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古代散文经典的审美阅读

作者:田泳锦来源:《芒种》日期:2015-08-11人气:938

    中国古代散文从实际存在来看是广义的,虽然第一部作品集《文选》就已经有意识区分艺术之“文”和实用之“笔”,((《文心雕龙》以韵为尺度划分出“文”与“笔”两大类文体)不收先秦的经、史、子著作,但“历代对于文体的分类,一般都流于繁琐”,[5]因此本文所指古代散文经典侧重于狭义的文艺散文,试以宋初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为例。此文久负盛名,王安石认为此文胜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黄庭坚则更详细点明此文优胜的地方是在“体制”方面。笔者以为,文章的高下之分,历来是各人自有主张,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但由此触发金人及元人对“体制”和“审美”的大讨论,则充分证明此文的艺术价值及其经典性质。《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之写景:“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寥敻,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幽美雅致。紧承其后的隐蔽的“运笔转换”:“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正是作者写作技巧高超之处,即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悄然之间,读者的审美愉悦已经被激发,眼前所见,不仅是幽美的景致,更浮现出文人雅兴之生活图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达到共鸣,“看到”以被贬谪者身份生活于小竹楼的作者,情、景、人、事自然地浑融一体。进而对贬谪生活的描绘“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但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阅读主体被引领感受更直接的作者形象,再次感受到“谪居胜概”,真乃魏晋风流!文末,以“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概括自己仕途之不畅,而“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又重申己志:“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阅读主体感受到作者的铮铮气骨,审美愉悦更提升一个层次,沉浸于作者构筑的情感世界,同喜共悲。

    古代散文的审美阅读,阅读主体的主观性较之诗词的审美阅读更为明显,忽视阅读主体的主观因素,选取了不合适的文本进行鉴赏,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学生对某些经典非常陌生,而用阅读主体非常陌生的文本进行审美阅读的培养,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阐释文本,过于琐碎的文本阐释使得阅读主体失去阅读的内在需求。其次文学鉴赏强调“披文入情”、“动情观照”,即使讲授之人满怀激情,接受者缺乏自己的审美体验,纵然讲授再生动,对学生而言,产生共鸣的可能性是极低的。第二种情形则刚好相反,即阅读主体对某些经典过于熟悉,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如果讲授者仍不厌其烦地以这些文本作为例子,只会令学生厌倦,更别提激起阅读兴趣和审美愉悦了。

    综上,古代文学作品审美阅读的关键是作品和读者的心灵沟通,而是否能沟通则主要取决于读者的主观情志和作品的感发力度,正如王岳川所论:“理解即文本向人的心灵敞开”。[6]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