美的人》的作文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心灵美”来选择材料,同学们有写邻居助人为乐,有写行路人的见义勇为,有写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等等等。虽然题材广泛,但是平铺直叙,主题不够突出。其中,八同学描绘了一位经社区推荐,学校同意的在校园里拾荒的残疾人,他身材瘦小,形象猥琐,穿着老旧。个别“洋气”点的同学都嗤之以鼻,忌于与之碰面。可是就是这个“不受欢迎”的残疾人,却做出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有人吵架了他会去劝,水管坏了他会去修,捡到学生丢失的钱物他会交到学校值班室……根据这篇文章,笔者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大家懂得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这位拾荒者虽然外表不美,天生残疾,但胸中有一颗滚烫的心,心灵是美好高尚的,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审美认识提高了,选材立意的写作技巧也增强了。
社会美之例是举目皆是,但是,这种美往往难以被发现,而且传播也很慢,因为社会之美充盈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处于一种熟视无睹的状态。而一些社会的负面因素往往在“好责任心和事业心。辅导员面对学生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有助于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形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尊敬,真正能够与学生成为朋友。相反,辅导员在学生面前傲慢尊大,以领导者的身份与学生接触,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4、勤奋好学,精通业务的工作作风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端正学习态度,奋发学习的品格。辅导员平时应该专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能够集中注意力,爱学、好学。班级也会慢慢形成好学、比学的良好学风。相反,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经常忙于多种琐碎事务性的工作,对于辅导员本身的业务一一政治思想教育往往学习不够,这样就无法给学生答疑解惑,时间一长,辅导员在学生的眼中就会被定义为“高级保姆”。
5、勇于开拓,顾全大局的工作作风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如果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做事之前,都从班级的角度出发,时刻铭记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的道理,这个班级也就非常优秀,同时班级的学生也会非常优秀。再进一步匠,每一个班级都能从学院的角度出发,那么学院的工作也会更加突出,同时学院内各班级也会随之发展。
四、辅导员应该在多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水平,增长本领,努力培养学生才
1、辅导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
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锻炼后天改变的,辅导员应针对自己的性格缺陷,有意识的寻求改变,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这不仅对自己在生活中更加完美,也会使自己个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学生也会受到健康的引导。
2、辅导员要培养自己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的习惯
个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于辅导员更是如此,因为这不但影响到辅导员本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到他所带的学生。辅导员应该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为学生在各个方面作出表率,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气,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3、辅导员要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并将此工作作风带入自己所带的班级,影响班级的每一名学生,使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促使学生们形成个人的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将来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辅导员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一个称职的辅导员会带出很多优秀的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比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因此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塑造自身完美形象的同时,达到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目的。
一个班级以及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有属于他们的气质和性格,这种气质和性格往往是由这个班级刚刚组建时首任辅导员的性格和气质所决定的,他会给这个班级注入灵魂,一旦这种气质和性格形成了,不管岁月流逝或者是辅导员的更迭,这个班级的灵魂将永远存在。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陋习作用下,迅速地占据大街小巷。因此,不少的学生在平时的交往中所言及的大多是社会怎么样怎么样,这样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以健康的心态多发现社会上的真善美。因为真善美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一些负面的因素毕竟是少数的,它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我们要用欢快的笔触去讴歌他们。于是,同学们积极捕捉信息,写出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二、写景作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美认识自然美,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然美可以培养情操、寄托理想,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然美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色,如雄伟的建筑、城市的风光等。这种自然景物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是比较明显的,无疑应成为审美的对象。如《美丽的仙公山》《可爱的校园》等作文。写这一类作文时,除写出景物的自然美外,还要写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精神,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另一类是未经改造的自然景物,如:湛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起伏的峰峦、碧绿的大海等。如诗如画、令人欣赏,催人奋进,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写这一类作文时,除了要学生写出自然美之外,还要启发他们给这些景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如: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爱抚着大地;写《落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像辛勤的园丁为培育祖国的花朵而呕心沥血;写春天,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抒喜悦欢乐之情;写夏天,阳光灿烂,万物葱茏,寓热烈豪放之意;写秋天,秋高气爽,果实累累,含成熟绚丽之感;写冬天,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写雄伟壮观之美。