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高士其作品的雅俗共赏问题研究——艺术论文

作者:陈晓红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4-12-30人气:1548

一、 高士其作品集及其文体分析

    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8月版的《高士其全集》为统计标的,高士其先生的作品共分为四卷,第一卷为1949年以前的科普作品;第二卷为其1949年以后的科普作品;第三卷为其一生创作的诗歌;第四卷为其回忆录、论文、讲话、题词等。详见下表:

 

编名

包含内容

作品数量

占总文章数的百分比

小计

占总文章数的百分比

第一编

《菌儿自传》

15

2.3%

83

12.6%

《细菌与人》

29

4.4%

《抗战与防疫》

33

5.0%

《细胞不死精神》

6

0.9%

第二编

1949年后的科普作品

100

15.2%

100

15.2%

第三编

诗歌

253

38.5%

253

38.5%

第四编

回忆录(部分)

14

2.1%

221

33.6%

杂谈、杂著

100

15.2%

论文

7

1.1%

讲话

14

2.1%

序言

25

3.8%

书信

2

0.3%

贺词、寄语

59

9.0%

总计

657

                                                      (表一)

    由上表可见,高士其作品集包括了含散文、诗歌、论文等文体在内的很多文学体裁,其中运用于科普作品创作的主要是散文和诗歌,而诗歌体也多用新体诗,对平仄、押韵等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这些体裁较容易融入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较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对于科普作品体裁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其同科学的融合性,其次要考虑其通俗性。以小说为例,小说体的首要特点是情节的虚构性,而科学技术传播的首要要求是真实、准确的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因此。利用小说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当前的科普创作中,有一个很引人注目的体裁——科幻作品,科幻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让人们进入幻想的科学世界,这些作品对发展想象力大有裨益,但是对其是否属于科普作品学界多有争论,本文不予讨论。再比如旧体诗,旧体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则,诗歌才朗朗上口,更易被人牢记。但是,正是由于其规则的严格限定使得其表达科学题材时受到较大限制,不能准确、清晰地表述科学技术知识,因此不符合科普作品的要求。高士其先生在使用诗歌体裁写作科普作品时使用的是新体诗,这就使得创作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使其更好的为科普服务。比如其《我访问了原子弹的母亲》:

我去访问了原子弹的母亲,

她告诉我说:

 

我是原子弹的母亲,

我的名字叫做铀,

在原子的大家庭里,

我是极重的一颗。

 

我是一种贵重而稀有的金属,

蕴藏在沥青矿石里边,

一直到1896年,

才被科学家发现。

 

我的爱人叫做中子,

我们不常见面,

我一旦碰到它,

我的原子核就起了突变。

 

我的原子核起了突变,

产生了三个新的中子,

它们又去撞击别的原子,

这样的连续不止。

 

我的全部就会爆炸,

发出了大量的光和热,

这比化学的能力,

要大一百万倍。

    因全诗较长,现不全部引用,仅就此段来看,作者虽用新诗的形式,却将铀的性质、原子弹的发生机理做了比较生动、清楚的介绍。这得益于新诗在押韵、平仄上较为宽松的要求,若用旧体诗就很难说明得如此准确、明了。但是,旧体诗可以用于表达科学精神,科学诗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 语言分析

    创作科普作品不同于专业论文的写作,因为所面对的人群不同。专业论文的受众是科学共同体内的成员,大家对于相关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对专业词汇有深刻的共识,对专业规范有清晰地了解,因此,专业论文可以使用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进行严谨的论证。科普作品面向社会大众,受众群更广泛,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差别很大,在写作语言上就有不同于专业论文的要求。高士其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作品语言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前文所引的《我访问了原子弹的母亲》为例,其语言生活化倾向明显,“母亲”、“名字”、“大家庭”、“爱人”等词语可以帮助读者清楚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贵重而稀有”、“不常见面”又描述了它们的特性和状态;“一旦碰到它”、“撞击别的原子”、“就会爆炸”生动地描述了原子弹爆炸发生的过程。这样准确而生动的描写对于没有掌握此知识的读者来说是通俗而易于接受的,同时,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又是精确无误的。

1、科普创作中的“雅俗共赏”问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俗”的问题,同样牵涉“雅”的问题。在科普创作中所谓的“俗”应该是浅显易懂的表达方法;所谓的“雅”应该是一种“雅”化的科学精神。对于科学的传播本身就是追求“真”的过程,而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兼顾“善”与“美”,那么就达到了“雅俗共赏”。高士其作品就做到了“真”、“善”、“美”的统一。比如《菌儿自传》中的《我的名字》一篇,其中有“菌儿”自我介绍一段:

