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阐释
一、引言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其小说作品和绘画作品中包含大量的直接性描写,这也让他成为20世纪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儿子与情人》出版于1913,是劳伦斯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小说,该小说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作品。整个故事均是基于劳伦斯的真实生活,小说中的角色亦可在劳伦斯的人生中找到相应的原型人物,小说中的人物保罗的原型是劳伦斯本人,小说中保罗的父母关系和日常生活则是劳伦斯自己父母生活的真实写照。许多评论家争论小说《儿子与情人》是属于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作品,在作品中,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些现实主义痕迹,但是读者还能发现很多现代主义特征,例如心理分析、俄狄浦斯情结、异化、象征手法等。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技巧均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征。多数评论家认为《儿子与情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记录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该部小说是劳伦斯最为成熟的作品[1]。
二、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最初由弗洛伊德提出,他在《梦的解析》一书中阐释了这一概念,“Oedipus”这一名字来源于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恋母情结”指的是儿子想要获得母亲的爱,以及排斥父亲的无意识欲望,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故事是人类的普遍经验[2]。劳伦斯从未读弗洛伊德的任何书籍,在他创作《儿子与情人》小说之际,他根本不了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该小说完全是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但事实上,这本小说具有“恋母情结”的特质。陈嘉指出,小说中的四个人物之间的故事是以传统的方式呈现的,但是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保罗与其母亲以及两个情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四个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反应[3]。该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是该小说与其他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之根本。
劳伦斯出生于1885年9月,父亲是一名举止粗鲁、语言粗俗的矿工,母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清教徒。劳伦斯从小就生活在充满争吵的家庭中,并且渐渐地憎恨自己的父亲,小说《儿子与情人》即是劳伦斯真实的家庭生活再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英国工业迅速发展和经济腾飞的时代,整个英国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劳伦斯的家乡诺丁汉郡的伊斯特伍德小镇也不例外。由于村里发现了煤资源,原本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繁荣和热闹的城镇,这一突然的变化对劳伦斯的童年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劳伦斯生活在对比鲜明的环境当中,一面是散落在各处的黑色煤矿,而另一面则是森林和山峦的自然之美,生活中的强烈反差则体现在其小说《儿子与情人》当中。
小说共十五章,分为两部分,前六章为第一部分,后九章为小说的第二部分。整部小说叙述了保罗的成长过程,并生动对描绘了保罗的家庭生活。保罗一家居住在贝斯特伍德小镇上的一个矿区家属居住区,父亲瓦尔特·莫瑞尔是一个祖鲁的矿工,母亲格特鲁德·莫瑞尔来自一个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但她受过良好的教育。莫瑞尔夫妻之间性格、兴趣、知识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和分歧让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莫瑞尔太太把她所有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在自己的两个孩子威廉和保罗身上,而正是母亲对孩子过度的爱恋导致了威廉的去世,也让保罗无法与女友正常交往。
