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电影”的问题与思考
(一)中国“独立电影”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创作缺乏深厚的积淀,缺乏丰富的共生形态
针对这样的问题,尹鸿曾作了这样的分析:“中国电影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电影市场运作机制,不仅仅是金钱的技术,也不仅仅是艺术能力和艺术想象力,最缺乏的还是对于本土生活的真诚、洞察和热情。应该说,面对好莱坞的进入,中国民族电影真正能够具有生存优势的,还是在广泛融合和吸收世界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关注本土的社会人生,与中国自己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状态相联,首先是中国人的生命、生存和心灵的观照、呵护和热爱。”和国外独立电影的发展比较,中国独立电影缺少尽可能丰富的共生形态、有作用的评论和成熟的推广,缺少电影创作的深厚积淀和宽厚的社会环境。
2.“政治因素”的制约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思想表现形式存在于世间,随着时间空间的迁移,它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思想传播的工具,陶冶着人们的思想、内心、甚至灵魂,为此成为了一种可以左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有形而又无形的力量,亲切柔和,但又十分强大。这股力量也变成了当政者们无法忽视的重要存在。于是如何掌握这力量成为了当政者稳固根基的重要课题,在艺术家们无数次抗争无效的前提下,绝大多数的艺术家妥协于生存压力。最终,艺术还是为政治服务,政治给予艺术生存的空间环境,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就此暧昧地维持着。纵观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是弱势群体,如何在世界政治生活中安身立命是我国当政者务必要正视的深刻话题。
在中国,电影审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决定电影生命轨迹的。建国后,电影审查主要针对影片表现的思想内容,特别在政治敏感上,所以电影总是随着政治风向的变化而改变。
(二)“国家意识”下,“独立电影”的需求
1.需要“感性”的独立
“感性”的独立,就需要从精神层面出发,维护其独一无二的灵魂,并注重与观众、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更需要个人意识的觉醒。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它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如果它的意义只在于对社会主流的迎合,对大众的娱乐,对人们臆想空间的抚慰,那么我们总有一天会丧失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民族的尊严。贾樟柯忠实地记录着时代,展示最真实的中国,这是他的“国家意识”,他敢于告诉国家真相。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也需要这些清醒的见证者。
2.需要“理性”的独立
而“理性”的独立,就是要能够支撑起“感性”独立,权衡主流国家意识形态和个人独立意识之间的冲突和共鸣,让精神层面在现实中更加饱和,并坚持对本土文化的思考和挖掘,从中激发出独特的创造力!精神层面的反思,不管是“国家意识”还是个人的“独立意识”都要去深刻体会的。主流意识里的惯性思维需要独立电影这种另类视角和特别的叙事方式来调和,来变通。让彼此的精神层面相互抚慰,相互融合,让国家和个人在精神层面上达成更高的共识。中国电影真正缺乏的绝不只是经前与技术,而是基于自身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时代,“独立电影”以一种最直观最深刻的方式让我们理解我们的社会家园、自然家园和人类内在心灵家园。也许“独立电影”只属于一个时代,然而它带给艺术的是一种源于当下的永恒。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