美妙无比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享受,孕育着我们喜怒哀乐的感情。写景抒情,寓情于景,二者水乳交融,融为一体,这样的作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泉州地区地处沿海,又是闽南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平原,又有山区。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自然风光优美,宽敞的沿海大道像一条银链把一个又一个渔村串成色彩斑斓的珍珠,优美的自然景致将人们引向无限的幸福遐想之中。清源山、九仙山、开元寺、姑嫂塔、牛姆林、香草世界、清水岩……无不承载着人们多少的梦想,今天,她们却以娴娜多姿的面貌迎接着人们的祝福。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还常常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去感受大自然之美,去领略泉州气壮山河的魅力。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不仅能充分调动其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常置身于具有美学意义的时空环境之中,能陶冶性情,培养丰富的感情,使身心在美的映衬下得以不同程度的感染和熏陶。例如:0学生的写景作文《美哉,泉州西湖》,他是这样写的:“……远看湖面野鸭点点,小洲上鸥鹭翔集,平静的湖面映衬着它们的存在。这时,湖面漾起了许多水波,就像一张布满了皱纹的老人的脸……”咋一看,作者观察仔细,有静有动,还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较生动具体。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将湖面比作一张老人的脸,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不能给人留下美感。为了使学生具有审视自然美的能力,笔者利用节假日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亲自带领学生到各地市参观“泉州十八景”,领略千山碧绿、溪水涓流、满树桃花、故乡人家的田园风光。体味海滨邹鲁人文鼎盛的资源美,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并教学生能恰当地运用丰富优美的语言来讴歌它。随后,笔者又让学生写《晋江,我的母亲河》。还是那位。同学,在写到晋江上游安溪县境内的大龙湖时,他笔调充满了清新舒美之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龙湖,这大龙湖是安溪人民拦截晋江建设发电站而成的人工湖,远看人工湖,像一条巨龙横卧在蜿蜒的溪流上,这大概是大龙湖名字的由来吧!平静的湖水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鱼鳞状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点点金光,使湖水顿时有了生气……”通过同学同样描写湖面的片段来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二篇文章中,小作者观察是那么的细致,体验是多么的深刻,对美的认识也上升到比较理想的高度。由此可见,既有正确的审美观,又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写出来的作文就不再是美丑不分、善恶不明的下乘之作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写作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三、状物作文让学生感受艺术美艺术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规律组合。这主要表现在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方面。当然,初中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不能单纯把这些美术语言统统灌输给他们,应当在作文指导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初步感受,引导他们发现美、懂得美。指导学生写物时,根据物体的不同特点,按形状、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写。如:在指导学生习作《伞》这篇文章时,就采用谜语导课、实物演示、引入传说、指导观察、说出构造、讲清作用、挖掘内容、深入主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指导,最后又用顺口溜的形式总结归纳出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即:叙事说理文,主次要分明,重点突出好,道理易说清。这样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掌握。所写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如:指导写小动物时,也把写作方法编成顺口溜:“小动物,真可爱,先写外形后动态,三写习性不能忘,抓住特点写出来。”这样有层次写出来小动物的外形、情态、生活习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形式之美。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憧憬。状物作文,要积极地表现艺术美,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巧遣字词绘景致。例如,指导学生写《菜园》时,应观察菜园里的花、菜、果等,为再现菜园的特有景色,可以选取一连串的形容词,写春花、写秋实;写色、写状、写味。用“姹紫嫣红”“嫩绿”总写花色、菜色。用“粉红”“艳丽”“繁茂”“泼辣”“绛紫”“银白”分别描写桃花、杨梅、菊花;用“鲜绿肥嫩”写韭菜;用“青”“紫”“红”“又红又黄”“通红通红”写萝卜、茄子、辣椒、西红柿;用“肥硕”写根块的状态;用“浓郁”“脉脉”“素淡”等词来写蔬菜浓淡、幽雅的香气。这一系列形容词,不仅展现了菜园的优美环境,凸显了艺术美,而且透露了对菜园无限喜爱之情。
实践证明:美育与作文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文章是美与情的结晶,写作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美育,而作为美育主要方式的艺术欣赏又能促使写作能力的形成。因此,美育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强有力的手段,只要带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不断采撷果实,不断汲取营养,就能使其领悟到美的真谛。法国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岂只表现在课文中,世界到处充满了美:周围的事物,身边的人,浩渺大海中的一点白帆,连接海天的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故乡青山中的一座小巧玲珑的拱桥,夜幕下归巢的羊群……总之,教师犹如导游,应当借用文本、课堂、社会和大自然,向学生展示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大地。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温馨的社会美,触摸悦目的自然美,体味赏心的艺术美,让学生在美的长廊里徜徉、欣赏,饱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塑造美的心灵……
