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英雄末路的悲哀——科里奥兰纳斯与项羽之比较

作者:李秀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4-12-18人气:2623

    科里奥兰纳斯和项羽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传奇的人生在文学家的作品里更加光彩动人。科里奥兰纳斯(原名卡厄斯·马歇斯,因在科里奥里城立下军功被封名)是个典型的西方式英雄,他最初是罗马共和国的英雄,但由于他性格上的弱点,脾气暴躁,不肯低头,而得罪了群众,成了罗马的敌人被放逐。他转而投靠敌人伏尔斯人,带兵围攻罗马,后接受其母劝告,放弃攻打,而这行为又背叛了伏尔斯人,最后在战乱中被伏尔斯人杀死。他为荣誉而战,为荣誉而死,是阿喀琉斯一般的英雄。项羽却显然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为了集体可以无私献身的大禹式英雄。在司马迁眼里,项羽的英雄气质表现在他的魄力与豪情,项羽的骁勇善战是为了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为了功成名就,正如他自己所说:“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①他身上这种浪漫的精神气质与司马迁在精神上是深深地契合的,这也是太史公对他爱之甚深的缘故。

一、“孤龙”末路。

    英雄的一生陡起陡落,而最后穷途末路之时总是孤独一人,这也是他们引人扼腕叹息的原因。马歇斯的确是一个英雄,他带兵有方,勇猛无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将军,然而他刚直的性格,对人民太过轻蔑傲慢的态度,使他终失民心,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他被誉为“孤龙”,在莎翁的戏剧中,《科里奥兰纳斯》中“孤独”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马歇斯的老友米尼涅斯也如此形容他:“马歇斯已经从一个人变成一条龙了;他已经生了翅膀,不再是一个爬行的东西了。”②只是他天性太高了,只能是孤独的龙。项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反秦英雄,在战场上他也是战无不胜,“才气天下无双”,但是,他可谓良将,却终成不了政治家,性情暴戾,又不善用人,刘邦也曾感叹:“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为我所擒也。”③最后,被逼垓下,身陷囹圄,慷慨悲泣,一洒英雄之泪。

二、性格悲剧。

    人物的悲剧命运是由人性的弱点导致的,这一点也是莎翁悲剧作品最动人之处。由此观之,《科里奥兰纳斯》实在可以与他的四大悲剧相媲美。马歇斯的性格有着致命的弱点:他头脑简单,性格暴躁,顽固倔强。他性格太过孤高傲慢,行事鲁莽轻率,总是以鄙夷不屑的态度面对人民,称他们是“违法乱纪的流氓”、“社会上的疥癣”。他得了天下却不得民心,这也使他的政敌企图通过煽动群众来驱逐他的诡计有机可乘。最后,马歇斯太过骄傲狂妄了。他的敌人也说:“他的自负可以凌越一切,他的骄傲是他美德的顶点。”骄傲使他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最后,他一意孤行,带兵攻打故国,老友、战友来劝阻,他都充耳不闻,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哀求下动摇,然而为时已晚,终还是落得个被乱军杀死的悲惨下场。

    回头来看,项羽身上几乎有着一样的性格。他性格率直但缺乏政治头脑,远远没有敌人狡诈权谋以至于在鸿门宴上被刘邦及其谋臣牵着鼻子走;霸王功高盖世,战场上所向披靡,“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但性情暴戾,屠咸阳,火烧秦宫室,终失民心。这一点,与马歇斯一样,他们都是盖世良将,但不能在和平环境下做安抚百姓的执政者。项羽身边并非没有贤臣名将,范增多有奇计,多次劝谏项羽,项羽弗听。最终,他的刚愎自用也使自己孤立无援,只身一人,自刎乌江,何其悲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身为人类,我们不能为人性感到失望。”我们之所以对这两位英雄有着惺惺相惜之感,可能也是在他们身上,我们多多少少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自己渴望的一些品质,能够与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心理上感同身受,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情结”。

