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多元文化人才,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文化继承与文化创造,即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当代的文化创造力相结合。文化继承与文化创造的源泉是大量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随着各地民间工艺的申遗和产业化力度不断加强,河北文化呈现出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但是现代化高层次的艺术人才和外语人才仍然匮乏,而懂文化、会经营、懂外语并且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稀缺。因此,针对河北文化人才匮乏的现状,拟从以下几点谈谈河北多元文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专业人才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在开发当地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当地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一方面,应当鼓励开办民间艺术专修学校,这样不仅使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后继有人,而且为民间艺术传媒机构、文化和旅游部门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在高校和专业职业技术学校中培养传承民族文化人才。高校和专业职业技术学校具有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源,如师资条件优良、硬件设施齐全等,同时,高校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有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广泛传播与交流。例如,河北省邯郸学院开设的太极学院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在这里,优良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民间艺术形式得以系统规范的向学生传授,有利于该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和专业职业技术学校既可以单独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也可以将某种艺术课设置成普通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这样做不仅能够普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还能能够吸纳和培养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专业人才,一举两得。
高校及各类专业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文化艺术学校应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地域民族文化特点,在专业招生、课程设置、师资引进等方面开拓创新,积极大胆地探索文化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提升跨文化外语专业人才的民族文化素养
孙有中教授在谈及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指出,在素质方面,要具有中国情怀,重视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对中国文化怀有赤子之心;知识要求方面,除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英语国家知识外,还应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能力方面,应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随着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及西方文化的了解日益加深,他们对汉语及中国文化却渐行渐远,患上了“中国文化失语症”。即便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外语类人才对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积淀也远远不够。笔者也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只是单向地、被动地学习英美文化知识,做不到对等地、主动地输出本民族文化知识。在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口语练习任务中,学生对于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与风俗非常感兴趣,侃侃而谈,而对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与典故大都不甚了解或者无法用英语充分加以表述。跨文化交际是一项双向活动,也就是说交际双方应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因此,外语专业人才不能只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弄清自己的文化身份,加强自身文化的输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优秀价值的文化在全世界产生深入而持久的影响。
中国英语界和文化界应携手研究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面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首先,应在教材编写及课程设置方面导入民族传统文化。例如,教材中可适当加入中国文化词语或现象的英语表达翻译练习。鼓励高等院校尤其是外语专业开设民族文化素养的培训课程,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例如,河北工程大学组织英语专业学生翻译了邯郸成语故事集,并且正在筹备把《赵氏孤儿》排成汉英两个版本的话剧,在校园巡回演出。其次,加强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组织者,应当积极引导英语学习者重视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即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无优劣之分,两种文化是同等重要的,应当受到同样的重视。外国人到中国来,我们也应当鼓励他们“do as the Chinese do”。此外,为了引起师生们的足够重视,还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体现在各类外语水平测试中,把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体现。
三、夯实群众文化基础,提升大众文化素养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既包括对外的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也包括对本土居民的文化吸引力的增强。因此,应在全省范围内加大对河北本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了解、认可并热爱河北的传统历史文化。文化艺术的丰富性和创造力集中体现在文化艺术作品的内容创造与讲故事能力上。只有夯实民族文化的群众基础,才能够确保“文艺冀军”队伍能够创作出一流的佳作,讲好河北故事、唱响河北声音。
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不仅要发挥高端人才的创造力,更要发挥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创造力,我们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文化领域的专家,也需要大批代表民生的文化创造者和创新者。文化继承与文化创造不仅仅是少数专家、精英的事,而且是大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契机和途径。要动员全民参与文化创新与创造,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结语
提升文化软实力,要“以人为本”,打造“冀”字号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专业人才,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这样我们不仅能够让文化“走出去”,还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青年来学习,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熏陶,从根本上提升文化的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陈东.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 陈少峰、张立波.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 《光明日报》2000-10-19.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