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对《圣诞颂歌》中幽灵形象的分析

作者:王尧来源:《芒种》日期:2015-07-20人气:11499

    《圣诞颂歌》的故事中展现了狄更斯丰富的想象力,小说的情节安排怪诞而荒谬,事实上在此篇小说的叙事中,狄更斯的笔墨很朴实,将大是大非的人性问题置于浓缩的故事情节中,将人物性格由近恶到向善的变化置于心理活动所导致的矛盾斗争中,不工诗,不谈玄,不做作,以事实的回忆和感受启发然教育人,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中恶的成分不敌善良,善良最终会战胜丑恶。这样的立意和描摹充分体现出狄更斯的浪漫主义情怀。2009年罗伯特泽米基斯执导的同名动画电影上映,狄更斯的原著以另一种方式复活了。足以见得,《圣诞颂歌》早已成为扎根于无数人内心深处的童话传说。

1、小说中的幽灵

    18世纪前后期,欧洲哥特式小说鼓噪当时的文坛,这类小说常以古堡、荒原、废墟等环境为背景气氛,阴森、神秘、充满悬念,常常充斥着暴力、复仇和死亡的情节。许多作家的小说创作中都有哥特式的元素,狄更斯也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鬼故事”,如,《圣诞颂歌》《着魔的人》和《发信号的人》。在西方,自古以来就相信幽灵的存在,赋予给幽灵以神奇的能够左右生者的能量,“灵魂不灭说”就是这样的典型理论。然而,鬼魂幽灵等意向也是人类艺术创作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幽灵这种既特殊而又常见的文学形象,其蕴意也体现出人们对神秘力量的需求,希冀通过神秘力量来改变社会中的某些丑恶现象。从西方戏剧历史来看,从古希腊开始,戏剧家就开始热衷于在创作中加入鬼魂幽灵的形象。事实上,幽灵的主要功能是一种缺席的代言,幽灵的精神内核即是人的精神现实的一种变体。因哥特式小说的流行将幽灵鬼魂形象纳入文学作品中,并进一步渲染其诡异能量,使得幽灵鬼魂再当时乃至此后一个时期里的文学化的幽灵概念成为英国小说界中的一种营造恐怖氛围的概念模式和常见的叙事手法。

    在狄更斯作品中出现幽灵形象不仅仅见于《圣诞颂歌》,早在其成名作的《匹克威克外传》中就有,《圣诞颂歌》中的幽灵创意更加丰富,是将圣诞元素与幽灵形象结合起来的妙用,是“狄式鬼故事”的特有手法。然而幽灵形象始终是带有争议性的意象,许多作品中的幽灵设定与狄更斯对幽灵形象的设定效果大相径庭,缺乏了刻画人性的主旨,沦为仅仅是为了营造恐怖氛围和寻求感官刺激,而狄更斯却写出了成功的鬼故事,虽然为数不多,但贡献重大,意义特殊而又影响深远。他规避了“鬼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以一种夸张怪诞的手法将幽灵形象作为人的镜像反映出小说主人公性格的局限或缺陷,反用幽灵之身来寓意和表达美好人性,并赋予幽灵影响小说人物的神秘力量与严肃使命。狄更斯笔下的幽灵,更像是他注入在小说之中的个人控制力,来执行他对主人公的救赎意图以及对读者反思人性的要求,赋予超自然小说具有社会意义的人文价值。这正是他对于人与鬼、自我与他者、自我与自我关系的形而上的思考和独运的匠心。《圣诞颂歌》中的“狄式鬼故事”很值得品味,其中的深刻用意正如其在此书之序所申明的一样:“在这本活见鬼的小说中,我竭力招来一种表达思想的鬼魂,这鬼魂决不会使我的读者们感到不快,不论是对于他们自己,是对于他们彼此之间,是对于这节令,或是对于我。但愿它到他们的住宅中去讨人喜欢的作祟,而没有一个人想要祓除它吧。”正是这本书的出版掀起了维多利亚时期的鬼故事创作热潮,在它之后幽灵形象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并不再过多局限于气氛的营造,而是更多地关注鬼魂所折射出的人性弱点。幽灵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的形象,被寄予了作者深邃的哲思和深远的道德诉求。《圣诞颂歌》的成功,是对实用主义思想的一种批判,圣诞幽灵的使命是去感化斯克鲁奇,教育并震撼他,使他人性的美好感情得到释放,从而改过自新。

2、 幽灵形象与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表现风格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表现风格体现于作家以自己的主观世界来描摹和反映客观现实,激情豪放地抒发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寻,给人以激情澎湃之感,这种作为与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思潮所涌动的产物相关的流派,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所要追求的显性思想元素,这种元素即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浪漫主义文学一般具有统一的特点,如,对历史的批判、对妇女儿童的关怀、对自然的崇敬。《圣诞颂歌》中“过去之灵”带斯克鲁奇回到了童年生活的乡村,这里不再被伦敦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存在,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拥挤,养眼的自然风光,清新的沁人心脾的空气、绿色覆盖的农田山野,这些都表达了狄更斯对于乡村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希望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情怀。

    狄更斯的幽灵不仅来自过去,也可以自未来回归,他们不断现身,随意游走,拥有人类不具备的超自然能力。幽灵的意象本身就是虚幻的,作为想象的外延存在。《圣诞颂歌》中的“过去之灵”“现在之灵”“未来之灵”分别重现了过去、干涉现在、警示未来,它们不仅仅是人的镜像,还像神启一样震撼着主人公。正是因为这一幕幕触动心弦的场景,斯克鲁奇才能意识到无情将带来的是残酷而孤独的结局,并开始反思。当他面对雇员鲍勃(Bob)的迟到时,宽容的举动让鲍勃吃了一惊,就在一夜之间,斯克鲁奇彻头彻尾的发生变化,不再吝啬,不再冷漠,对于雇员的错误不再是苛责而改为感化,他把肉店里最大的火鸡送给了鲍勃,这种感化的方式似乎也是通过幽灵的教育而得到的。他学会了对身边的人、对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报以微笑,能够在微小的举动中表示出自己的爱心,就像他关心送给孩子们糖果,与外甥弗雷德一同吃圣诞晚餐。小说最后以喜剧结尾,让斯克鲁奇完成了他完美的转变。站在现实的角度思考,一夜之间改变一个人的秉性是困难的,这样夸张的情节设定表现了狄更斯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小说中引入了圣诞节这一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概念,这里注入了宗教意味的启发人们弃恶扬善的用意。整部小说充满了作者乐观主义的态度,不仅仅揭露资本主义的丑态,批判资产阶级的贪婪腐朽,而更多地从人道主义出发来救赎人们包括人们以为是秉性上吝啬自私的资本家一类人的主张,这也是狄更斯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圣诞颂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英美全国上下人尽皆知,并直接影响了人与人相互对待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狄更斯在《圣诞颂歌》这部小说中,以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操寄予对生活在英国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境遇以极大的同情,并将更多的同情赋予笔下人物形象的描摹中,为他们改变生活境遇和社会社会地位而呐喊。而在他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在他的作品之中体会到了浪漫主义情怀,和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圣诞颂歌》更像是一代人心中带有怪诞色彩的童话故事,在浪漫主义光辉下温暖着心灵。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