莫瑞尔太太鼓励儿子们离开矿区,到大城市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和生活。莫瑞尔太太把对丈夫的爱慕和关心转移到儿子自威廉和保罗身上,她对儿子的爱远远超出了母爱,这造成了母子之间非正常的关系。在威廉和保罗的成长过程中,正是这种异常的母子关系,对两人的行为和性格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威廉长大后,事业上取得成功并跻身于中产阶级,时常出入上层社会的绅士圈子,这让莫瑞尔太太感到十分自豪。但是,威廉由于过于辛苦的工作,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威廉只身一人在伦敦,非常努力工作攒钱结婚,过于劳累让他患上了肺炎。此外,威廉在处理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方面精疲力竭。这些都是造成威廉早逝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去世应归咎于其母亲。威廉去世后,莫瑞尔太太一度失去生活的所有信念,当时保罗也得了严重的肺炎。为了避免失去第二个心爱的儿子,莫瑞尔太太意识到应该更加关心和爱护保罗。母亲把自己的爱全部投入在保罗身上,渐渐地,保罗对母亲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和依赖,母子之间的感情也超越了普通的母子关系。
小说的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保罗的生活,该部分充满了保罗和三位女性的冲突纷争,她们分别是莫瑞尔太太、米利安以及克拉拉。保罗年少时,胆怯并羞涩,常常去威利农场教米利安数学和法语。米利安也是一个容易害羞、自我意识强的女孩,陌生人在场都会让她感到局促不安,此外,她还是一位严格约束自我的清教徒。她渴望纯粹的精神恋爱,把性视为一种为了保罗而做出的牺牲行为。因此,保罗对她既充满了爱慕和依恋,又充满怨恨。两人之间的爱情就是一场安静的战争。后来,保罗遇见克拉拉,一位在欲望、身体、和性方面充分满足保罗的女性。克拉拉却希望在身体和灵魂上都能占有保罗,但是保罗根本不爱克拉拉,只希望在克拉拉身上得以肉体的满足,于是保罗周旋于米利安和克拉拉之间。然而,保罗生活中最重要的女人则是他的母亲,他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表明只要母亲活着,就不愿结婚。他们像一对恋人一样到诺丁汉旅行,去威利农场;他们一起探讨生活、人生、宗教话题;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秘密。后来,母亲患上癌症,终日生活在病痛当中,保罗把过量的吗啡加入母亲的食物中,让母亲更为轻松的离去。母亲去世后,保罗感到无助绝望,甚至想到自杀来结束毫无意义的生活。在小说的结尾,保罗仍然没有办法走出失去母亲的阴影,他拒绝与米利安结婚,“她[母亲]是唯一支撑他生活的人,现在,她走了” [4] 416。
保罗是一个具有“恋母情结”的男人,他不仅渴望母亲的爱,还排斥自己的父亲。莫瑞尔太太自儿子保罗出生以后,便把她所有的爱和关心倾注在儿子身上,这也使得儿子成人之后,仍然离不开自己的母亲。保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成,他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尤其是母亲的感受,“他的灵魂总是和母亲紧密相连” [4]58。此外,保罗憎恨自己的父亲,他常祷告,“主啊,让我爸爸去死吧” [4] 61。他嫌恶自己的父亲,不仅因为他是个卑微的小矿工,而且父亲总喝醉酒、脾气坏。当父亲遇到意外住院期间,保罗认为自己是支撑整个家庭的唯一男人,“我现在终于成为这座房子的男主人了” [4]94。他想取代自己的父亲,在家庭中扮演丈夫的角色,成为一家之主。母亲带着儿子保罗第一次到诺丁汉求职时,他们俩像一对恋人一样走在街上。此外,莫瑞尔太太阻碍了儿子与米利安之间的恋爱关系,莫瑞尔太太因为害怕米利安抢走自己的儿子,而讨厌米利安。保罗与米利安在一起的时候,爱着自己的女友,但是一回到家,看见自己的母亲,就完全忘记米利安了。保罗还告诉母亲,自己并不爱米利安,就是跟她聊聊天而已。而莫瑞尔太太不止一次地告诉保罗自己从来没有丈夫,保罗的回应则是“抚摸着母亲的头发、嘴唇、喉咙,然后痛苦地把头埋在母亲的胸前,最后母亲和儿子热切地拥吻” [4]260 。保罗和母亲的语言和行为均超越普通的母子关系,此外,保罗成人后,仍然喜爱和母亲一起睡觉,只有躺在母亲身边,他才能感受到身心的温暖和灵魂的安宁,抚摸着对方才能编织美梦,让身心都能进入梦乡。
三、结束语
保罗与传统小说中慷慨、诚实、勇敢的典型英雄人物迥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罗可以被视为“反英雄”。他不仅是英国下层工人中的一员,而且性格病态。保罗在从童年时期开始,就十分依恋自己的母亲,因此成年后母亲仍然是他内心中最重要女人,在与别的女性交往的过程中,身体和灵魂就会分裂,身体和女友一起,而灵魂则是在母亲身上,保罗身体和灵魂的分裂状态小说中刻画的入木三分。劳伦斯曾指保罗的悲剧是成千上万的英国普通年轻人的悲剧,是普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困惑和迷惘,甚至是孤立之感。小说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相较于情节和故事的叙述,作者劳伦斯更注重人物的内心刻画,尤其注重描写保罗的情绪变动。现代主义作品侧重探索人类的心理意识,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折射整个社会的状态。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和发展,英格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因此,部分英国人感到沮丧、失落或是孤立,而劳伦斯恰好在其小说中侧重描绘工业迅速发展大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变化。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