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美学视角下看《牛虻》的翻译技巧

作者:王玉静来源:《芒种》日期:2015-07-20人气:972

对《牛虻》的翻译,应该要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直译的方式,而应该要进行改变,从美学的视角出发对这部作品进行翻译。从翻译版本和原本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人物是被删除的,这是在美学思想下产生的一种翻译结果,是为了融入我国的主流文学而采用的一个翻译技巧,是为了保持规则上的一致性而形成的一种翻译方式。在原著中,主人公经过了角色的转变,他作为一个革命者,不仅有着十分复杂的性格,也有十分英勇的一面,也与平常人一样有着正常的思考方式,在对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形象进行塑造的时候,作者采用了一种十分细腻的表现方式,但是我国的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为了更多地契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我国文学创作的规范,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必须的,因为直译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作品原本的含义。总体说来,译本基本上保持了和原著的同步。

在小说中,作者讲述了牛虻与蒙泰尼里之间相互认识的场面,蒙泰尼里的儿子能够死而复生,是一件十分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这种复活发生的地方并不是十分美好,是发生在监狱中的。在这个时候,这个儿子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这个时候他也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如果他选择了自己的性命,又会出现与自己的信仰,与自己的事业违背的问题,这样的尴尬使得他十分煎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后蒙泰尼里选择了自己的信仰,当牛虻死去之后,对于上帝的信仰也坍塌了,虽然多年来自己一直都十分信奉上帝,一直在对上帝进行忏悔,但是上帝还是没有如他所愿,将他的儿子还给他,于是他为自己的信仰所构建起来的堤防终于坍塌了,在他心中积攒了很多年的怨恨,终于还是爆发出来,他不再屈从于自己的信仰,将封锁了自己很多年的枷锁打开,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可以看出,蒙泰尼里其实是一个宗教的牺牲品。

一直以来,牛虻都被塑造成为一个具有觉醒意识但是却又有一定局限性的革命家,从翻译作品与原文进行对比中可以看出,译本中对于牛虻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基本反映了牛虻这个人的本质,作者在对这个人物进行塑造的时候,塑造的是一种十分真实丰满的形象,是对一个爱国战士进行塑造的过程,同时也对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进行了展示,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爱恨情仇,也有爱恨痴怨,他会为了生活不断地奋斗,为了自由甚至牺牲,由此可以看出,牛虻其实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在多年的牢狱生活之后,牛虻见到了自己的父亲,那个人似乎是欺骗了自己的人,但是他的心中其实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在翻译的时候,使用了比较细致的心理描写,对当时牛虻以及他的父亲的心理上的矛盾刻画得十分清楚,这种心理上的煎熬远远超过身体上的折磨,让牛虻更加难受。对于自己的不幸以及遭遇,他将这一切的原因都归结于自己的父亲,正是由于自己的父亲才导致了自己失败的人生,因此他开始宣泄自己的情感,当宣泄完成之后,他开始进行报复。对于蒙泰尼里,牛虻的态度却是体现出一种人性的,他十分希望他能得到宽恕,但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蒙泰尼里杀死了自己,对蒙泰尼里的攻击,其实是牛虻的目的,他想要推翻这种愚昧的宗教,同时也希望可以拯救自己的父亲,希望上帝不要一直都占据在他的心中,从而让自己的父亲可以远离宗教。然而,父亲却成为了上帝的代言人,因此在最后,父亲还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从翻译中可以看出,译者对于人物的心理的刻画十分到位,体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煎熬,这种翻译的方式可以使得翻译的水平不断提升,使得我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有更加深刻的体验。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