社会是一所大学,美好的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那些辛勤劳动的工人,默默耕耘的农民,无私奉献的老师,坚守岗位的战士……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崭新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学生生活的泉州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民营企业活跃。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成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对此,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去捕捉这些人和事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挖掘他们的美好心灵,以此表现当今时代的生活美、社会美。如在写《一个心灵美的人》的作文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心灵美”来选择材料,同学们有写邻居助人为乐,有写行路人的见义勇为,有写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等等等。虽然题材广泛,但是平铺直叙,主题不够突出。其中,八同学描绘了一位经社区推荐,学校同意的在校园里拾荒的残疾人,他身材瘦小,形象猥琐,穿着老旧。个别“洋气”点的同学都嗤之以鼻,忌于与之碰面。可是就是这个“不受欢迎”的残疾人,却做出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有人吵架了他会去劝,水管坏了他会去修,捡到学生丢失的钱物他会交到学校值班室……根据这篇文章,笔者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大家懂得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这位拾荒者虽然外表不美,天生残疾,但胸中有一颗滚烫的心,心灵是美好高尚的,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审美认识提高了,选材立意的写作技巧也增强了。
社会美之例是举目皆是,但是,这种美往往难以被发现,而且传播也很慢,因为社会之美充盈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处于一种熟视无睹的状态。而一些社会的负面因素往往在“好责任心和事业心。辅导员面对学生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有助于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形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尊敬,真正能够与学生成为朋友。相反,辅导员在学生面前傲慢尊大,以领导者的身份与学生接触,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4、勤奋好学,精通业务的工作作风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端正学习态度,奋发学习的品格。辅导员平时应该专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能够集中注意力,爱学、好学。班级也会慢慢形成好学、比学的良好学风。相反,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经常忙于多种琐碎事务性的工作,对于辅导员本身的业务一一政治思想教育往往学习不够,这样就无法给学生答疑解惑,时间一长,辅导员在学生的眼中就会被定义为“高级保姆”。
5、勇于开拓,顾全大局的工作作风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如果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做事之前,都从班级的角度出发,时刻铭记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的道理,这个班级也就非常优秀,同时班级的学生也会非常优秀。再进一步匠,每一个班级都能从学院的角度出发,那么学院的工作也会更加突出,同时学院内各班级也会随之发展。
四、辅导员应该在多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水平,增长本领,努力培养学生才
1、辅导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
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锻炼后天改变的,辅导员应针对自己的性格缺陷,有意识的寻求改变,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这不仅对自己在生活中更加完美,也会使自己个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学生也会受到健康的引导。
2、辅导员要培养自己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的习惯
个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于辅导员更是如此,因为这不但影响到辅导员本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到他所带的学生。辅导员应该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为学生在各个方面作出表率,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气,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3、辅导员要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并将此工作作风带入自己所带的班级,影响班级的每一名学生,使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促使学生们形成个人的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将来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辅导员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一个称职的辅导员会带出很多优秀的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比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因此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塑造自身完美形象的同时,达到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目的。
一个班级以及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有属于他们的气质和性格,这种气质和性格往往是由这个班级刚刚组建时首任辅导员的性格和气质所决定的,他会给这个班级注入灵魂,一旦这种气质和性格形成了,不管岁月流逝或者是辅导员的更迭,这个班级的灵魂将永远存在。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陋习作用下,迅速地占据大街小巷。因此,不少的学生在平时的交往中所言及的大多是社会怎么样怎么样,这样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以健康的心态多发现社会上的真善美。因为真善美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一些负面的因素毕竟是少数的,它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我们要用欢快的笔触去讴歌他们。于是,同学们积极捕捉信息,写出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二、写景作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美认识自然美,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然美可以培养情操、寄托理想,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然美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色,如雄伟的建筑、城市的风光等。这种自然景物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是比较明显的,无疑应成为审美的对象。如《美丽的仙公山》《可爱的校园》等作文。写这一类作文时,除写出景物的自然美外,还要写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精神,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另一类是未经改造的自然景物,如:湛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起伏的峰峦、碧绿的大海等。