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武术文化发展的利弊分析
(一)电影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武打电影将武术与音乐、人物、场景等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震撼人心的技术动作和故事场景,带给观众极大的审美体验与视觉震撼,不仅传播了中华武术运动,还弘扬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例如,武术家李小龙致力于中国功夫的推广与传播,通过《猛龙过江》、《精武门》、《龙争虎斗》、《截拳道》等动作片传播中华武术文化,弘扬了除恶扬善、见义勇为的武术精神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再如,电影《精武风云·陈真》中,击垮力石刚训练的武士之后,陈真也多处受伤,在与力石刚决斗时,陈真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一次次被力石刚打倒在地,此时陈真凭借顽强的毅力、刻骨的仇恨,再次站立起来,并最终打断了力石刚的筋骨。这些决斗场面充满了励志精神,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电影《夺标》中,为了参加世运会,各大武林门派放弃了往日的恩怨情仇,纷纷举行捐款武术表演,这充分体现了习武者崇高的民族大义。[5]
(二)电影对武术文化的扭曲与异化。随着电影艺术的商业化发展,带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武打电影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商机,许多影片将武术文化融入影片之中,弘扬中华武术精神,推进了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但是,有些电影片面追求打斗效果和电影场面,以精彩刺激的武打场面吸引观众,或虚构一些天马行空的武术内容,如飞檐走壁、点穴术、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等,这些武术招式、方法与现实相去甚远,脱离了中华武术的本质与原味,也泯灭了传统文化的个性特色,也阻碍了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比如,电影《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挥刀自宫,练就盖世武功——葵花宝典,这显然是对中华武术的扭曲和异化,不利于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正确解读。再如,中华文化以健身、自卫、扶弱抑强、匡扶正义为根本宗旨,要求习武者重视气节、秉公仗义、不畏强暴、主持正义,但是许多武打电影背离中华武术的根本宗旨,宣扬尔虞我诈、背信弃义、随意杀戮等暴力文化,产生了许多负面文化影响。
电影与武术文化是相互渗透的,将武术文化融入电影艺术有利于提升电影的视觉效果与艺术魅力,也有利于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因而,应深入探究武术与电影的融合发展,以进一步优秀武术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