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首先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对课文主旨、训练要点及结构安排进行整体把握。例如,对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草原》一课,它是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歌颂的是蒙古族与汉族两族的团结友好之情。学生在绘制该片课文预习思维导图之前,需要对课文进行熟读,在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都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草原的美,请用一个词汇来概括这种美”,继而学生能够容易的画出一个充分体现草原景美、人美的阅读思维导图,如以蓝天、青草、羊群、河流等景物和迎客、热情款待等场景来展示草原的美。通过这一阅读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草原的美,感受到了汉、蒙两族的深厚情谊,同时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与发挥。此外,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阅读效率也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在语文课文预习中的应用
以广州市某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为实验对象,从2013年4月开始对该班级语文教学课文预习环节采用思维导图。在开展实验以前,实验人员通过对该班语文任课教师采访了解到,语文课文预习基本上一直是按照抄写生词、阅读两遍课文的方式进行。在该预习模式下根据语文课文预习实际效果来看,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且往往认知不全面,无法独立从课文中获取文章中心思想与主旨,也无法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经过几个月的思维导图运用以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小学生在课文预习中能够独立从课文写作背景、关键字词、段意、主要内容等方面对课文进行剖析与学习,并能够从预习当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自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思维导图在该学校三年二班的运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熟练阶段和个性化阶段。初始阶段,由于小学生从未接触过思维导图,对其完全不了解,所以学生们无法找到思维切入点,课文预习不完整,更无法进行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延伸,所做的预习思维导图结构不完整、内容体现不充分、缺乏层次性与扩展性;熟练阶段,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建议学生尝试从写作背景、关键字词、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方面来预习课文,并向学生提供优秀思维导图范例以供参考和借鉴,慢慢的学生逐渐养成了用思维导图预习语文课文的习惯,并且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变得越来越熟练灵活;个性化阶段,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思维导图预习活动,学生已能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技巧,并能够利用其开展个性化学习,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对语文课文进行预习时,思维不局限于教师提供的范例,也不局限于以往自己的预习方式,而是根据新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以一个开阔的思路进行作图。
该班级语文课文预习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得学生的自主构建知识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与加强,这充分说明了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