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装审美意识在影视服饰中的表现
人类服装具有两大功能,即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无论何时,人们都在追求者两者的最佳契合点,而影视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试验的舞台,服装也依托于此,造就了一场场服装审美意识的盛宴。审美意识,是一种人们从选择、试穿和评议等几个方面对服饰进行的活动的过程,是对物质实体的精神化塑造。换言之,也即服装的两大功能是“寓审美于实用之中,融实用于审美之内,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1] 。
一、影视服饰的美学特殊性
(一)审美性
人物是影视的核心,“人靠衣装”,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是与服饰密不可分。就影视中,服装一般承担着反映角色的身份、衬托角色背景、表达角色情绪,围绕影视的主题和目的,通过色彩、面料以及造型的变化,辅助或者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的功能。与此同时,影视剧对服装美学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凸显成为影视剧的闪光点,尤其是服装的独特个性和呈现出来的装饰美都是设计师们一直追求的。
(二) 表意性和象征性
表意功能是设计者通过对影视中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的主观理解,进而在服装造型上进行呈现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电影艺术语言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隐喻性质的表达。表意和象征主要是指影视服装在形态上可以产生一定的寓意。通过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代表剧目中某种抽象的观念或感受,例如恐惧、浪漫、怪异等。因此,在影视作品中,成功的服装设计可以烘托影视剧的主题,渲染故事的气氛。同时还可以传达人物的性格变化和心理活动。如对色彩的运用,影片《英雄》由五大色彩构成:黑、白、蓝、红、绿,其中黑色又是整个影片的基色调。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以色彩对影片进行分割,赋予场景以意义,讲述故事,使观众可以轻易理解故事,融入剧情之中。其次,影视服装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这主要是指服装的样式以史实为依据,客观的表现真实生活的面貌。影视服装是表现社会生活缩影的物化证据,必须真实地再现生活的片段,对于时代、季节、气氛、性格的刻画要做到具体而真切。影视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蒙太奇的视觉效果,那么,服装也同样具备跨越时空和地域的能力,影视服装对历史和时尚兼容并蓄。
(三)流行性
服装的审美功能,促使了流行元素的诞生,是人们消费服装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许多被人追捧的经典电影中,其中服装造型的设计往往作为时尚的风标.引领着时装潮流,而这些服装的潮流也通过电影中人物造型的华丽服装呈现在观眼前。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符合剧本或导演的要求,还要靠近世界流行轨道。当一个服装设计师的服装灵活的把现代国际流行趋势融入自己的设计风格的时候,那这部影视作品中的服装一定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轰动效应。如《花样年华》中,整部影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张曼玉换了身着的二十多套旗袍。这种令人炫目的旗袍将女人本身所具有的柔美气息展露无疑。于是,几乎所有中国女性纷纷效仿。随着电影在全球娱乐市场的逐步升温,国际之间的娱乐市场交集呈大面积扩大。2002年戛纳电影节上巩俐以旗袍造型亮相于舞台上的时候,旗袍已经作为中国时尚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二、影视服饰的文化内涵与审美需求
影视服饰能够帮助观众了解和识别影视中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它将服装与历史完美结合,呈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在人类发展的最初,人们将自身文明的进程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将历史一脉传承,然而再生动的文字语言在历史面前也只是一种苍白的描述,它所产生的效果远远不及视觉那么生动、丰富。然而,服饰语言就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尽管在现阶段的服装艺术语言表达中还不是那么的严谨,但它能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具象的、立体的展现出来,让人可感。所以,仍然有许多历史人物形象会长期活跃在电影屏幕上,这正是因为服装不仅仅反映了人物的外形特征,甚至对人物的内心、性格、个性都能进行描述与表达。所以,观众在银屏上看到的人物无论是细腻的还是粗犷的、威武的还是温婉的,等等形色各样的人,用服装艺术的语言将他们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眼前。
大众的审美趋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影视中人物造型的创作。成功的影视作品会受到观众和同行的好评,无疑是因为这些作品符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不但要符合时代与大众审美的需要,更要承担引领大众的审美意识的责任。
三、影视服饰的时代背景与审美理想
服装的审美理想,往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性。然而在多样的服装审美理想中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公认的审美尺度,从而会形成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审美客观标准[2]。就服装史的发展而言,这种案例是极为广泛存在的。在无形中成为社会及人们公认的服装审美的客观标准。如果那时有人敢于标新立异,一定会受到公众舆论的批判,甚至会受到宗教的严厉制裁。18世纪末开始,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的法国大革命,当时盛行的浓厚脂粉气的洛可可式的服装必然要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够充分体现革命思想倾向和审美理想的服装风格。所以,受到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政治思潮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另一种服装审美理想。
视觉是观众感知电影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这就要求影视艺术语言要尤其注重对造型形式的设计,由以服饰造型设计突出。服装设计实践过程是较为复杂的,首先它来源于生活,在设计过程中,不单单要收集文字、图片、绘画等资料,还要到生活中迸行调查;其次,要努力的切合人物心理;再次,影视是当下的,当下的便要求它要满足时代性,须要考虑时代背景及人物职业、性格、年龄、社会地位等具体情况的,为主题、为人物起烘托作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粉世家》,由香港设计师陈嘉仪担任造型设计。剧中的服饰设计如旗袍领、斜襟边上的镶色滚边、蓬纱的洋装和绅士型的西服等有着二十年代服饰的特点,这些服饰特征烘托了全剧的时代气氛。在人物服饰的安排上,女主角冷清秋的服饰前期为女学生服,嫁入金家后,以素色旗袍为主,淡雅的色彩烘托出人物孤傲的性格。而第二主角白燕珠富家千金的服饰全场都是各色蓬纱洋装,新派而时髦。所以,不同服饰的安排可以体现不同人物性格和身份。
影视是一种文化需求,它是为了满足人们内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诞生的,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向观众传递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情节或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观众的精神体验。影视中的服装造型,不仅仅是影视表达的重要语言与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有益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愉悦,引领当下的社会生活。在影视中,我们要更好的融入民族的服饰设计元素,契合大众的审美意识,弘扬我国民族的气度与精神,使其努力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李彦.影视服饰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电影文学,2012(9)
[2].孙晴.影视服饰造型艺术浅论,电影文学,201l(04).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