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年岁-------杜拉斯《情人》爱情悲剧的解读
《情人》将人的欲望从道德中解放出来,交还给永恒的爱情。让人惊惧的犯罪感被纯洁而自然地打碎,人得以还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继续向生命探源。16岁的白人小姑娘和比她大12岁的中国北方黄皮肤的男子,欲望的尽头是绝望无助的爱情。本文拟通过肉欲、家庭、道德这三个方面来挖掘这场爱情悲剧的深刻意义。
一、爱,是肉欲的满足
“爱情就这样以充满激情的性的方式产生,并随着欲望而逐渐深入,乃至刻骨铭心,然而最终留下的却是绝望、痛苦”。②
《情人》中译本封面有一行字:一个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通过小说中浓浓的自传色彩,作者叙述了一段不堪回首不同凡响的爱情经历。这段“深沉而无望的爱情”在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展开。故事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从一个年仅16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展开,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然而这样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却并不是这样纯粹。小女孩只是爱上了他的小汽车还有小汽车背后可以使她摆脱贫穷生活的财富。这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坐在一辆黑色的利穆新轿车里,穿着西装,抽的是英国烟,小姑娘对她的情人无动于衷。但是她的情人表现出的却是对白人小姑娘发狂一般的爱情,这种爱情使他痛苦不堪。他表现出的不是转瞬即逝的激情,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让他想陪她一辈子。然而女孩子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甚至在接触异性的时候也显得十分主动。这个中国情人完全处于弱势,他的外表就是一种证明,“那身体是瘦瘦的,绵软无力的,没有肌肉”。③他优柔寡断,自卑而懦弱。他们之间缺乏浪漫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缺失却使得女孩子产生了某种完全掌控他的力量,对此她也有清醒的意识,“从一开始,她就知道这里面总有着什么,就像这样,总有什么事发生了,也就是说,他已经落到她的掌握之中”。④两个主角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明显,以至于第一次的接触就已经把浪漫排除在外了,小女孩觉得这个中国情人永远也不会了解她。“我身上穿的是茶褐色真丝裙,不带袖子,开领很低,磨损得快透明了。我在腰上扎起一条皮带,也许是我哪个哥哥的一条皮带。我觉得我穿着很相宜,很好。脚上穿一双带镶金条带的高跟鞋。头顶上戴一顶平檐男帽,玫瑰木色,有黑色款饰带的呢帽。我开始敷粉,并且还涂暗红色口红。”⑤这些第一人称的叙述简单几句就勾勒出小女孩特立独行,自赏自恋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记。这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着装扮相随随便便就生动的充满了热力,与喧闹嘈杂的街道上挂着百页窗光线暧昧不明的单人房陡然暗合,浑然勾成了潜藏于少女身体和生活的多重欲望。
二、爱,受家庭的禁锢
家庭的影响同样是这段爱情悲剧的重要因由。小女孩的家庭由母亲、大哥和小哥组成。在整个家庭中,母亲对于大哥无尽的溺爱,使她对世界充满了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缺少母爱,让小姑娘渐渐滋长出一种报复的情感,家庭被描述为“一块顽石,凝结的又厚又硬”,⑥因此,母亲和她的女儿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双重性的。小姑娘对她的母亲的感情是复杂的,交杂着爱恨两种情绪,而母亲对于女儿和中国情人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母亲谴责女儿和一个比她大很多的中国男人发生爱恋关系。她同意大哥以及周围人的观点,把女儿看作是一个耻辱。她打她的女儿,把她关在房间里,她要把她赶出去,要看着她死,说她丧尽廉耻。 家里一无所能的大哥哥毫无理由,并且理直气壮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恰恰反映了男权主导的社会大背景。而她与中国情人的爱情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下被扼杀。
