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时期预表法之提升及扩展
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初,其目的是反抗在精神层面统治西欧近一千年之久的天主教。这一反抗不仅体现在对教会结构和职能的批判上,亦体现在对《圣经》的阅读和诠释上。改革者们强调信徒应亲自阅读《圣经》,以直接获取神旨。为此,他们(如马丁•路德和廷代尔)不遗余力地将《圣经》由拉丁文译为各国语言,以供一般民众阅读。不仅如此,在对《圣经》的诠释上,他们亦对传统的释经法提出了质疑,批评中世纪以来以隐喻为主的释经法往往将一些虚无缥缈,晦奥莫测,而且往往在作者原旨之外的意义强加于文本之上。他们认为,教会将《圣经》之意义玄妙化,不无其权力意图:民众无法理解《圣经》之奥义,则必须依赖于教士的释经和训道,由此教会便可达成其对信徒控制之目的。为削弱教会的权威,改革者们更注重对《圣经》进行字面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解读,强调其中所载事件的历史真实性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这种回归文本、立足史实的解读使预表法在释经学中变得愈来愈重要:“廷代尔小心翼翼并有节制地运用预表法;在路德的作品中,预表法只是一系列解经手段中的一种,而且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一种;但如果没有预表法,加尔文就不成其为加尔文了,因为预表法在他的神学体系中占据了举足重轻,至关紧要的地位。”④
由此可见,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预表法在释经学中之地位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预表法亦突破了文本诠释的限制,不仅被用于诠释《圣经》,也被用于解读个人之经历和心路历程。正如Hinojosa所言:“清教徒对《圣经》预表式的阅读亦是一种对自身道德及精神状态的阅读。”⑤通过将自身与《圣经》中之人物如亚当、耶稣进行对观、审视、比照,清教徒们能更好地发现和了解自我,明白自身之不足,认清自己在上帝宏旨中的角色和位置,从而不断地改进自己,涤净罪恶,以获得救赎。
这种对个人经历预表式的解读更扩大到对群体经历,进而对当代历史事件的解读:“除个人的内心世界外,群体的社会生活亦可以通过《圣经》中旧与新对立统一的关系加以解读。”⑥以此观之,当代历史是《圣经》所载历史之延续,是上帝宏伟计划中的一环。现今所发生之事,在《圣经》中早有原型和预表,因此可以溯古而明今。譬如在《圣经》中,上帝有过一系列“选民”:由诺亚家族,到亚伯拉罕家族,到摩西率领之以色列人、再到新纪元的基督徒。根据预表法的诠释,《旧约》中所有的选民都被视为基督徒的type;而基督徒作为anti-type,其地位和使命都超过了之前的选民。马丁•路德便据此对当代历史作了预表式的解读,认为在他所处的关键历史时期,上帝会选出最后的选民,他们会击溃“在罗马的敌基督(antichrist)”,⑦并迎来耶稣的再次降临。而这批最后的选民,是之前所有选民(包括基督徒)的anti-type,其地位自然更高,使命亦更重。
综述之,在宗教改革时期,预表法经历了两方面的转变:一是其地位得到提升,由一种次要的释经法渐渐地变得不可或缺;二是其应用亦突破了圣经诠释学的局限,被用于解读个人经历甚至历史事件。这两方面的转变,直接而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殖民地早期清教徒的历史观。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