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小说的成长主题
毕飞宇擅长从生活中的细小切口入手,透彻而全面地揭示人们生活中的喜与悲,阴暗与光明。在毕飞宇的作品中,并没有单独的“成长小说”(Growing-up novel),但是成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只要对毕飞宇的小说进行梳理,便不难发现不少主人公的形象并不是静态的,即使是一些出场时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的人物,他们的性格、思想都会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动态地改变,或在某次切肤之痛中彻底扭曲了性格(如《青衣》中的筱艳秋,《推拿》里的小马等),或是在某种环境或氛围的耳濡目染中渐渐进入了复杂肮脏的成人世界(如《玉秧》中的玉秧,《上海往事》中的“我”等等)。毕飞宇小说往往是悲剧性的,主人公们往往都为成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一、成长的困境
在毕飞宇的作品中,通常主人公都要经历很多磨难。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势必是不能一帆风顺的,他们必须在步履维艰的跋涉中完成对自己人生角色的定位与体认,对自己性格的塑造。
一部分人物的困境来自于自身的性格。在《青衣》中,筱艳秋爱戏如命,认为自己就是嫦娥,而对前辈李雪芬萌生了鄙视而厌恶的态度,她一次又一次地独占戏台,当李雪芬强烈要求登台之后,在嫉恨之下将手中滚烫的开水泼到了李雪芬的脸上,直接导致了自己这个唱青衣的天才整整二十年不得登台。筱艳秋的悲剧很难说是政治上的迫害或经济上的困顿造成的,而应该归咎于她年轻时的狭隘与鲁莽。
还有一部分人的困境来自于外界环境。在《上海往事》中,“我”原本是一个简单的乡下青年,由于交际花、歌女小金宝需要一个“小太监”,“我”便来到了繁华的大上海伺候她。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滩,“我”目睹了人们的种种明争暗斗,阴险狡诈的黑社会头面人物唐老爷甚至利用“我”来监视小金宝。给予“我”温情的人都一个个死去。那个单纯的“我”也终将死去,最终必然成为唐老爷这些大人物们的牺牲品。
二、成长的迷失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人有可能会经历种种或来自社会,或来自家庭的变故与考验,它们既有可能成为帮助主人公成长的契机,也有可能使心智还未发展完全的主人公迷失。
在《玉米》中,主人公玉米作为家里的长女,在一出场时便似乎是一个早熟而稳重的孩子,她能主动地帮助母亲分忧,连当支书的父亲都怕她三分。在玉米的眼中,自己的六个妹妹完全是没心没肺的小丫头。但实际上,从玉米的某些举动中不乏猜测到她的老成持重的外表下依然有着一颗孩子气的心。父亲王连方借助职务的便利,与全村大部分女性都发生过不正当的关系,而母亲施桂芳对此竟毫不介意,只是一心要为王连方生一个男孩,因此不得不生了八个孩子,完全沦为了生育的工具。在生出小八子之后,人老珠黄的施桂芳彻底失去了对王连方的吸引力,父亲看母亲的眼神令玉米心寒。小弟弟的诞生是整个王家的骄傲,玉米总是抱着小弟弟到村里一家一家地站着,凡是玉米站的地方,那家的女人必定与王连方有过性关系,玉米的行为无疑是一种无声的宣战与警示,给那些女人带来了尴尬。而当富广家的将小八子的手放在嘴边逗弄他时,玉米将小八子的手指吮干净,然后往富广家的方向唾吐,说道“脏不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玉米似乎大获全胜。在玉米的价值判断里,这些与父亲发生过关系的女人无疑全是“脏”的。但是她却不可能想得到,不仅自己的母亲是受害者,这些女人绝大多数也是受害者,她们往往都是在威胁之下不得不屈服于王连方的,王连方之所以能在村中横行霸道,则完全是因为他手中的乡村权力。而小八子被玉米当成母亲的荣耀或战功拿出去与这些女人“战斗”,正是因为她不明白,小八子被施桂芳视作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恰恰就是因为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就这一观念而言,作为长女的玉米,则便是“任务失败”的象征,恰恰是最大,承受苦难最多的受害者,玉米却对此完全没有意识。玉米单纯看到了权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家里为她介绍了飞行员彭国梁时,玉米感到飞行员的光环掩盖了彭国梁的许多不足,而与飞行员婚事告吹以后,玉米不惜嫁给比自己年纪大二十多岁,完全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革委会主任郭家兴。玉米的理由是不希望自己的家过得比别人家差,而维持这点体面和尊严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附权力,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的青春肉体。从这一点上来说,玉米无意识中也已经成为了自己曾经羞辱的“脏”女人。
