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班干部岗位模式比较研究
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要促进群体共同进步,形成班集体,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特别是依靠与全体学生朝夕相处,对全体学生产生直接、现实影响的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和中坚,是班级建设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他们源自学生,与全体学生心性相近,又在班级中发挥带头作用,他们的影响力直接关系着班级风气的好坏,班级舆论的健康、不健康,全体学生的团结、和谐等。一支良好的班级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对班集体形成极为重要。作为管理者(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班干部的建设。一般而言,常任制、轮岗制和微调制是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的常用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通过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可以为管理者(班主任)在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的模式选择上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常任制及其优缺点
常任制是指学生在校期间,让一部分学生长期担任班干部。常任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班级的骨干和中坚的稳定,是最大的稳定。这也是常任制的第一个优点。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学制3年,由于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1] ,所以,学生在校时间不足2.5年,在校时间相对于本科或中小学来说比较短,高职大学生班干部采用常任制,有利于班级的骨干和中坚的稳定,班级的骨干和中坚在班级中发挥带头、引领、示范作用,班级的骨干和中坚的稳定,有利于班级的稳定。第二,有些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表现出有为他人和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表现出一定的特长、较强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表现出以身作则的作风和任劳任怨的品质。管理者(班主任)让这些学生长期担任班干部,这些学生既熟悉班干部职责,又能履行班干部义务,将班级的日常事务处理得当,将班级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者(班主任),信息传达及时,沟通顺畅,给管理者(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第三,学生能长期担任班干部,在于得到了管理者(班主任)的认可,所以班干部和管理者(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常任制也有缺点:第一,由于班级某一部分人长期担任班干部,时间久了,最初的热情有可能消退,工作就难免不积极。第二,人都有目的性,包括班干部。有的学生通过担任班干部是想为他人、为集体多提供服务,多出一份力,多做出贡献;有的学生想在班干部的岗位上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有的可能抱有其他的他目。如果目的达不到,有的班干部的情绪就可能产生波动,思想就可能不稳,工作就可能会不积极,消极应付等。第三,有的班干部热情有余,但能力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任职,很难胜任所在岗位职责。有的班干部不能很好地和广大同学相处,得不到广大同学的认可。如果长期让这部分同学继续担任班干部,极有可能影响班级群体的共同进步,损害班集体的利益。第四,长期让一部分学生担任班干部,可能会抑制其他想为班级做出贡献的同学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强调稳定是对的,但过分强调稳定就有可能固步自封,不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就不可很好地促进群体共同进步和班集体的形成。
二、轮岗制及其优缺点
轮岗制是指 “根据一定的规则,班干部轮流担任,一般与民主选举或自由竞争等形式结合起来选出班干部,以后定期改选,但原班干部必须全部或大部分更换。”[2] 轮岗制的理论基础是每一位学生都“有为同学服务和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在班级群体中有引领示范的作用”[3] ,都具有胜任班干部的能力,因为班干部岗位数有限,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机会担任班干部。轮岗制的优点在于:第一,通过轮岗制的实施,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有机会担任班干部,有机会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机会为同学和集体服务,有机会在自身的任期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班干部的岗位上锻炼自身的能力。第二,轮岗制可以使班级每一位学生认清楚自身是否对班干部岗位有兴趣,是否有能力胜任班干部工作。第三,轮岗制可以使管理者(班主任)发现究竟有哪些同学真正有能力当好班干部。班级每位学生在性格、成长背景、生活环境、文化水平和思维习惯等方面都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差异形成了学生能力各有不同。轮岗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轮岗制也有缺点:第一,班级每一位学生的热情和能力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热情和能力胜任班干部工作,让那些热情不高或能力不强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很可能会使班级日常事务难以很好地开展,影响到班级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班集体的发展。第二,若学生在校期间,分期分批次地轮换班干部,使每一位学生都担任班干部,经历班干部,无疑会造成班级骨干和中坚的不稳定,班级骨干和中坚很难形成,不可避免地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有些学生干部想继续留任,但这不符合轮岗制原则,这些同学从岗位上下来后,心理落差大,情绪低落,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不积极,导致思想不稳定,这种状况一般又具有传染性,会传染给一群学生,传染给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班级绝大多数学生思想不稳定,班级整体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稳固、安定,班级就没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班集体也就难以形成和巩固。第三,在班干部轮换交接期,管理上比较容易出现真空状态,比较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导致班级无序。第四,采用轮岗制,也不可避免地加重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毕竟每一批次的新任班干部都要从最基本的事务开始学起、做起、培养起,当工作熟悉了,任期也有可能就结束了,管理者(班主任)又要重新培养新一批的班干部。
三、微调制及其优点
微调制是指班干部的主体长期不变,因时、因情况对个别班干部进行调整。微调制的理论基础是世界万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都在不断地打破原有的稳定和平衡,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稳定和平衡。稳定是相对的、动态的,不稳定是绝对的。绝对的稳定只可能使事物的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另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竞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竞争就有胜负,就有下岗者,不可避免,学生竞争上岗下岗的预演,可以提高学生未来职场的竞争力。唯有不断摒弃旧的东西,不断地改进,不断引进新的东西,才能使事物本身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与“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比较相似。微调制优点:第一,能够使班干部队伍不断地完善。对于没有热情、工作不积极、消极应付、工作能力有限和态度不端正的个别班干部,应该及时辞退、调整,避免或降低班集体利益受到损害。第二,通过辞退个别班干部,就能腾出相应的职位给那些想为班级做点贡献、又有能力的同学。第三,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所需要设置的班干部岗位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为避免人浮于事的现象,岗位数总体呈现出精简的态势,根据具体情况,对岗位、对人作出调整和完善,能够使班干部队伍更趋优化,实现岗位和人协调平衡。第四,微调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能够保证班级的总体稳定和谐,保证班集体建设目标更加容易实现。微调有可能使调整下岗的个别班干部有不满情绪,情绪波动,思想不稳定,但这种个别学生的不稳定思想不会传染、影响到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大多数学生的思想稳定,就保证了整个班级的思想稳定,保证了班级的稳定,班级稳定有秩序,班级的发展就可控,班级偶发矛盾和问题就比较少比较小,即便发生,也很容易被引导,群体共同进步,先进班集体的形成就容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富有个性地发展也就容易实现。
四、结束语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和中坚,选拔和培养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对于班级群体的共同进步,先进班集体的形成尤为重要。常任制、轮岗制和微调制是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的常用模式,常任制因其自始自终地固定培养一部分学生作为班干部,导致该模式过于封闭、死板;轮岗制因其培养全体学生作为班干部,导致该模式过于开放、混乱;微调制以班级一部分学生作为班干部主体长期保持不变,因时、因情况对个别班干部进行微观调整,该模式借鉴和吸收常任制和轮岗制长处,结合具体情况对班干部队伍进行选拔和培养。综合而言,微调制在班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模式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