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如何做好都市报文博报道——新闻论文

作者:陶敏来源:《品牌》日期:2015-05-23人气:1289

    文博新闻报道,是对历史、文物古迹的发掘、展示、研究活动的最新成果和发现的报道。通过报道,打开千年尘封的记忆,还原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以普通老百姓为主要受众群的都市报文博新闻,也是把第一手的考古、博物馆讯息传递给市民,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打开文博新闻“富矿”的主要办法

    文博新闻和其他新闻一样,最讲究的就是一个“新”。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却是新闻线索匮乏,新闻主体存在“保密”现象。因此需要我们探索打开文博新闻“富矿”的“金钥匙”。

    (一)在其他媒体报道中发现新闻线索

    现在的都市报不仅关注本地区的新闻事件,也将眼光放远,敏锐的捕捉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扩大报道领域,丰富报道内容。 但是,《扬州晚报》这样的地市级报纸,消息来源并不如省级主流报纸快捷。这就要求我们在其他媒体报道中发现新闻线索。例如,2008年夏天,《扬子晚报》、《南京晨报》、《现代快报》等媒体对南京大报恩寺这一考古重大题材非常关注,笔者也受领导的安排,赶赴南京,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震惊世界的“塔王”竟然是“扬州造”,笔者以“扬州元素”为主题,采写了适合扬州读者口味的新闻报道。

   (二)记者深入考古现场寻找新闻点

   随着城市的发展,考古部门几乎每天都派人在几个工地抢救性考古发掘,但是,考古部门不轻易邀请媒体采访,记者如果想第一时间报道刚出土的文物,就必须在考古现场耐心等待考古发现,捕捉新闻点。例如,2013年扬州发现隋炀帝墓后,引起全国轰动,但是并未对公众开放,为此,笔者一次次深入考古现场,通过观察并与考古人员交流,传递了隋炀帝墓和萧后墓的形制、现状,以及对墓葬本体与出土文物的保护、利用与展示等读者感兴趣的信息。去年还借助出土文物在扬州博物馆展出之际,邀请专家解读文物的特色与价值,展览期间,很多读者捧着报纸去欣赏这些皇室珍品,可谓文博单位和媒体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掌握人脉资源拓展信息来源

   如果仅仅从文博单位正式通知的渠道获取信息,每个月几乎只能为数极少的几篇新闻报道。通过这几年的合作,笔者在文博单位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获得很多非正式通知的线索,在报道中抢占先机。例如,2010年初,笔者赴北京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闲聊中获知盱眙大云山汉墓正在进行考古挖掘,墓主可能与扬州有关。之后笔者就开始关注此事,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大云山汉墓考古发掘的领队李则斌,在考古现场对媒体开放后,笔者也争取到机会亲临现场采访。通过系列报道,将这座宏伟而奢侈的江都王陵呈现在扬州老百姓的面前。

   (四)注重追踪后期研究成果

    有些墓葬和一直的发掘曾轰动一时,而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研究需要漫长的时间。多年过去了,对它们的整理研究到了一个什么阶段,容易被我们所忽略,其实,这里面就蕴藏着大量闪光的新闻线索,一路追踪下去,让事实说话,采用权威专家的研究成果,旁征博引,往往能采写出很有分量的独家稿件。   

二、采写受众欢迎的文博新闻的技巧

   对于记者而言,要想采写好的文博新闻报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平时练好“内功”,敏锐的捕获新闻点。

   (一)新闻核心的专业把握

   文博报道专业性较强,平时应注意阅读专业书籍,涉猎相关知识,既能拓宽思路,增加报道深度,也有助于在众多材料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一旦出现重大考古发现,采写新闻过程中不会感到棘手。

    当然,采写大众口味的文博新闻特别要注意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采用权威专家的观点、研究成果,客观记述,旁征博引,切勿为了赚取读者的眼球,而夸大其词、哗众取宠。

   (二)专业新闻的读者视角

   都市报的读者群主要是寻常老百姓,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于文博新闻报道,寻常老百姓当然更关注收藏品的价值、考古人员挖到了什么“宝贝”。可是,考古发掘现场一般“闲人勿扰”,因此,考古工作对于老百姓而言也显得非常神秘,我们可以以读者感兴趣的角度,将考古发掘的情节写的通俗易懂。一定要先弄清楚历史故事和事件,用口语形象化地写出,同时尽量表现出考古发掘现场感和珍贵文物的特色,给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从而满足读者的渴求。

   (三)考古新闻的大众表述

   文物保护宣传,专业性很强,而我们面对的主要宣传对象又都是普通老百姓,知识鸿沟以及兴趣上的障碍都很明显,如果就事论事、简单的采写新闻,往往采写的新闻就比较枯燥、单调,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答案就是文物保护的宣传民生化,在贴近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上下功夫。

   在采写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中文物时,笔者就尝试将文物考古报道"娱乐化"。2011年6月,笔者在南京采访盱眙大云山汉墓的新闻发布会时,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南京博物院正式亮相。因为经专家考证,大云山一号墓墓主人为第一代江都王刘非,这一惊人的发现,颠覆了以往人们对江都国的认识,完整地反映了西汉早期的葬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为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与扬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精品展共展出了300多件文物,又隐藏着哪些信息?于是,笔者特别邀请考古领队李则斌揭秘文物背后的故事,呈现了江都王刘非极尽奢华而又不乏情调的生活,通过出土的珍贵文物,见证了刘非是一个爱打仗也爱化妆,爱吃火锅还爱泡澡的诸侯王。
这样"娱乐化"的写法,使考古新闻更加生动趣味,就大大增加了可读性,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也培养读者对考古发现的兴趣。
对我们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要心存敬畏,作为一名新闻人,笔者选择了文博新闻报道这一相对冷门的话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未来都市报进一步转化办报理念,拓展文博新闻的信息来源等方面,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南振中.记者的发现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陈霖.新闻学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3.徐国源,江涌.新闻采访与写作[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李希光,孙静惟,王晶.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jg/11989.html  《品牌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