如诗如画、令人欣赏,催人奋进,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写这一类作文时,除了要学生写出自然美之外,还要启发他们给这些景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如: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爱抚着大地;写《落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像辛勤的园丁为培育祖国的花朵而呕心沥血;写春天,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抒喜悦欢乐之情;写夏天,阳光灿烂,万物葱茏,寓热烈豪放之意;写秋天,秋高气爽,果实累累,含成熟绚丽之感;写冬天,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写雄伟壮观之美。美妙无比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享受,孕育着我们喜怒哀乐的感情。写景抒情,寓情于景,二者水乳交融,融为一体,这样的作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泉州地区地处沿海,又是闽南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平原,又有山区。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自然风光优美,宽敞的沿海大道像一条银链把一个又一个渔村串成色彩斑斓的珍珠,优美的自然景致将人们引向无限的幸福遐想之中。清源山、九仙山、开元寺、姑嫂塔、牛姆林、香草世界、清水岩……无不承载着人们多少的梦想,今天,她们却以娴娜多姿的面貌迎接着人们的祝福。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还常常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去感受大自然之美,去领略泉州气壮山河的魅力。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不仅能充分调动其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常置身于具有美学意义的时空环境之中,能陶冶性情,培养丰富的感情,使身心在美的映衬下得以不同程度的感染和熏陶。例如:0学生的写景作文《美哉,泉州西湖》,他是这样写的:“……远看湖面野鸭点点,小洲上鸥鹭翔集,平静的湖面映衬着它们的存在。这时,湖面漾起了许多水波,就像一张布满了皱纹的老人的脸……”咋一看,作者观察仔细,有静有动,还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较生动具体。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将湖面比作一张老人的脸,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不能给人留下美感。为了使学生具有审视自然美的能力,笔者利用节假日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亲自带领学生到各地市参观“泉州十八景”,领略千山碧绿、溪水涓流、满树桃花、故乡人家的田园风光。体味海滨邹鲁人文鼎盛的资源美,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并教学生能恰当地运用丰富优美的语言来讴歌它。随后,笔者又让学生写《晋江,我的母亲河》。还是那位。同学,在写到晋江上游安溪县境内的大龙湖时,他笔调充满了清新舒美之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龙湖,这大龙湖是安溪人民拦截晋江建设发电站而成的人工湖,远看人工湖,像一条巨龙横卧在蜿蜒的溪流上,这大概是大龙湖名字的由来吧!平静的湖水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鱼鳞状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点点金光,使湖水顿时有了生气……”通过同学同样描写湖面的片段来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二篇文章中,小作者观察是那么的细致,体验是多么的深刻,对美的认识也上升到比较理想的高度。由此可见,既有正确的审美观,又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写出来的作文就不再是美丑不分、善恶不明的下乘之作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写作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三、状物作文让学生感受艺术美艺术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规律组合。这主要表现在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方面。当然,初中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不能单纯把这些美术语言统统灌输给他们,应当在作文指导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初步感受,引导他们发现美、懂得美。指导学生写物时,根据物体的不同特点,按形状、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写。如:在指导学生习作《伞》这篇文章时,就采用谜语导课、实物演示、引入传说、指导观察、说出构造、讲清作用、挖掘内容、深入主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指导,最后又用顺口溜的形式总结归纳出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即:叙事说理文,主次要分明,重点突出好,道理易说清。这样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掌握。所写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如:指导写小动物时,也把写作方法编成顺口溜:“小动物,真可爱,先写外形后动态,三写习性不能忘,抓住特点写出来。”这样有层次写出来小动物的外形、情态、生活习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形式之美。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憧憬。状物作文,要积极地表现艺术美,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巧遣字词绘景致。例如,指导学生写《菜园》时,应观察菜园里的花、菜、果等,为再现菜园的特有景色,可以选取一连串的形容词,写春花、写秋实;写色、写状、写味。用“姹紫嫣红”“嫩绿”总写花色、菜色。用“粉红”“艳丽”“繁茂”“泼辣”“绛紫”“银白”分别描写桃花、杨梅、菊花;用“鲜绿肥嫩”写韭菜;用“青”“紫”“红”“又红又黄”“通红通红”写萝卜、茄子、辣椒、西红柿;用“肥硕”写根块的状态;用“浓郁”“脉脉”“素淡”等词来写蔬菜浓淡、幽雅的香气。这一系列形容词,不仅展现了菜园的优美环境,凸显了艺术美,而且透露了对菜园无限喜爱之情。
实践证明:美育与作文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文章是美与情的结晶,写作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美育,而作为美育主要方式的艺术欣赏又能促使写作能力的形成。因此,美育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强有力的手段,只要带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不断采撷果实,不断汲取营养,就能使其领悟到美的真谛。法国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岂只表现在课文中,世界到处充满了美:周围的事物,身边的人,浩渺大海中的一点白帆,连接海天的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故乡青山中的一座小巧玲珑的拱桥,夜幕下归巢的羊群……总之,教师犹如导游,应当借用文本、课堂、社会和大自然,向学生展示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大地。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温馨的社会美,触摸悦目的自然美,体味赏心的艺术美,让学生在美的长廊里徜徉、欣赏,饱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塑造美的心灵……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