如果说玉米在成长中的迷失体现了女性的弱点,那么在毕飞宇的长篇处女作《那个夏季,那个秋天》中的耿东亮则上演了一出男孩成长的悲剧。在大学学习美声的耿东亮是返城女知青与情人的私生子,母亲从小给予了他近乎变态的溺爱,在入学后耿东亮又因为才华被老师如获珍宝地栽培。但无论是母亲抑或老师,都关心他的身体而忽视了他的精神世界。耿东亮一方面急于逃脱这种束缚,另一方面在难以抵挡外界纷繁的诱惑。一次错误的判断后,耿东亮从音乐学院退学,但发现赚钱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走,可是已经无法回头。在他身边的女老板,顶头上司乃至同事,无不在他身边告诉他金钱的重要性,无路可去的耿东亮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放弃美声改唱通俗,与女歌手假扮情侣,甚至名字也被包装成了“红豆”……耿东亮就在一点点的改头换面中,彻底失去了真我,与他的母亲一样,成为人潮中一具心不甘情不愿的行尸走肉。玉米迷失在权力中,而耿东亮则迷失在金钱的诱惑上。
三、成长的救赎与突围
尽管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许多艰难,困苦和诱惑,但是不少人依然在窘境中艰难前行,寻求救赎与突围,尽管这种突围的结果很可能是以悲剧收场,但是这一过程本身则是悲壮的,甚至是让人感受到人性光芒绽放的。
在《推拿》中,沙复明与王大夫都是先天失明的盲人,两人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又都具有高度的敏感和自尊心,不肯自暴自弃,为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两人做出了不同的努力。早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王大夫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健身上,由于天生有着高大的身材和宽厚的手掌,加上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锻炼,王大夫的胳膊几乎与女同学的大腿一样粗,很快在推拿这门技艺上崭露头角,成为沙复明都一心招揽的人才。凭借着自己的好手艺,王大夫在深圳不仅赚到了钱,甚至萌生了自己开店做老板的念头。在王大夫努力健身的同时,心思活络的沙复明则将时间用来阅读,由于对盲人来说没有黑夜与白天的区别,沙复明在读书期间完成了惊人的阅读量。他坚信读书能让他真正看清这个世界。与王大夫锻炼体格,锤炼基本功不同,沙复明学习的是日语与英语,他坚信这样的本事能够为他招徕到更多的客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因此沙复明也比王大夫先一步实现了开店的理想。如果说王大夫的理想是“自食其力”,而沙复明则是抗拒“自食其力”这荒谬而自以为是的四个字的,对他来说,赚钱并不是为了自己养活自己,而是为了实现“原始积累”。只要完成了“原始积累”,他就可以和健全人一样步入主流社会,而且找一个明眼人来做自己的妻子。在有自己的推拿店之后,沙复明也事事按照主流社会的规矩行事,如在空闲时间组织员工开会,业务学习等等,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向光明世界融合的渴望。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武装自己的肉体或头脑,他们的兢兢业业,吃苦耐劳都没能帮助他们成功地从天生的残障中突围。在实现“原始积累”的过程中,沙复明牺牲了自己的脊椎和胃。他一开始采取了忍的对策,终于在小说的最后,他因大吐血而被送往医院,生命垂危。来自社会的压力摧毁了他的健康。同时失去自己健康的还有王大夫的女朋友小孔,她的手指已经在长期工作中变形,为了减少爱人的辛劳,王大夫将积蓄投入股市中结果血本无归,而家中又遇上了债主的逼债,身为长子的王大夫在两难之中用刀砍向了自己的胸膛,用热血吓走了要债人。业务素养即使再精湛,也不足以应付王大夫生存中的种种威胁。小说以王大夫和小孔的爱情开始,在小说的结尾,他们也没能结婚,在股市的“发疯”之后,房地产市场也“发疯”了,辛苦赚来的钱不值钱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突围,却又一再地被命运抛到黑暗的谷底。
综上所述,应该说毕飞宇的小说既揭示了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的主人公在成长中面对的困境与岔路,也肯定了人们在走向成熟时自我拯救,自我奋斗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质疑了社会中的种种压缩人们成长空间,抑制人类自由发展的病态现象。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