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指导对其就业的影响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1.1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及实践指导都非常重视,各高校也相继开始了不同形式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课程。虽获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度不够,过于注重表面的、肤浅的形式教育,忽略了学生成功就业、获得良好发展的目标。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主要针对临毕业学生开展,以指导学生办理相关就业手续、提供一定的就业信息、分析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式、传授一些大学生就业的求职技巧等为主。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政策的指导、就业信息提供量等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多的强调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如何严峻,就业机会任何抓住。对于学就业能力、职业精神的培养不足。其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缺少协调性、系统性,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对自身及就业现状的全面认识,准确定位。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老师缺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实践指导中,代课老师多为其他科目老师暂代或兼职。另一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规划教育缺少系统性、可操作性。教学的有效性、综合性、实践性发挥不良,且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评估体系不完善。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逐渐的向多元化趋向发展。例如,通过建立多功能学习平台教育专网、就业信息网等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给学生制造更多的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指导学生成功就业。又如,高校通过建立实践基地、与校外企业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再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融入社会实践,更深入的拓展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性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1大学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的扩展,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式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关注。目前,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供求结构失衡。一方面,高校的扩展,使流入社会的人才济济,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集体适应能力等明显不足。学生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就业岗位需求,造成了毕业生的相对过剩,形成了社会就业岗位激烈的局面。另一方面,社会就业岗位与毕业人数需求、供给比例不协调。一些岗位需要人招不到人,一些岗位人满为患,竞争激烈。此外,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一大问题。首先,是学历层面的失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将就业的希望放到高学历、高文平方向,对自身能力、自身兴趣爱好等考虑不周,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一味的寻找就业机会,往人多的地方扎堆。如一个研究生毕业了干环卫工人,自己在大学学习的知识、技能得不到较好的发挥、发展。其次,专业失衡,在毕业大学生中,有60%以上学生找不到对口专业就业,很多学生因为专业问题导致就业搁置,而学生及学校对于学生专业以外的能力挖掘不够,致使学生就业困难重重。
2.2职业教育实践性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指导,首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一方面,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生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也更有针对性,促进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使大学生对于目前的就业状况有了更客观、更理智的认识,对自己的优缺点及兴趣爱好等也有了正确的、深入的了解,结合个人兴趣及优点进行发展,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能在某一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表现,对学生的就业有积极的意义。其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指导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增长学生的职业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避免了因学生职业定位不准确、盲目择业而导致就业不成功、事业发展受挫等不良后果。再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性指导使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与将来就业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奋斗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获得各种社会社会生存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社会岗位的适应,有利于学生在岗位和事业上发展。第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性指导有利于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对自己的就业能力也有一个综合的、客观的评估,促进了学生成功就业。
2.3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
作为有利于学生就业的高校教育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势必会经历一个曲折的、漫长的发展,需要在不断研究、实践、探讨中逐渐完善。在教育过程实践中,首先,要认清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严峻性,结合科学的、理性的思想逐渐的完善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其次,树立教师、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融入整个高校的教育体系,使学生走入大学校园就明确的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及自己的能力等,确保学生在学习、就业方面少走弯路。再次,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专业教师的培养,组织较强的师资队伍进行教学,积极的完善与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服务体系,使其能发挥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更多作用。因此,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道路上,应该最大限度的提升他们的潜力,在进行职业就业指导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们真正有效的东西。
三、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支持,但就业的主要力量还是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与能力的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指导较早的将学生推向了择业、就业的前沿,调动了学生积极的、上进的爆发力,提高了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将学生引向了更辉煌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军,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1):130-132
[2]赵磊磊、姬芳芳,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意义[J],科教文汇,2012(26):38-39
[3]李海霞,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3(08):194-195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