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闻论文
要想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办得有声有色,需要规划出整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之后再安排合理的教学进度,这样才能编制出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程序,之后对实践内容进行明确的培养,之所以这样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需要很强的新闻实践性是分不开的。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把学生存在上手快,后劲不足的现象作为第一应对问题
需具备一定的应用性、动手操作性和实践性是新闻教育十分强调的三点,出发点无疑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新闻教育一向强调新闻专业具备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使得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在找工作的时候实现无缝对接。在近几年一种新的偏向出现,新闻业界开始普遍反应新闻专业出来的学生存在一种现象,对采访编辑等业务较熟悉,能很快的进入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但是要写出一份有分量的稿件,还远远不够。现在的学生所掌握的除了较上手的采编能力以外,其他理论性的能力还完全不具备,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要招聘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生工作。这时候出现一种角色的转换,新闻媒体不仅需要能传递信息还要做出解释,这种现象表明新闻媒体是一种角色的转换,需要传递信息还要做出解释,为观众解释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此需要选择更加专业化的记者,首先就要把学生存在上手快,后劲不足的现象作为第一应对问题。
(二)地方高校实训基地不完善
各大高校随着新闻教育不断发展的热潮,纷纷建立起了新闻专业。也就出现了新闻专业学生人数剧增的现象,可是各地新闻媒体的实习名额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导致将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将没有办法前往新闻媒体单位进行实习,这时出现了不少这样的现象,个别重点院校趁着热潮肆意建立学习基地,而小县城院校的学生却要想得到一个实习的媒体单位都困难重重,严重地还出现一些高校把帮学生找实习单位的工作指派给了任课教师。广播新闻专业需要试验室来进行授课,因此实验室的设备投入耗费大,动辄就是上百万的资金投入,一些地方高校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实训基地,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电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二、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能力
(一)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新闻专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所需的基本要求,所以学生要想学会如何正确并且熟练的使用采访设备和制作设备,就必须拥有专业知识。高校为学生提供基本设施,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指导学生熟悉熟练的进行器材的操练。高校还应该帮助同学们参与到电视节目录制当中,使得学生亲身感受节目现场录制的氛围,因此高校需要帮学生创造和电视台合作的机会。
(二)利用校内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内资源不要浪费,高校应进行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可适当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尝试接触校园广播站或者是校刊校报等一些平台,这样能帮助学生合理运用理论知识来面对工作,所产生的效果是能够帮助学生独立的完成一系列拍摄工作,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进行表扬和和鼓励,并且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能使得学生提高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通过独立完成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要培养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需要极高的专业实践性,所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最大要求,教师可通过安排学生独立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无论学生制作的是毕业设计还是专题纪录片,效果都能达到老师的期许,学生还应当在寒暑假前往电视单位进行实习,近距离的接触新闻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尽早的感受和熟悉以后的工作气氛,前往媒体单位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为之后要走的路进行了铺垫。
三、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实践教学现状
(一)偏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高校教育对新闻业务的重视度和投入度远远不够,高校教育属于偏重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缺乏理论性和实践性,加上因为资金投入不完善,导致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设备是不完善的,从而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效果,使得学生也无法对课堂效果产生学生兴趣,加上教师授课的方式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效果单一又枯燥,因此学生逃课的现象是常有发生。
(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媒体需求
高校培养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按照计划新闻专业院校的培养计划进行,采用的几乎都是相同的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适应本地媒体的需求,毕业生统一呈现出来的质量化是毫无特色优势可言,所以每年都有大批新闻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四)教学课本的缺乏和纷杂
新闻传播教学教材的纷杂,导致学生遇到操作难题得不到解决,不利于学习积极主动开展学习。高校传播学院对专业教材建设的不重视,导致出现了制度不规范现象的发生。应大力改善教材缺乏问题,高校的新闻传播教学需要书本来进行完善,书本理论的支撑显得相当重要。
四、结语
全国各大高校新闻教学内容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创作能力更是各大高校最为重视的一项。现如今我国的新闻教育现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鉴于对学校硬件、软件资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下,高校应全新开展教学模式,可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拓展新闻业界的联系、加强媒体地域特色的注重,改善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这样能够提高高校的新闻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可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加强新闻业界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吕萌.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
2.唐励.媒介融合时代高校成教类新闻人才培养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9.
3.赵圣健.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专业新闻教育的时代走向[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