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理念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是现代新闻业的核心伦理思想之一。其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个性。在中国社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让普通人分享改革成果,享有适当的社会保障是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在报道医疗保健改革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必须借助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才能有效地推动公众讨论,发挥社会舆论的巨大作用,促进改革的公正和效率。从这个目的出发,从学理层面上理解市场经济理念,理解政府干预的界限、方式和原则是媒体应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医疗保障体系是基本社会福利,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同时需要商业医疗保障体系和市场调节。在黄牛专家号的报道中,简单地放开挂号费行政定价而由医院和医生自行定价并不能有效率地解决问题。通过市场价格调节需求的市场规律并不适用于医疗保健市场。医患供求不能够完全通过市场价格来调节,即使是名专家号,也不能完全放开。看病的需求不能解释为市场需求。因为有病不能不治,任何人也不能预测自己得什么病,是否需要一线城市、著名专家、优质医疗资源。在医疗保健改革问题中,经济学其实不能提供简洁有效的方案。医疗保健行业改革效果很难通过效益——成本核算来完成。而有限的医疗资源涉及的是人的生死存亡。
即使在经济学内部,必须区分经济事实和是否公平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分别指向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在关注重点上是不同的:实证经济学是只要通过分析和经验就可以回答的问题;但规范经济学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需要通过政治辩论和决策来解决。在医疗改革问题上,实证经济学的问题可以是:医生应该拥有体面的收入;但按照规范经济学,我们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穷人是否应该得到更好的低价医疗服务?一位患者是否应该因为重大疾病而倾家荡产?
在讨论数理经济学的失败时,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经承认“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可谓是无所不知,但就是对常识一无所知”(Samuelson 1960:1652)。简单挪用理论话语的经济学是没有思想的学术。新闻媒体在医疗改革问题的报道和讨论中,在新闻伦理上必须坚持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只有当忽视一切社会差别时,正义才会出现。他假定各方都处在“无知之幕”背后,“他们不知道各种选择对象将如何影响他们自己的特殊情况,他们不得不仅仅在一般考虑的基础上对原则进行评价。” 在报道重点和报道进程上,必须借鉴经济理性思维方法,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和边界作出清晰梳理,对现有格局中的利益相关方作出客观平衡的报道,展示医疗改革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改革难度,既不能用医患矛盾遮蔽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也不能用表演性的口号和故事进一步激化公众情绪。新闻媒体要为创造一个理性、客观和深入的公众论坛做出努力。
最后,从以往的报道看,很多经济学者的观点引起公众的反感,如国退民进问题上的“冰棍论”,春运时期的涨价论。这说明了经济学专业理念确实和新闻业的大众文化场域有冲突:从经济理论看,有些观点虽然显得不近情理,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对媒体而言,如何将经济学专业语言转化为新闻学语言也是一门必要的功课。既要避免“看似理性却无情”的经济观点,又要正确理解“看似无情却有效”的经济观点。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