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 “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可是,具体操作下来,班主任工作细致繁琐,学生带给我们的既有骄傲与喜悦,也有失落和苦恼。想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最好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对于孩子的教育,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十分精辟,“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教育,缺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就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提到习惯,家长和老师第一反应就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但是我认为,管理好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一棵大树,掉叶子了,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该浇水了,或是去扫叶子。但是,浇水就可以避免树继续掉叶子吗?掉了叶子,我们去扫,可是树叶还会再掉,再掉,再扫,真正能解决掉叶子的问题吗?我们是不是该先弄清楚树为什么掉叶子了?思维,从感知开始。开学之初,利用班会的机会,我让他们写下几个问题:
(1)你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为了成为那样的人你现在具备什么条件?
(3)为了成为那样的人你还缺少什么条件?
我对他们说,人生如果漫无目的,我们没了动力,学习和一切的拼搏便会失去意义。你们当中学习好的可以力争上一个好大学,学习差的可以去学技术,去当兵守边防。在我的引导下,班级有了合作探究的现象,有了竞争学习的氛围,成绩就上来了。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的成才目标。班主任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源性的成才驱动力。我们要想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2.以身作则,以身示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期间讲了一句朴实无华、传统通俗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各个岗位,对于我们班主任,要求我们必须要具有所教科目的较强的专业知识, 这是提高个人人格魅力的必备条件,是让学生信服自己的根本。一个教师,应该把知识简单化,艺术化地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自己本教科目的兴趣,主动去学习钻研,而不是因为害怕班主任的权威而被动地去记,去背,去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研究教材、课标,对教材要熟记于心,而且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及课程的宽度和高度,善于联想和联系实际。我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还背诵教材,我努力把文章铭记于心,在课堂上我在学生中间随意走动,配上适当的肢体语言,特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无形中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他们目不转睛地随着我一起思考,一起复述所讲内容,他们似乎是在和老师比赛,这增加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 我肯定不是最优秀的老师,但是我励志做一个最努力最负责的老师。我这样努力,认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慢慢地,他们也具有了努力,认真,拼搏的优秀学习品质和态度。在生活上,我也时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总之,班主任要言传身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孩子”“他们班的学生性格像他们班主任一样。”可见,榜样示范不可小觑,用你得好习惯去影响去帮助学生形成好习惯。
3.运用智慧和幽默管理班级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多样的,班主任工作是需要对学生全身心的关爱,守望着他们,更需要用智慧去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去引导成长。我们不能只是有爱心地蛮干,还要有一定的智慧和幽默去管理班级。一个好的班主任要细心,但不能啰嗦,唠叨。引导代替说教,诙谐幽默代替批评教育。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我常用的是交谈。谈心工作,它细腻、实用、有人情味。我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一般不会粗暴地乱批评一顿,而是找学生耐心谈话,以心交心。当然,我们和学生的谈话也要有技巧和手段。班级有个男孩子喜欢留长长的指甲,我看到了没有大声地呵斥,我只是故作好奇地说:“哇,你那么长的指甲,留着吃饭用吗?”全班都笑了,之后,他再也不好意思留长指甲了。幽默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我觉得,相对面无表情的严厉来说,学生一定是喜欢那些笑话中融入知识和教诲的老师。另外,我们不能小看学校或者班级举行的每一次集体活动,这个时候正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时候,千万不能放手和放任。例如,学校每年的运动会,班级会走方阵,每次的彩排我都会和学生一起一圈一圈地纠正步伐,有了班主任的参与,学生自然就会很严肃地面对这个事情,班级逐渐有种和气团结的氛围。这样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以育人为根本的工作价值目标上来,既是用智慧去爱,也是爱的智慧。曾经听一个老教师说:“我爱学生,但我更注重爱的智慧,拥有了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情感,更要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智慧。”教育是一门艺术,以珍爱学生为基点,用心守望着学生的成长,用智慧引领他们大步迈向成材的道路就是我们艺术的璀璨。
4.走进班级,走近学生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觉得做班主任最关键是想学生所想,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要多和学生接触,多深入班级,多了解学生。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底细,教师的工作才能对号入座、对症下药,才能由外在的表现洞察学生的内心深处。我平时除了上课时间,早午自习,课间, 间操,升旗,晨练几乎都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一起学习聊天,一起谈笑风生,从侧面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学习,从生活中渗透给他们道理和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最好还要把握时机,进行家访。目的是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兴趣爱好、对学习的态度、习惯养成等方面。因为我相信,学生出了问题,大部分问题是出在家长身上,学生是家长的影子,是家长年轻时行为的再现。走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才能知己知彼,才能下“菜单”,因材施教。教师只有知晓了这些,才能为走进学生的心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真实而准确地了解学生个体随时的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注重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还是整体的管理,都依赖于这种交流和相处的方式。如我班陈钿仂同学,原来是一个活泼开朗的”成天乐”但在今年刚开学时期情绪突然很低落,成绩明显下降,我了解情况后发现,原来家里为了省钱,他的头发是爸爸自己剪得,结果剪得参差不齐,孩子觉得很丢人,所以情绪一直很低落,没心思学习。找了学生本人进行了谈话,最后,我特地去了学生家里,和父母谈了之后,孩子情绪好转,又重新和同学们一起说笑,上课也认真了许多。这次家访真的让我明白了,从学生自身上真的不能发现所有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学校,学生全部穿上校服,我们真的不知道哪个孩子的家庭境况是怎样的。之后,我组织我的亲戚朋友捐了很多干净的衣物,家访的时候送到需要的家庭手中。所以,家访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启示。
我们做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做一个自己肯定自己,学生肯定自己,学校和家长、社会都肯定的优秀教师,不断审视自己和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 努力发现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寻找并创造工作的美好和快乐!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