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报道中性别歧视的表现
具体来说,广播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
(一)在呈现的频率上,男性远远高于女性
在广播新闻报道中,男性出现的比例高于女性,尤其是在主流新闻报道中,妇女及妇女问题在新闻中被报道的次数非常少。
2005年全球媒介监测项目报告显示:在新闻里,只有21%的被采访人物或者与新闻相关的人物是女性,也就是说新闻中每出现一名女性,相应出现5名男性。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广播新闻报道对女性没有充分展现,对女性的身份、职业、生活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尽管在中国,女性的数量占人口的一半,而且她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她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如此的丰富多样。但是广播呈现给我们的是,如一位法国女作家曾经说过的:“如果有一个火星人来到地球,想通过研究广播来了解这个世界,那么,它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男性占整个人口的80%以上。”因此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女性被广泛的忽视,广播没有表现出女性在现实中的真实生活图景,“所反映的是主宰这个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念和权力分配的‘折射’、‘变形’后的结论。”
(二)在题材选择上,女性报道范围窄,且多以边缘角色出现
在广播的新闻报道中,男性的题材广泛,而女性的报道范围则狭窄得多。女性在新闻中出现,一般是作为“软新闻”的主角,大都是与家庭生活、名人风流韵事、儿童养育、对妇女的暴力侵害等内容有关,而与国家发展、政府决策等被主流认可的有价值的事件无关或关系不大。女性大多是生活、娱乐或家庭角色,男性大都是社会角色。男性涉及新闻界的各个方面,从政界到商界、从经济、科技领域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凡是有“人物”出现的新闻,几乎都可以看到男性的身影。更多的时候,新闻中出现女性,身份常常是“刑事案件和灾难性的受害者、某位重要男性的亲属、扫黄打非和家庭暴力的对象、娱乐界或体育界的明星”。而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多姿多彩的、活泼向上的女性却很少出现。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新闻标题:《17岁少女称被退休教师强暴后怀孕》《女子捡到手机向失主索要百元感谢费》《年轻女医生因不堪压力注射毒药自杀身亡》《高三女生疑因谈恋爱遭批评跳水身亡》《实习女护士绑架医院院长将其捂死》。从这些标题我们看到的女性是和受害、害人、思想狭隘、不能承受压力这些负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女性的形象是丑陋的,而现实生活中那些正面的、健康的女性形象却很少在广播新闻中出现。广播将女性的形象定位为边缘角色,体现出男性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
(三)在报道角度上,强调女性的外在价值而忽视其内在价值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自古以来,就有数多文人墨客以他们传神的笔来刻画、歌颂、赞美女性的美丽,爱美乃人类的天性,美丽的事物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但是广播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广播的运作进入的商业化时期,广播媒体为了追逐利润,刻意突出女性的性别特征,拿女性作为“卖”点。近年来广播中频频出现的“人体彩绘秀”、“人体写作”、“人造美女”、“女体盛”等新闻报道便是很好的证明。在这些报道中,女性被设置成为观赏对象,女性与读者的关系是被看与看的关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