    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要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老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的圣贤明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真是“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这一段关于“菌儿”这个名字来历的自我辩白,写得惟妙惟肖。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同时又传播了平等的思想,对“天子”的称呼给予了批判。在此过程中,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觉得菌儿就是一些无处不在的、平凡而又生动的、像无数平凡而又生动的劳动人民一样的普通事物,既说明了菌儿的特点,有传播了民主、平等的思想。

2、拟人化的写法是高士其科普作品的一大特色,高士其作品中常常运用拟人化得语言来描述事物,这样不仅可以让读者感到亲切,同时又可以将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赋予其中,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3、高士其作品的“雅”还体现在其对于古典文化的熟稔,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而又浑然天成。仍以《菌儿自传》中《我的名称》一文为例: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

    看似随意引用的一句话,实则需要很深的国学修养,不仅能引用离骚中带有“菌”的诗句,同时还将其准确所指以及表达的思想含义解释清楚,唤起读者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感,这样就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因此,看似简单的科普语言其实需要兼备“真”、“善”、“美”才能做到“雅俗共赏”。“真”是对科学知识的准确把握;“善”是传达正确的价值观;“美”不仅是文辞优美,同时还要兼顾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 选题分析

    科普作品的选题也是决定其是否能做到“雅俗共赏”的关键,如何能选择一些易于被读者接受的、普及效果较好的题目是需要精心发现和研究的。由表一所列高士其作品集收录作品的情况来看,高士其科普作品的选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选择自己专业领域的题目。高士其作品集的第一卷所收录的四本书:《菌儿自传》、《细菌与人》、《抗战与防疫》、《细胞不死精神》。这些书都是关于高士其所学专业领域的,因此,可以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准确的介绍和判断。

2、 选择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题目。在其《大肠菌滚出去——为响应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而作》一诗中,作者写到:

有一种常见的细菌

盘踞在我们的大肠

据说是善良的无害的

而且有助于人体的健康

但是当它们兽性发作的时候

尤其是遇见红血球姑娘的时候

也会肆无忌惮地逞暴

也会强横无理地行凶

现在我们身体的内部正在剧烈的发炎

大肠菌无限期地留居在血管旁边

无疑的会使已经恶劣的情势

更加恶劣地溃烂下去

起来,我们亲爱的同胞

起来,我们英勇的血球

动员我们所有的力量

把大肠菌全体赶出去。

 

    这首诗不仅介绍了大肠菌的特性同时结合当时的形式进行了切中时弊的呼唤和抗议,让读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唤醒民族尊严。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得到大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接受。不仅在抗战时期的作品如此,高士其科普作品贯彻始终的精神就是服务大众。为介绍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高士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其中有一首《地下资源的报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故事之一》:

我是地下资源,

各种矿物和化石都归我保管。

我的存货很多,

工业所需要的原料我都有,

如果你们不相信,

请到工厂、矿山或博物馆去参观。

 

我非常高兴,

能给你们写这篇报告,

你们愈了解我的情况,

对于祖国的建设的帮助愈大。

你们不是正在轰轰烈烈地

搞五年计划吗?

那么请让我当一名“开路先锋”。

该诗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对我国的地下资源做了详细的介绍。读者在阅读此诗的时候,不仅学到了关于地下资源的知识,更强烈的感受到了高士其在诗中所表述的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新中国的信心与热情。

高士其科普作品不仅介绍当时人们关心的问题,更用科学家特有的前瞻性眼光,发现社会未来将出现的问题,比如其在1978年5月写的一首诗《向环境保护科学进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务之急;

它不仅关系到自然界生态的存在,

也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

 

环境污染危害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

包括中毒、疾病和死亡。

 

大气被污染,

人们将吸入有害的气体;

河流被污染,

人们将喝不到净水,吃不到鲜鱼。

 

声音被扰乱,

人们得不到安静,大脑受刺激,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事情,

多么严重,多么紧急!

 

环境污染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

要把它当作重大问题来处理,

要广泛地发动群众,动员各方面的力量,

一齐行动起来,把环保工作抓好。

 

环保科学的演技刻不容缓,

必须相应地抽出必要的人力物力,

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水平,

使公害在中国绝迹。

 

怎样做好环保工作,

对我们还是新的课题,

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大打人民战争,

全面安排统一部署、调整轻重缓急。

 

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品,

我们要向环保科学进军,作出不懈努力。

为了早日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

就这个迫切问题我也来呼吁呼吁!

 

现在再读这首诗,无不为其前瞻性的科学眼光而叹服。

高士其科普作品之所以能够“雅俗共赏”,让很多读者接受和喜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本人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他曾在1958年写过一首诗《把整个生命献给科普工作》:

我虽然是一个半瘫痪的病人,

但我还有一颗上进的雄心,

今天,听了同志们的发言,

我的心房在快乐的跳动!

 

我要向你们学习!

学习你们宝贵的奉献精神。

我也要向你们挑战!

比赛我们的干劲与钻劲。

 

我要向你们提出保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工作,

把整个生命献给科普工作。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