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探析《水浒传》中人物出场的文本功能——文学论文

作者:刘鹏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4-12-27人气:2783

    通常人物在小说文本中的第一次正式出现被称为人物出场。而在小说中人物出场在写人叙事方面对小说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就是人物出场的文本功能。《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书中的人物出场描写比较精彩,在小说人物塑造、寓意表达、情节推演、节奏调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的得失是评价小说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小说作家往往非常重视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水浒传》的作者也不例外。在《水浒传》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出场的细致描写促进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展现了人物的外貌。在《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出场一般都少不了外貌的描写,从而使读者对水浒人物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如鲁智深出场时,对于他的外貌,作者这样写道:

“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躁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①

    一个威风凛凛、身材魁梧的武官形象映入脑海,这是通过鲁智深的外貌描写我们得到的第一印象。

    再如“小旋风”柴进,他出场时,作者对于他的外貌也作了一番细致的描述:

“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皂纱转角簇花巾,身穿一领紫绣团龙云肩袍,腰系一条玲珑嵌宝玉绦环,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②

    作者对柴进的长相、穿戴、年纪等作了介绍,使得读者对柴进的人物形象有了大体的了解。

再如“黑旋风”李逵出场时的描写: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③

    一个黑黝黝的硬汉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在人物出场时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使得人物外貌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在《水浒传》人物出场描写中,作者或是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或是通过对人物直接评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

“豹子头”林冲出场时与鲁智深相遇,初次见面就与鲁智深义气相投,“结义智深为兄”④,足以看出林冲豪爽、重义的性格。柴进出场时遇到被发配的林冲,便邀请林冲到家,没有因为林冲的囚徒身份而轻视他,而是盛情款待,可见柴进是个热情好客、喜爱贤士的人。

    当“及时雨”宋江出场时,书中对他有这样一番评述:

“(宋江)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⑤

    通过作者对宋江的一番评述,将宋江轻财重义、与人方便的性格展现出来。

    总之,作者通过对人物出场的描写展示了人物的外貌和性格,使得人物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对其就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从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有利于小说寓意的表达

    美国学者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说:“大量中国二、三、四流的明清章回小说中,并没有多少寓意。读时可以不必从这方面去研究,而奇书文体(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书)却一定要经常作为寓言来读。”⑥除了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外,《水浒传》中有些人物的出场还促进了小说寓意的表达。

    高俅是在《水浒传》主干部分出场的第一人,书中以高俅的发迹过程展开了故事。高俅原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⑦,并被迭配出界。后遇赦返乡,几个主人因其品行差都不愿意收留他,最后他辗转到小王太尉处。高俅在偶然办差的机会下表现了自己的蹴鞠本领,受到端王的赏识。随着端王登基高俅也一步登天。全书为什么先写高俅呢?金圣叹曾在第一回评道:

“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乱自下作,不可训也,作者之所避也;乱自上作,不可长也,作者之所深惧也。一部大书七十回,而开书先写高俅,有以也。”⑧

    可见,先写高俅是为了表现“乱自上作”的主题。像高俅这种品行较差的人都能身居高位,充斥着国家权力机关,能够想象封建统治是多么腐败黑暗,从而揭示了北宋末年腐朽的统治,同时也为英雄反上梁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有利于小说情节的推演

    小说情节是指“小说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它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的产物,并由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冲突组成。”⑨人物出场在情节推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发事件,引出情节

    在《水浒传》中,有些人物表面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他们的出场却起到了生发事件、引出情节的作用。对于这一点,在《三国演义》毛评本中有这样一句评语:“一到扭捏不来之时,便平空生出一人,无端造出一事。”⑩

    例如牛二和“踢杀羊”张保,金圣叹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夹批中说道:“杨志被‘牛’所苦,杨雄为‘羊’所困,皆非必然之事,只是借勺水兴洪波耳。”11牛二出场被杨志杀死,从而引出了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梁中书那里和校场比武等一系列故事;“踢杀羊”张保出场使石秀与杨雄相识并结拜为兄弟,进而引出杀裴如海、闹翠屏山等一系列事件。

(二)提供契机,扭转情节

    在《水浒传》中,有的人物的出场使事态朝着与原定趋势不同的方向发展,改变了小说原有情节的演进方向。晁盖等人在智取生辰纲之后,何涛到郓城县捉拿他们。接待何涛的是宋江,而宋江和晁盖私交甚好,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宋江冒着天大的干系去给晁盖送信,最终使晁盖等人逃过了牢狱之灾。如果没有宋江的出场,晁盖等参与劫生辰纲的人都免不了杀身之祸。而宋江的出场及时扭转了这一结局,使他们的性命得以保全,都上了梁山,演绎出轰轰烈烈的梁山故事。

四、有利于小说节奏的调控

    明代李东阳有言:“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12在长篇小说中,小说家格外注意合理地调节叙事节奏,借助人物出场是调节小说节奏的重要手段。在《水浒传》中,有的人物是横空插入式的出场,阻隔了原有的叙事节奏,使小说节奏趋于缓和。如《水浒传》中宋江率领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久攻不下时,书中又横空插入解珍、解宝两兄弟的出场;攻打大名府时,中间又插入了截江鬼、油里鳅的出场。对此,金圣叹曾评:

“有横云断山法:如两打祝家庄后,忽插出解珍解宝争虎越狱事;又正打大名城时,忽插出截江鬼油里鳅谋财倾命事等是也。只为文字太长了,便恐累坠,故从半腰间暂时闪出,以间隔之。”13

    有的人物是在原本十分平和的情节氛围中出场,他们的出场生发或者促进了相关人物之间的矛盾,使得叙事节奏力度由弱变强。如《水浒传》中第九回洪教头出场之前,林冲与柴进很是相见恨晚,故事气氛融洽,在这种平和的气氛中洪教头以一副挑衅者的模样出场了,使得小说的节奏立马变得紧张起来。又如锦儿在林冲与鲁智深相谈甚欢的平和氛围中出场,告知林冲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使得小说节奏顿时变得紧张。

    总之,《水浒传》中某些人物的出场使得小说原有节奏变得缓和或是紧张,从而达到了调控小说节奏的作用。

    在《水浒传》中,人物出场不仅仅是表示新人物的出现,而且还有着更加丰富的文本功能,可见作者在创作时是用心良苦的。《水浒传》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能够享有崇高的地位与其伟大的文学成就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取之不尽的文学宝藏,等待人们去发掘!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⑦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第120页,第479页,第98页,第220页,第17页,。

⑥[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页。

⑧1113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第273页,第224页。

⑨辛晓玲:《中国古典小说意境三部曲:红楼梦、聊斋志异、三国演义与人生》,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233页。

⑩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56页。

12郑奠、谭全基(编):《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9页。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