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推广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可行性
将新媒体应用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是可行的,且重要的。本文将从新媒体的不同角色分析其可行性,从教育传播活动的传播模式角度分析其重要性。
(一)从新媒体的不同角色看其可行性
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新媒体拥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具有主动性的传播主体,一种是作为配合性的传播工具,不论哪种角色都支持新媒体在推广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可行性。
1.新媒体作为传播主体
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新媒体如数字电视的科教文化类频道及节目、微信的科普类公众账号、文化类APP等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新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新媒体更加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习惯,能够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新媒体满足新时期分众化、异质化传播需要。传统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较难避免同质化的现象,但社会成员的分众化是不可改变的趋势,而新媒体的异质化传播能够弥补传统媒体在分众传播、个性化传播、“去中心”和非线性传播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异质化的传播能提高社会教育信息的传播精准度,减少传受双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新媒体满足受众碎片化的信息接受习惯。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传播和接受的随时性、及时性,信息传播的推送方式和新媒体使用的便携性使其比传统媒体更加符合受教育者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跳跃性等新特点。另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也为传播主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更加确保了信息传播的快速、高效。
新媒体满足受众对交互性、社交性的需要。在教育传播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社会教育传播环境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互动渠道少、及时性差,对社会教育的影响速率慢、效果小,不能真正起到促进作用。新媒体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接受反馈信息、及时互动,且新媒体对受众和反馈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此外,新媒体的网络化和聚类作用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社交性,即受教育者可以从教育信息内容跳转至社交软件,或分享到个人空间,或转发给好友,不仅能适应新时期受教育者的社交习惯,还能进行再次传播。
新媒体的多媒体特征满足受众对传播形式的需求。传媒活动已经从读图时代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受教育者对多媒体的信息形式的喜爱是传统社会教育媒体难以满足的。新媒体不仅能够传播无限数量的信息,也能同时提供多种信息形式,这不仅能将社会教育信息实现更简明生动的传播,也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强化社会教育的传播效果。
2.新媒体作为传播工具
作为传播工具的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扮演的是配合性的角色,即新媒体单纯地作为教育媒体被教育者所使用。新媒体可以作为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的教育媒介是源于新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首先新媒体能够提供较传统媒体更丰富的教育信息,该“丰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同时表现在形式上。其次,新媒体作为传播工具可以加快社会教育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强传播的灵活性。再者,新媒体拥有较传统媒体更强的交互性,可以满足社会教育需要的互动性和社会成员普遍青睐的社交性。此外,新媒体更能满足社会教育的个性化需要,不仅给教育者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也使受教育者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索性学习的需要得到满足。
新媒体还可以作为传统的社会教育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的辅助教育工具,拓宽传统社会教育机构的信息传播途径,增加受教育者与传统社会教育机构的接触机会,提高接触黏性,使传统社会教育机构在信息时代继续发挥作用和优势。
3.规避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为受众带来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会给受众带来过量的、重复的、无用的信息,会在不知不觉间浪费掉受众的时间和精力,给受众带来一定程度的信息负担。因此,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影响社会教育传播活动的质量,甚至出现新媒体的教育效果不及传统教育媒体的教育效果情况。因此,在使用新媒体进行社会教育时,要规避其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两个角度进行规避。
首先,传播主体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要能够正确认识各种新媒体,包括不同新媒体在传播不同教育信息时的优劣势、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使用与管理、如何指导受教育者辨别信息优劣、避免对新媒体产生过度依赖等。此外,传播主体应牢记教育媒体的职责和目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避免信息数量过多、内容同质化、质量低下等情况。
其次,受教育者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传播技术,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日益重要。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主要包括熟练使用相关信息化产品,掌握信息搜索技巧,准确、快速地搜索所需信息,具有对教育媒体和信息的辨别能力等。
新媒体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优秀产物已经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将会在多方面产生革命性的作用,合理开发并利用新媒体是符合技术发展的、顺应社会进步的。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合理使用新媒体,必将会对提升传播效果产生良好的助力作用。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使用新媒体的同时要认识到新媒体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并对其进行规避。新媒体的使用是造成社会成员间知识水平差距加大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促进社会教育发展、缩小社会成员间知识水平差距的手段之一,使用新媒体必将会为社会教育传播活动的开展带来新契机。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