而那个“中国情人”,则是一个华侨富商的独生子,其父拥有大量的房地产,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巨富。“情人”初次露面,他乘坐的黑色利穆新轿车,他西装革履的打扮就是他社会地位的最好写照。这样的家庭背景与杜拉斯的情况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情人”曾要求父亲让他娶这位法国女人,可想而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社会里,压制人欲的情况和中国封建社会“存天理,灭人欲”以及对妇女“三纲五常”的要求,认为女人的贞洁至关重要。一个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老人是不可能答应这样荒唐的婚事,让自己的儿子娶一个贫穷又是“白人坏蛋家庭的女儿”。⑦更何况,“中国情人”已经有婚约在身,更把这份异国恋拒之千里之外。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不敢拒绝父亲的要求,也不敢脱离父亲这坚强的保护伞,他驾驭不了任何人,一个心怀优越感、好奇而又态度高傲的女孩,一个被封建思想洗脑,长年吸食鸦片的老人,甚至连他自己也不能认清自己而长期压抑,胆小怯懦地活着。家庭的因素让这段爱情绝望,使这份爱情吞没在无情的海水声中。
三、爱,受道德的横亘
杜拉斯在晚年的《写作》中总结道:任何道德都是教出来的,作家的道德,就是保持自己的本色。⑧杜拉斯的写作理论,都是从她的身体里,从她写作的漫漫长夜里生长出来的。她用自己的方式对世界进行把握和介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绝对的胜利或者失败,而在于抗争。女性的真正力量就在于既面对自身命运的暴戾,又服从内心召唤的真实。女性意识的压抑与伸张的本来面目,在于,女性敢于诚实面对自身所处的真实境况,敢于用自己的方式摒弃已有的男性经验,颠覆男性权威,用自己的努力进行有效抗争,关照自己的生活,决定自己的命运。
《情人》中,叙述者“我”对公认的道德观念反其道而之,但又充分明白这种道德观念对“我”、对情人、对爱欲本身的原初性的影响:“我认为他有许多许多女人,我喜欢我有这样的想法,混在这些女人中间不分此”“我想:他的脾性本是如此,在生活中他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爱的,如此而已。他那一双手,出色极了,真是内行极了。我真是太幸运了,很明显,那就好比是一种技艺,他的确有那种技艺,该怎么做,怎么说,他不自知,但行之无误,十分准确。他把我当作妓女,下流货,他说我是他的唯一是爱,他当然应该那么说,就让他那么说吧。他怎么说,就让他照他所说的去做,去寻求,去找,去拿,去取,很好,都好,没有多余的渣滓,一切渣滓都经过重新包装,一切都随着急水湍流裹而去,一切都在欲望的威力下被冲决。”⑨无以言说、选择爱情意味着接受道德上的否定。道德被否定了,却始终存在着,渗透到思维深处,甚至成为衡量爱情的标准。催人泪下、可为之去死的爱不被家庭接受,不为社会接受,甚至不为自我道德评价接受,杜拉斯在自我与社会道德构架之间横上一枚利剑,使它们不能共存。
杜拉斯以非常平静的语气讲叙道德边缘地带人们的生活。人们没有思考,只有记忆,没有反抗,只是自然而然地行动,因为不曾思考,所以不曾屈服。传奇式的恋情沾染着深深的悲剧色彩,却又那么纯洁动人,不带有任何理性因素,就是那样一种一旦开始就要不可遏制地进行下去的爱情,快乐而无害,爱是无辜的,却被社会不容,被道德谴责。从人的需求、人的尊严的角度来设定道德,还是从社会、从政府的角度来设定道德,这是产生冲突的症结所在,这里可以自然地引出是人具有终极的意义还是道德具有终极的意义的问题。我想,杜拉斯一定是同意前者,并且将悲剧之美赋予那些与主流道德不合的人物,以历史性的追求来展示对道德的另外一种理解。这种另类的甚至可以说是无道德的爱赋予这段爱情以崇高的悲剧美。
一段不幸的爱情,掺杂了许多惊叹、执着、哀伤和凄绝,令人唏嘘。故事的最后,也是多年以后,他给她打来电话。“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还有多年后那场恍若隔世的邂逅,情人的话如天籁在耳边响起:“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特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过去更美。相比你年轻的容貌,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摧残的面容。”⑩在经历了沧桑后再次遇见那个男人,恍若梦境。爱情最终超越了时空和肉体,在岁月沧桑下屈服,但逝去的年岁,终不能倒回。
参考文献:
[1][法]弗莱德里克·勒贝莱.杜拉斯生前的岁月[M].方仁杰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第373页.
[2]孙文辉.试比较杜拉斯与虹影[J].西安外国语大学,2006.
[3] [4] [5] [6] [7] [9] [10]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M] .王道乾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第47、43、25、67、109、53、3页.
[8]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M] .曹德明译.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第37页.
作者:熊晨芳,文学硕士,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详细邮寄地址:江西省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研究生院28栋,邮编:33000
谢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