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的评价方式,为创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保障——物理教学论文
创新型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推行创新型课堂教学,一定要变革传统的、固有的教学观念,要充分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活动时间与空间,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师的职责是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和障碍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者。在创新型课堂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教材;另一方面,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重点,包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使他们生动活泼,健康自由地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新的评价方式提供保障。
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过度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侧重最终结果,忽视学生、学校的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侧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教育评价的偏差,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制约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教基二[2013]2号 )》(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要“充分认识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推进评价改革的总认真组织实施体要求”、“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完善推进评价改革的保障机制”,建议各地依据“意见”的精神组织对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在“意见”提出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把创新意识作为评价学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核点包括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现代教学论和教育评价学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在一步一步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评价主客体单一、评价内容浅显、评价方式传统、评价作用甚微。具体表现为课堂上的评价活动仅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相互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而且评价内容仅限于知识的再现、回忆等。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技能、品质很难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彻底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观,把教学评价的重心从重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重视学生素质的发展上来,并使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确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
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通过开展积极互动的教学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为达到这一目标,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要突出整体性、过程性、学生中心性、全面性。所谓整体性,是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展开评价活动;过程性,是要将评价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学生中心性,是强调评价的客体和主体都是学生;全面性,则要求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还要对学生的品德、意志、实际操作能力、作品等进行全面的衡量和评价。只有在这样的教学评价范畴下,创新型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