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十三夜》的解读
一、《十三夜》简介
樋口一叶是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早期开拓者之一,她是一位十分短命的作家,但是在日本文坛上却享有盛名。由于她生活的时代正好是日本明治维新后东西文化相互碰撞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老旧的思想与新思想之间的相互碰撞产生了十分激烈的火花,很多女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意识到应该要为自己说话,要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我,于是女性意识悄悄萌芽。樋口一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她的观念也比较新颖,但是却碍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得寻找自我的这条道路走得并不顺畅。她的作品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描写了生活在明治初期的女性的苦闷和彷徨不安,对那些常年生活在“父权”和“夫权”双重枷锁中的女性投以关注的目光,利用文学之笔,将女性自己的声音化成有力的文字,对于封建社会中的女性的悲惨命运进行了揭露。《十三夜》这部作品中所关注的正好是女性的悲惨命运,围绕着“女性离婚”这一主题展开叙述。小说的主人公阿关的身份是母亲、妻子以及女儿,这三个身份是传统女性一生所有的,正是这三种身份将一个女人的一生套得比较牢,使得女性根本没有其他的机会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阿关在十七岁那年被原田勇一见钟情看中,当时的女人在婚嫁上是没有自由的,父亲之命媒妁之言,阿关温顺地嫁给自己并不了解的男人,但这其实才是自己一生的悲剧的开始。被“在家从父母”的传统观念影响至深的阿关,在婚姻上是没有发言权的。而且社会地位的悬殊,使得阿关在自己的丈夫家也没有多少好日子可过,尤其是当自己的儿子出生之后,她在夫家的地位再一次降低。小说的开篇场景设计的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阿关从奏任官原田勇家中“出走”,这个女人抱着再也不回去的决心,离开了她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她要离开的,是她的丈夫、她的孩子以及她已经习以为常的上流社会。
二、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
(一)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对应的是女性意识的崛起,女性意识最初是起源于西方社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产物。长期以来,女性的地位都是低下的,被剥夺了平等权利的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使得传统社会中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生活十分不容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对于自己在家中、社会中的地位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们不愿意在作为一个附属品待在家中,长期的精神压迫也导致女性开始出现了想要反抗并且也积极进行反抗的现象,因此女性开始为了自己的幸福以及自由进行斗争,随后便产生了女性主义,这种斗争在现代社会中依旧是存在的。随着女性主义思想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加入到为女性主义和女性意识斗争的队伍中,可以说,女性主义是女性在社会中不断崛起和拥有主动权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女性的角色、地位等问题的认识,是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到现在的社会中,男女之间不平等的现象已经有了好转,女性已经获得了很多的自由,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宗教、法律等关系,女性的地位依旧比较低下。所以,女性意识的崛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女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的。
(二)女性主义文学
随着社会中女性的女性意识不断崛起,社会状态以及分工发生了改变,很多文学家意识到女性主义带来的变化,渐渐地,女性主义也成为了文学创作的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主义在女性文学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具有女性主义思想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女性为了得到自己的权益而进行斗争的一种反映,体现了女性渴望解放以及渴望实现自我的意识。这类作品的作家自身也有一定的女性意识,作品表现出两个比较鲜明的特征,一是对女性主义进行明确的刻画和体现,二是在作品中对传统的女性形象进行颠覆,并且将女性的一种独特的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展示流露出来。
三、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十三夜》的解读
(一)女性的出走
