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星际穿越》的科学创新

作者:施展宏,施欣宏来源:《芒种》日期:2015-07-25人气:1202

    《星际》借鉴归借鉴,却不是一味的模仿。电影中飞船穿越虫洞的过程相对于《2001》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星际》给观众的感觉更为舒适,如同一次奇妙的太空穿梭旅行,而不像《2001》的处理方式——为了铺垫而营造出一种厌恶和反感。在故事内容上,《星际》中更是增添了诸多让观众难懂和烧脑的硬科幻等物理学概念,比如黑洞、虫洞、万有引力、相对论、多维空间等,作为学院派的坚持守旧者,导演诺兰这种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可见一斑。

    首先,《星际》整个故事诞生的背景“农作物都患上枯萎病,环境恶化,粮食短缺”是存在科学依据的。“枯萎病亦称疫病,是一类植物病害的总称,因真菌或细菌等病原菌侵害造成植物枯死萎蔫,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茎、花、果或整株植物的死亡。”[4]影片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作为当今世上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他自然不是生物学家或环境学家,却为了使“植物患上枯萎病”这一假设成立,请来加州理工学院的若干教授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才确定了《星际》的影片背景。而现实中,西瓜、黄瓜枯萎病等确实已大量存在,枯萎病的爆发也使我国海南多地香蕉面积锐减,相关部门和专家已采取措施应对。总而言之,“枯萎病”会造成粮食大量的减产和地表荒漠化,也就会产生《星际》中无处不在的沙尘暴。

    其次,《星际》的另一个重大卖点是如同王冠般耀眼的环形结构的“吸积盘”——由于盘内的摩擦力使气体逐渐螺旋下落,落入黑洞的同时释放引力势能而产生的一种明亮结构,这是在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指导下制作出来的有史以来最好的黑洞模拟。而这种“吸积盘”也是真实存在的。一般超大质量的黑洞,在物体落入其中时通常都会产生“喷流”,在喷流形成和吸积盘物理学中,磁场可能也起了关键性作用,而超大质量的黑洞喷出的气体证明了其磁场的强度,并产生电磁波辐射。“美国天文学家通过对76颗黑洞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它们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磁场的一万倍。”[5]这种物理学概念又被科学家们很好的应用到影片中去了,再次验证了导演乃至整个创作团队的科学精神。

    最后,导演诺兰对IMAX技术炉火纯青的运用深受观众和同行的赞叹。《星际》在欧洲的首映礼上,男主角马修·麦康纳就表明:“如果有一部电影你要看IMAX版,那必须是《星际穿越》!”IMAX使用的15/70毫米胶片格式比传统的35毫米胶片大10倍以上,加上其独一无二的IMAX放映技术可以给影院提供超清晰的图像和超鲜明的色彩,特别对于太空电影,其无与伦比的广阔视野是比其他电影都要有优势的地方。与众多后期转制IMAX的影片相比,诺兰的影片一直都是含金量极高的IMAX大片。从《蝙蝠侠》到《盗梦空间》再到今天的《星际穿越》,诺兰一直坚守胶片创作,使用模型、道具等拍摄出实景效果,在数字和3D大行其道的当下,它利用IMAX摄影机进行实拍的手法显得格外独树一帜,让观众为之惊叹。

    《星际》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原理以及科技制作,给观众奉上了一场视觉盛宴,影片中的画面和情景令人神往,虽然其中的一些场景比如人是否能在黑洞中生存,虫洞是否真的存在等还没有定论,但不可否认《星际》强大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推动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动因之一。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