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中可汗的人物分析——文学论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我的名字叫可汗》是印度导演卡伦桥哈尔执导的悲情电影,影片将目光投向了由911事件引发的的种族歧视。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患 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却拥有执着信仰和大爱情怀的人物形象——可汗。他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品质,从他身上体现了人性最初的单纯品质。本文从可汗的经历出发呈现了人性的闪光点,让观者可以透过电影人物来还原人原本的品质,挖掘人性深层的闪光点。
一、承诺的执着者
在《我的名字叫可汗》中,导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承诺和信仰有着执着追求的人物形象——可汗。可汗从小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泛自闭症障碍,一般表现为社交能力困难,缺乏语言表达力和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也正是因为他患有这种病,才有与常人不同的表现和心态,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也并不拘泥在社会潜规则的框架里。他单纯、善良,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影片中多次展现了汗可贵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其中就有他对承诺的执着。
1.对母亲的承诺
可汗虽然有所缺陷,但却在母亲的教育下发展了他的特长。母亲一直坚信可汗是个聪明的孩子,对可汗从未放弃。母亲去世时,她希望可汗能为她“过上幸福生活”。于是在母亲去世后,为了完成对母亲的承诺,可汗背起了行囊去寻找幸福。
2.对妻子的承诺
影片中还描述了可汗坚持兑现答应妻子去见总统告诉他“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的承诺,电影最后他也最终成功地见到了总统。这无疑是向人们传达了主人公可汗对于承诺执着践行的可贵品质。
在现实社会中,对于一句话的承诺,尤其是一句实现性几乎为零的承诺,一直坚持着、执着着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的。在常人看来可汗对于承诺的坚持有些荒唐甚至不可理喻,但这正是主人公身上可贵的地方。导演通过911事件、种族歧视以及可汗的自身缺陷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从正面刻画了人最纯真的执着品质,展现了一个单纯品质的人对于承诺的践行和诠释。
二、信仰的践行者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信仰大多都指向未来,指向所求方向。信仰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对生命的希望、爱情的希望、和平的希望和善良的希望。
1.宗教信仰的执行者
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可汗信奉伊斯兰教,是一名穆斯林。在因种族歧视而引起暴乱和伤害的时候,可汗还能不论时间、地点、环境而进行祷告,不畏惧威胁和恐吓,执着于自己的信仰。影片中用多个镜头展现了可汗虔诚的祷告,展现了主人公对于宗教信仰的真诚。第一次是在餐厅里,他说:“祷告永远不受环境和人的影响,只取决于你的信仰。”第二次,在汽车站的路旁,他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以天地为证虔诚地祷告。对于他所信仰的宗教,他不被外界束缚,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只坚信着自己的信仰和一颗向善的心。
2.心灵信仰的执行者
他始终都坚信着心中的信仰,可汗小时,伊斯兰教暴乱,一次他在阳台上听到两个暴乱分子的对话,并且嘴里不断地复述两个人的话,母亲听后拿出本子向可汗讲述了正确的人生观念。母亲曾对他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坏事的坏人”。可汗就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一路支撑着他履践诺言,直至最后的成功。真正的信仰并非只是宗教的信仰,更是内心的一种信念。可汗就是践行着心中不灭的信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也会勇敢、坚强地面对,最终赢来了属于他的幸福。
影片通过可汗对于信仰的忠实践行,体现了主人公可汗身上可贵的品质,以及他所散发出来的信仰的力量。正是这样一个对于信仰的践行者,告诉了人们信仰所带来的力量和带给我们的希望。
三、心怀大爱的普通人
人们对于爱的理解可能是关爱、爱护、珍爱等,深层次来理解,爱则是人类的一种状态、一种行为方式。无论是什么样的爱,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这部电影诠释了很多种爱,有母子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陌生人之爱等,还有一种高于普通爱的大爱,这种爱是人们对于高贵品质和高尚行为的概括和表达。大爱也是爱人之爱,这种爱人不因年龄、身体、贫富、宗教、种族等一切外在因素而有所差别。电影中导演对多种爱进行了不同的展现和不同的诠释。
1.对家人的爱
可汗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存在着障碍,所以可汗是一个不善于情感表达的一个人。母亲对于可汗的付出,体现了一位母亲的伟大,虽然可汗的情感表达存在障碍,但是在影片的细节处还是流露出可汗对于母亲的爱。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当母亲对弟弟想念的时候,可汗就抱起了母亲,这一细节流露出了可汗对于母亲的关爱。还有就是可汗对于弟弟沉默的爱,可汗虽然不善表达,但内心还是很想念弟弟。再有,电影所着力表现的最主要的情感是可汗对于女主角曼迪娅的爱,为了能赢得曼迪娅的芳心,他努力去寻找曼迪娅没有去过的地方,以完成对她的诺言。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宗教,跨越了世俗的眼光。此外,电影还展现了可汗与Sam这对父子之间的爱。通过对主人公与家人之间的爱,电影将可汗这样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形象呈现了出来。虽然他对爱不善表达,但他时时处处的行为都充溢着满满的爱。
2.对陌生人的爱
可汗是一名普通人,距普通人还有些差距,但他却用心中的大爱改变着一切。在求见总统的路上,他救助了受伤的乔尔。桥尔的妈妈珍妮是一个胖胖的善良的黑人妇女,他的大儿子死于伊拉克战场。也许是相同的失去儿子的痛,可汗参加了珍妮大儿子的祷告,并与珍妮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得知珍妮一家身处困境,他义无返顾地只身前往。可汗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那些身处危难中的人们,并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在这次灾难中,汗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他们走出阴影。汗用行动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可汗用真诚诠释着这份陌生人之间的大爱。这种爱超越了国家、种族、民族和宗教。
爱也许可以用一个字概况,可是这个字却胜过了千言万语。可汗的爱并不热烈和激情,但却展示了可汗内心深处那种深深的、久久的爱,也展示了可汗这个大爱者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善良本性。在可汗身上,正体现着一种关爱的精神,无论是对家人还是陌生人,他都以真诚之心对待。孔子云“仁者爱人”,正所谓爱人的人为仁者,那么可汗就是一个仁者形象。可汗以他的经历,证明了正是由于爱才使之与众不同。
结语
可汗虽然是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殊人群,但是在可汗的身上却体现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可贵的品质。单纯的执着、不灭的坚持和对于心中那份信仰和信念的虔诚,都是可汗传达给人们的最珍贵的东西。还有可汗这一心怀大爱的仁爱形象,让人们看到了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萌. 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6)
[2] 张蕊. 关于爱与人性——浅析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3] 孙琬.简谈印度电影[J].电影艺术. 1984(3)
[4] 赖春.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J]. 大众文艺。2011(1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