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它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适切的精神滋养。
美国学者格里德认为,文艺复兴运动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能够加以利用的灵感。本文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在文学方面,文艺复兴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更加突出,这不仅仅表现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文学家和史学家,新文化运动最初是在文艺领域开展,更表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先进思想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向封建主义宣战的重要武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被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所接受,成为了中国五四时期文学艺术精神营养的主要来源。
2.欧洲文艺复兴的反封建反教会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文学,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走上了反封建的道路。
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统治,这一时期的文学也以此为目标,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丑恶,向宗教神学的压迫和反人性观念举起反抗的大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反抗传统的精神也影响了五四新文学。自此,新文学能够运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一切,重新评定封建传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发现了中国封建统治的虚伪和血腥,发现了传统文明对人性的禁锢、对权利的剥夺、对尊严的扼杀。而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以孔教伦理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于是,陈独秀、鲁迅、郭沫若等人开始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力求推翻腐朽、僵化的传统文明,呼吁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属于新文学的响亮主题。
3.欧洲文艺复兴对现实人生的回归、对人性的肯定影响了五四新文学。
出于反教会的政治目的,欧洲文艺复兴反对来世主义和虚无主义,开始打破荒诞虚无的天国梦幻,转向生动真实的现世社会。它倡导人文主义的价值力量,着重表达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真实欲望,表现出鲜明的世俗倾向。这一特征对五四新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白话文学的实践中。胡适是白话文的主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各国文学之后,得出文艺复兴文学始于文学语言的结论。并且指出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白话俗语取代了拉丁语,成为文学的语言载体。例如但丁就是用意大利“土语”而不是用拉丁语创作的《神曲》,乔廋也运用“民族土语”进行创作而开创了英国文学的新纪元等等。在中国,胡适开始用白话文进行写作,鲁迅的《狂人日记》更是白话文小说的代表作品。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