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变异修辞中的模因复制机制

作者:高妍来源:《才智》日期:2015-06-13人气:1935

1 引言

模因(meme)是“mimeme”的缩略形式(仿拟“基因”), 此词来自希腊语“mimma”, 意思是模仿。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1976年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介绍了模因的概念。模因如同基因一样,是信息传播的基本单位;但不同于基因的生物信息载体,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不是遗传手段进行传播。所有可以被复制和传播的文化元素都可以被看作是模因。

变异修辞指的是刻意用偏离常规的方式运用语言材料以取得特定交际效果的现象。(肖建安,曾立,2005)中国学者陈望道,在他的著作《修辞学发凡》中提到,字义、字音、字形三方面为了适应情境的需要,可以采用“离异”的方式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郑远汉认为变异修辞是为了获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而有意违背语言规范。(孙静,2010)其他研究者如,冯广艺(2004)研究了变异修辞的分类,靳琰,张婧(2010)研究了变异结构“被XX”的流行原因,候国金(2008)研究了汉语里某些句子结构的偏离。

2 语言模因论

学者们在社会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政策等领域对模因论进行了讨论。2002年,桂诗春提出模因论应用于解释语言现象。2003年何自然将模因论纳入语用学研究,之后他从模因角度研究了修辞效果。这些学者为修辞的模因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现在语言模因论成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语言模因论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言模因也是通过语言传播的。模因的特点是遗传、变异和选择,语言也如此。某些变异的语言形式的产生和传播代表了创新,如一些标语,俗语,词语表达和笑话。写此文章的时候,作者碰巧听到电视体育节目中一男主持人评论球员:“说曹操,曹操就进球!”(“说曹操,曹操到”)这只是修辞偏离的一个临时证据,但在适当的语境中人们可以理解和产生这种语言形式。

在语言模因的产生和创造过程中,同构和多态性并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多种不同的模因可以来自一个模因原型。同构可以保证创造出来的模因具有可识别性,而多态性使模因可以无限传播。例如,当一个人失去了需要的东西,他可能会说出“说曹操,曹操就消失“这样的句子。“说曹操,曹操就……”是一个同构的组件,人们可以使用任何一个喜欢的词替代“出现”或“消失” 一词。再如,在互联网时代,语言模因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我有钱,我任性”,“有钱就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等表达就是模因原型“有钱,任性” 经过被模仿并添加其他内容衍生出来的。变异修辞的出现体现了模因论的作用机制。

3 变异修辞中的语言模因复制

一些研究者讨论了变异修辞的属性。彭可(2010)从认知角度分析了变异修辞的认知机制、语境认知、心理认知和修辞效果。他认为语境和认知是产生和理解变异修辞的关键因素。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物理或外部环境和内部的认知语境。被复制的语言模因,可以通过删减,添加,替换和融合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带来明显的修辞效果。

3. 1 意义转移

模因如何在复制过程中演化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王祖哲(2010)指出,模因如同音乐旋律,是来自于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神秘事件。我们接收的是变化了形式的模因。模因似乎是以连续的方式进行变异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同其它因素相混合。模因自我复制的机制是隐喻。根据他的假设,本文提出了意义转移(Meaning Transference)的概念,它是指语言模因在可接受的语境里的变异方式和机制。

这个假设也可以从肖建安和曾立的研究中得到支持,他们认为“变异修辞是行文的必要手段,变异修辞中语言单位静态的原始意义须向动态的语用意义进行多层转换,其动态的语用意义是一种特殊的、临时的、隐含的、富有变化特征的意义,因此变异修辞的构建和解读相比普通修辞而言,更须依赖交际双方(尤其是接受方)的认知心理与状态。”( 肖建安,曾立,2005)变异修辞中意义转移的机制使人们具有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3. 2 元语用意识

在语言模因的理解和复制中,起语用评估和监测作用的元语用意识MPA(Metapragmatic Awareness)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张云(2010)指出:“语言模因是一种语用策略。在日常交际中,为了满足特定的交际需求,说话人通过使用语言载体以顺应物理、社会和心理语境并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这里强调的是说话人的认知。彭可(2010)分析了语篇中变异修辞的认知机制,认为动机在变异修辞的产生和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侯国金(2008)讨论了语用模因的变化和MPA水平的关系。一方面,当人们的MPA处于高水平,如果受体的MPA也处于高水平,那么模因的自我监控和转移的过程更容易成功,人们之间的交流将更有效。受体可能模仿新的模因并传递给他人。另一方面,变异修辞越多,越需要较高的MPA。

3. 3模因复制的机制

根据布莱克摩尔《模因机器》一书中的观点:模因具有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同化,保留,表达和传输。前三个过程发生在寄主的头脑中,MPA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强势语言模因首先通过注意进入到(感染)寄主脑中,即同化,接着在头脑中保留下来进入长期记忆,保留时间越久,使自己得到传播的机会就越多。在这里,注意和保留的能力取决于寄主MPA的水平。MPA在表达阶段也发挥了作用,语言模因要想被传递给其他寄主,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寄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在最后一个环节,媒介发挥了积极作用,语言模因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才能被传播。

4 结论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因此语言的选择和使用的过程是各种模因生存竞争的过程。由于语境的改变,人们认知水平的不同,语言模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可以使用一定的偏离规范的语言形式,而这种偏离一旦出现,将迅速蔓延并传播,因此语言的变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语言的功能不只为了表达;它应该产生一些实际效果,变异修辞就有这样的交际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模因的存在,这是一个普遍的具有心理和语用表征的文化元素。

参考书目:

1. 冯广义. 变异修辞学[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 2005(6).

3. 何自然, 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 现代外语, 2003(2).

4. 侯国金. 模因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和模因变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4).

5. 靳琰,张婧.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辨析[J].人民论坛, 2010(3). 

6. 彭可.变异修辞的认知属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

7. 孙静. 变异修辞的理据探究[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4).

8. 王祖哲.道金斯的概念“模因”与文化的发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848670100maqf.html

9. 肖建安,曾立.变异修辞的认知透视[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6).

10. 张云,张曲. 考研英语写作中的语言模因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jy/14.html  《才智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