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叙事形式中对黑人自我身份的解构
在《最蓝的眼睛》这一部小说当中,对于传统的男性成长进行了非常大的反动,因为传统的小说在叙事策略方面的选择主要是一种直线式的建构模式,但是在《最蓝的眼睛》这一部小说当中,解构性的叙事策略是相对比较普遍运用的。通过解构性的叙事策略,让小说当中的女主人公皮科拉和故事的讲述者克劳迪娅的成长之间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在故事情节结构方面存在着非常特别的解构特征。小说当中的女主人公皮科拉,在年龄以及种族、性别等方面的要素都和克劳迪娅互相之间是相仿的,不过皮科拉和克劳迪娅的成长轨迹却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皮科拉的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的价值观和克劳迪娅的父母之间也是不同的。
(一)对社会元素的解构叙事
从小说当中皮科拉非常短暂的人生当中,可以看得出其人生出现身份上的尖锐矛盾以及身份困惑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但是皮科拉之所以会走向于人生的悲剧之中,其本身又是多种不同的因素共同影响所产生的结果。皮科拉其人生的不幸,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上的环境因素。美国社会是一种白种人主宰的社会,所以社会当中的各种价值观和审美标准,都是采用白种人的审美观和价值标准,所以这一点也让美国的黑人面对着更多的困境和艰难。也正是白种人的审美价值观成为了社会当中的主流,所以《最蓝的眼睛》小说当中的皮科拉才会非常地热衷清澈的蓝色眼睛。因为蓝色的眼睛正是美国社会当中白种人对于美丽眼睛的价值判断。本来身为黑种人的皮科拉应该具备自己的价值观,不需要依附在黑种人的价值观之下,但是到最后皮科拉仍然无法逃出白种人的审美价值情趣对于自己的桎梏。皮科拉无论是在学校当中,还是在其他的社会交往场合当中,白种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等都是美国社会的主宰,因此,在生活当中,白皙的皮肤或者碧眼金发等,都是整个社会对于美丽的重要注脚。而拥有黑色皮肤的皮科拉在小说的叙事当中,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样的一种歧视。但是这样的一种歧视本来不至于酿成皮科拉走向人生的悲惨结局,而是因为皮科拉长期都是浸润在这样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当中,并且皮科拉已经完全认同这样的一种白种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这样才是悲剧的源泉。因此,正如作者莫里森曾经说过,“真正的罪恶并不是因为一个黑人小女孩具备黑色的皮肤,而是一个黑人小女孩做梦都盼望着自己拥有白人女孩的蓝色眼睛,这实际上是最为可怕和罪恶的”。从这样的一段讲述当中可以看出,莫里森认为《最蓝的眼睛》这一部小说当中,皮科拉已经在彻底地否定自我了,本来就具备黑种人的肤色和面容特征,就不应该刻意追求白种人的面容特征,这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社会价值观。而相对于皮科拉的父母,这个导致了皮科拉产生畸形愿望的社会则更加罪恶。
(二)对父母教育的解构叙事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皮科拉放弃了自己黑种人的身份,而非常自觉地服从在白种人的社会价值观念之中,除了社会上造成的因素,从叙事角度上分析,《最蓝的眼睛》当中皮科拉的父母有着非常重要的根源性影响。在小说的叙事之中,皮科拉的母亲波林,在白种人的家庭当中承担这女佣人的工作,但是波林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别人家庭当中的佣人是低人一等的社会待遇,波林竟然认为自己给白种人家庭当中做佣人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她甚至会引以为傲,认为自己能够为白种人做事,那么也比其他的黑种人更高一等。这无疑从叙事的角度上看,是对于黑种人的社会尊严和自我认知的一次非常震惊的结构。小说当中,皮科拉的母亲波林对于自己的家庭的方方面面都往往不管不顾,完全没有理睬自己的家庭当中丈夫以及女儿的关爱需求,将自己全部的母爱都投入到自己白人雇主的家庭当中。波林在这样的一种畸形的价值观影响下,对于雇主的女儿非常的关心,但是对皮科拉却是呵斥和辱骂,完全辩若两人。可以看得出,波林的这种畸形的价值观,也是让皮科拉产生对蓝色眼睛的错位憧憬的重要负面影响。
当然从波林在小说当中自我叙述当中,也可以看到波林自身实际上是受到白种人社会畸形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其人格在这种白种人的主流价值观当中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异化,最终成为了白种人社会价值观的附庸。不过这样的一种畸形和扭曲,实际上也影响了皮科拉,让皮科拉产生了对于蓝色眼睛的错位追求。正是因为皮科拉的母亲波林具备这样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才导致了皮科拉对于白种人的各种审美有自己的追求,夹在种族主义价值观当中的皮科拉,面对着社会上的种种畸形的歧视,加上自己母亲的畸形价值观,催生了皮科拉的畸形追求。
而皮科拉的父亲更为罪恶,皮科拉的父亲查理竟然对自己的女儿做出了禽兽行径,让自己的女儿皮科拉怀上了自己的孩子。查理的个人经历更为悲惨,因为他没有亲人的关爱,甚至也常常被白种人侮辱。白种人的种族优越感,让查理失去了找到谋生职业的机会,也让他的妻子波林也在价值观念上产生了严重的畸形。因此,查理的内心世界当中充满了孤独的挫败感,同时也整日游手好闲,没有任何的人生追求。查理看到自己的女儿皮科拉如此孤苦伶仃,但是却没有办法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演变成为了对自己的女儿的爱欲和侵犯。
因此,《最蓝的眼睛》运用了解构的叙事方式,对于各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的滋生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特别是社会和父母的因素,共同造成了皮科拉的人生悲剧。在白种人的种族优越之下,皮科拉不断地自我否定,并且厌恶自己的肤色,希望摆脱自己黑种人的身份,这实际上也是白种人文化垄断的牺牲品。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