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女性视域下的《愤怒的葡萄》
女权主义又称女性运动、女权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主要表现是女性要求自身的解放,反对来自社会、家庭的压迫。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文学是现实的反应,斯坦贝克写于1939年的《愤怒的葡萄》,讲的是美国大萧条时期,中西部破产农民逃荒的故事。正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反应。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的股市突然暴跌,在极短的时间内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预示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人们的吃、穿、住、行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失业人数增多,穷人数量增加,社会治安日益恶化。这在美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几乎每个人都被打垮了。作为家庭重要经济支柱的男人面临的巨大的压力,他们具有的支配性地位在逐渐的减弱。他们凭借着自身的决心和意志,用尽各种方法,处理各种难题,可是最后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的。在经济危机面前,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再次撑起一个家,自尊、自信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打压下,男人放弃了、茫然了、不知所措了。原来处于依附地位的女人,以为没有丈夫生活简直一片黑暗的她们,此时面对着丈夫被打垮的境况,也不再做那个依附品了。她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站起来与生活抗争。于是,在小说中就有了乔德妈、罗莎夏、第四清洁所妇女委员会这些伟大的女性。但是她们并是为了挑战男性的权威,而是为了鼓励自己的男人,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在美国南部平原地区,由于一战后过度的垦殖与开发,在加上当时干旱的气候环境,使得本身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沙漠化日趋严重,农民生活举步维艰。作者曾经跟随逃荒的农民流徙到加利福尼亚,他被当时的景象所震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就了名著《愤怒的葡萄》。
一、《愤怒的葡萄》内容赏析
《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共三十章,主要讲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以下层民众乔德为代表举家迁徙的故事,在迁徙过程中他们饱受磨难,最终虽然达到了梦想中的“天堂”,但是,“天堂”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在加利福尼亚,他们简直生活在“地狱”,遭受着非人般的待遇。该书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境,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同情,在书中,作者还细致的刻画了独特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乔德的母亲,乔德的妹妹罗莎夏, 还有第四清洁妇女会的成员,。
在《愤怒的葡萄》中,女性与自然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以男人为主导的社会,女人失去了自己的权利,而缺乏维护权利的意识,好像生来就是男人的附属品。一直处于缄默状态的她们,在面对着人祸,面对这天灾时,却成了男人的精神食粮,给与男人最大的安慰与鼓励。在小说中作者描述的非常的巧妙,当时正处于妇女思想解放的初期,作者在描写小说主要人物形象之一的乔德妈时,全文始终没有提到乔德妈的姓名。名字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作者这种细节描写,提醒我们——女性在当时并没有独立的人格。以乔德妈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妇女,处于父权社会的压迫下,受到男性的剥削。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操劳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养家糊口。一方面还要负责传宗接代。可以说,处在父权社会体系下的女性,深受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压迫。乔德妈就是一个一生中默默奉献的女性,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庭、丈夫,而这一切在当时看起来又是那么的天经地义。乔德的母亲只是众多农村女性的缩影。小说为了更好地衬托出女性的形象,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小说开篇通过描写荒凉的生态环境,隐喻了男性对女性进行的掠夺。
同样,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分析,女性自身在受到压迫的同时,自身也蕴含着反抗的因素,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物极必反的道理在这里也可以得到应用。
在文中作者是这样就行描述的。乔德一家穿越荒漠,其实穿越沙漠其实就在隐喻着女性正在逐渐的摆脱原来的不利地位。在计划逃荒之前,母亲处于被奴役的状态,一切都听从于丈夫与儿子。母亲这个角色是在第八章汤姆被释放后才出现的,在他们决定前往加利福尼亚的之前,母亲把有关汤姆案例的简报和把珍藏了很久的信件全部烧掉了,意味着与过去不堪的生活告别,与自己曾经受压迫的生活告别。在穿越沙漠的进程中,母亲表现出了独特的领导能力,以她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经验成功的帮助一家人度过重重难关,使得全家人对他刮目相看,并且渐渐的取代了父亲一家之主的地位。
二、女性独立意识的逐渐苏醒
母亲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地进行着抗争,逐渐的成为一家之主。她不仅仅在照顾自家人,她还不断地去救济贫苦的人,并且她自身的这种人格的魅力对她的女儿罗莎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小说的结尾,母亲看到一个饿的奄奄一息的人,苦于当时食物的缺乏,母亲就要求女人给他喂奶。其实,作者在此想要表达的是,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没有人能够离开社会单独的生存,尤其是在沙漠地带,更加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母亲这种大爱的精神在无形中与受压迫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她的行为在倡导者大家要团结起来,反抗剥削、反抗凶残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相对于资产阶级来说,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而生存在无产阶级状态下妇女更是弱势中的弱势,受到双重压迫。母亲以其自身的能力向大家展示了,在危机困难的时刻,男人离开女人是不可以,男人与女人是与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的地位,双方谁都离不开谁。母亲的行为不仅打破了男女对立的二元模式,并且还向当权的资本主义提出了挑战,这是女性不断在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中,还向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提出了挑战。
加利福尼亚在乔德一家的眼中是一个拥有蜂蜜与牛奶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幸福的生活。可以说,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会现状就是,通货膨胀导致大量的产品贬值,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以及资本家的严重剥削,人们根本难以维持生计。虽然加州的物质现状真的令人特别失望,但相信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好就有坏。细想,在家人西行的过程中,是母亲不断地摆脱男性权力桎梏的过程,并且凭借着作为女人的敏感与细致,率领全家人平安的到达加利福尼亚,在西行中,以自己的善良,还尽力的去救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在加利福尼亚,母亲凭借着自身的乐观精神,不断地鼓舞着乔德一家向着理想进发,在母亲的影响下,汤姆成为领导工人反抗压迫的领袖,而且一向冠以自私之名的罗夏莎也在发生着转变,曾经一度活在丈夫的阴影下,被恐惧与忧郁笼罩,后来在母亲的感召下,自我苏醒,走出了狭隘的自我。可以说,这是一种精神的延续,虽然一家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中,但是精神生活却是丰富的。
在这里还不得不提到第四清洁所妇女委员会,她们对政治权利的追求。就像乔德妈妈家庭地位的确立,以及罗莎夏对妇女社会地位的确立一样,还有一些妇女在追求着自身的政治权利。第四清洁所妇女委员会是在迁徙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团体,里面有男人也有女人,这些男性实在女性成员的协助下,使得整个团体的运营有条不紊。团队里的女性不仅慈爱善良、乐于助人,她们还拥有着女性独有的细致、强烈的责任心,这些女性以她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宣告了行政管理与政治运作不仅是男人的专利,女性也是可以的。
三、总结
《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一方面展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贫苦劳动人民与命运不断抗争的故事;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女性在当时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小说中,人道主义精神在母亲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家人仍然生活贫困线以下,但是对于该帮助的人,仍然会无私的伸出援助之手。受到母亲影响的罗莎夏,也改变了自私的习惯,母女二人都融入到了社会的大我中去。在文章中,母亲一家之主地位的不断确立,罗莎夏独立意识的觉醒,第四清洁所妇女委员会对政治权利的追逐,这些都是女权思想所迸发的火花。在作者的笔下,赞扬了女性不可或缺的社会地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