阿关的出走,其实就是一种女性意识的崛起。尽管阿关在以往的生活中,有荣华富贵,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平等的对待,她在丈夫的家中是附属品。日本封建社会的观念中,十分尊崇家庭观念,对家庭的看重,使得女性有了一些特殊的光环,对于一个品行良好的女性,应该要将其看做是一位天使,她们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家庭,奉献给自己的孩子,奉献给自己的丈夫,唯独没有奉献给她们自己,因此她们的一生都是在为别人而活。在觉醒之前,阿关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在自己的家中,有父亲的命令,在结婚之后,有丈夫的命令,所以她认为自己并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她渐渐发现男人和女人之间是平等的,是不应该受压迫的,应该要平等以及正常的交流,这是对男人乃至整个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最基本的尊重,只有每个人之间都保持一种平等的状态,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阿关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便开始决定要出走,她冲出了婚姻的牢笼,不会再担心丈夫对她的责骂,她对于自己的幸福以及未来也是积极追求的,但是这种追求往往会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会被传统的男权社会所遏制。阿关出走的行为,象征着她从此以后要用自己的力量来获得美好的生活,不会依赖于男人生活,她的精神变得男性化。但其实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关做出这样的举动,不仅会被男性拒绝,也会被女性排斥,因为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和其他很多男性一样,有一颗理性的头脑,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女性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中,就像是异类一样,所以被被这个社会所拒绝。
“出走”是很多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在争取自己的话语权的过程中所做的同样的事情,这些出走包括离开自己的父母,包括逃离自己的婚姻,抑或是结束一段传统的爱情。这种出走是在女性意识的感召下,女性做出的一种应对方式,就像受到了启蒙思想影响的人们一样,她们的思想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从一定程度上说,阿关的行为一方面代表了当时想要觉醒的一类人,她给自己的人生一个重新的定位,寻求个体身份,在女性主义的世界中,她从来不会屈从于现实社会,不会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所谓的天使,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去追求。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阿关的这种出走行为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阿关的出走,除了想要为自己找到一条全新的出路之外,更多的是暂时寻求一个心灵上的慰藉,她认为暂时的离家出走,可以缓解丈夫与自己之间的矛盾。这种思想在很多女性身上都是有的,也可以说,是因为她们身上的那种女性意识还不够深刻,女性主义对她们的影响还不够,所以她们并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立场。
(二)母亲与父亲对阿关的遭遇的态度差异
在樋口一叶的小说中,母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女性形象,这部小说中的母亲,一个是阿关,另一个是阿关的母亲。相比于她的父亲而言,母亲对于女儿的心思的理解要更为透彻一些,母亲对阿关的关怀也更多一些。比如在小说中,母亲为自己的女儿做了江米团子,但是却因为阿关家与她的丈夫家之间的门第悬殊太大,不能送给自己的女儿尝一尝,在遗憾的时候,阿关却从夫家回来了,这使得母亲感到意外和惊喜,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十分疼爱女儿的母亲的角色。女儿的到来,使得母亲异常惊喜,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女儿嫁出去之后,就不能随意回自己的娘家,母亲的举动,正好可以折射出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的低下。母亲知道阿关这几年在夫家所接受的各种折磨之后,她十分同情女儿,因为她也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对于女儿的遭遇感同身受,阿关在夫家被挖苦和嘲笑,得不到尊重,没有地位的日子,她自己也体会过,因此她觉得不能再让自己的女儿在那样的环境中受苦,她看着哭泣的女儿,对女儿的支持使得她这一次也站在了新女性的队列中。面对女儿的遭遇,与阿关的母亲的想法相反的是阿关的父亲,他的思想则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父亲”的思想,他不同意女儿离婚,因为在他的观念中,女性本身就是男性和家庭的附属,就像自己的夫人也一样,在这个家中,他才是有话语权的人。父亲与母亲之间的态度的差异,也很好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毒害。
结语
《十三夜》是日本文坛上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在封建社会中出生比较成长的女性阿关的不幸以及觉醒。本文对这部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以及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从他们的身上挖掘出传统社会中的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思想的区别,从而为这部作品的解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在这部作品中,阿关代表的是当时日本社会中的一类人,她们拥有自我觉醒的意识,想要逃离但却受尽了外界的阻挠。
参考文献:
[1] 刘燕.樋口一叶文学在中国的接受、译介及译本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2] 胡媛媛.没有结局的爱情——评樋口一叶的感情经历及对其作品《浊流》的影响[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3] 石玉芳.樋口一叶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4] 方萍.樋口一叶的文学——浅谈樋口一叶文学创作中的特异性[J]. 日本问题研究. 2003(02)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