三、英雄惺惺相惜。

    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因为英雄一般都是悲剧的命运, 而作为一个英雄一般都有自己的坚持与执着, 所以遇到同类会产生认同感 ,就好像看到自己 ,不自觉会自怜自艾 ,所以会相惜。科里奥兰纳斯与奥菲狄乌斯就是如此。他们二人在战场上虽是死敌,但对科利奥兰纳斯说来,奥菲狄乌斯不仅是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甚至可说是“另一个自我”他说:“倘然我不是我,我就希望我是他(奥菲狄乌斯)。”“能够猎逐像他那样一头狮子,是我所认为一件可以自傲的事。” 之后,马歇斯被逐出罗马后,他转而投靠奥菲狄乌斯。而奥菲狄乌斯因为屡次败在马歇斯手下而对其心怀怨恨。但当科氏前去投奔时却忘其前愆,取其后效,欣然接纳,更显出夸张的热情(拥抱时奥氏称自己心脏剧跳,比娶新娘、进新房还要激动。)可是,奥菲狄乌斯并非科氏式的“绝对武士”一个,而是深谙通权达变之道。最初的“热情”消散以后,后来由于难以忍受对方的习惯性张扬,奥菲狄乌斯开始对科氏心存芥蒂,谋划利用后予以铲除之策。正因为知之越深,攻击的杀伤力也才越大;正因为了解科利奥兰纳斯“一触即跳”的弱点:“直接激他暴怒;他惯于征服别人,执拗成性。一受拂逆,便不能温和自制;这时便会信口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而这时,我们正好利用弱点扭断他脖子。”这位工于政客心计的伏尔斯将军由此激他暴怒,使事态终至不可收拾。因此,科里奥兰纳斯是一个英雄,而奥菲狄乌斯只是一个政客。

    刘邦和项羽一开始同为反秦英雄,他们的志趣、境遇可谓相同。所以他们起初互相支持、同仇敌忾。但是双方毕竟服务于各自政治集团,终是要刀剑相向。与刘邦工于心计的圆滑不同,项羽少年从军,为战而战,任性易帜,不谙政治,不会审时度势,“鸿门宴”上坐失良机。“鸿门宴”是项羽一生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威风八面的霸王开始一步一步走下坡路,最终困于垓下,山穷水尽。然而,项羽死后,刘邦以鲁公之礼葬之,“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此中眼泪,无论是真情,亦或假意,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英雄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情感。

四、英雄背后的女人。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英雄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征服世界,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默默支持他。科里奥兰纳斯的母亲伏伦妮娅是一个与中国母亲完全不同的形象。她更多的是一种“黩武精神”的化身,早年驱遣儿子上战场,嗜军功如命,训喻空房怨妇似的子媳,她说:“倘然我的儿子是我的丈夫,我宁愿他出外去争取光荣,不愿他贪恋闺房中的儿女私情。” 她所希望的儿子是有不朽军功的儿子,她宁愿儿子为国家战死沙场,而不希望他闲在家里虚度年华。母亲和儿子都有一颗高贵的心,希望为国家立下不朽功绩,宁可以躯体献给祖国。但这造成科利奥兰纳斯的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性格。科里奥兰纳斯对名誉的执着多少带着讨好他母亲的意味。心理学的崛起一度使科利奥兰纳斯成为继哈姆雷特之后的又一个“恋母情结”主人公。他的骄傲和导致他失败的刚愎自用的性格是他母亲一手培养起来的。这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意义。

    英雄美人的情爱故事,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历史与文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英雄美人的故事,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是对男女情爱模式的展示。在大多数记载中,美人只是英雄们争夺天下的一个道具和计谋,与男女情爱并无关系,如西施和夫差的故事,吕布戏貂蝉的故事。而“霸王别姬”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弃绝了计谋,虞姬作为一个单纯的女性形象出现在霸王身边,表现出英雄与美人之间的唱和。“霸王别姬”的故事始于《史记·项羽本纪》,寥寥数语,项王悲歌慷慨:“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和之。从历史文本中分离出来后,经过后代文人反复书写,这个故事原型进入诗词、戏曲、小说和影视等各种题材。古今作家们对这一出“英雄美人”的悲歌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和演绎,在温柔敦厚的民族心理上留下了顽固的英雄美人情结。

五、慷慨悲歌,哀而不伤。

    英雄末路固然令人扼腕叹息,但他们身上那种积极进取、勇于事功的精神气质,又给我们昂扬慷慨之感,悲而不伤。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不随世俗论是非,褒扬个人发愤图强取得成功之人。加之他个人爱憎分明,感情激荡。《项羽本纪》中,太史公将项羽最得意之战“巨鹿之战”写的尤为详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生龙活虎的少年英雄。

    《科里奥兰纳斯》虽然给人以沉重之感,可是我们还是更多的看到一个铁血硬汉的英雄,他的强硬、刚直。他的敌人奥菲狄乌斯如此评价他:“我想他对于罗马,就像白鹭对于鱼类一样,天性中自有一种使人俯首就范的力量。”莎士比亚还给了他一个最隆重光荣的军人葬礼,这种待遇甚至是优于奥赛罗的。综观全剧,最有激荡感情的一幕,惟有母亲下跪之后,儿子亦跪并“执其手,默然”时,就这一点点动情之处,已是全剧最哀之时。

参考文献:

①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页。

②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卷5),朱生豪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③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页。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