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州长》的现实意义
这里小说的现实意义是指从文艺作品创作角度,即从学术角度谈,笔者不从政治角度谈现实意义,避免会引起争议。
1.马克·吐温的喜剧意识
马克·吐温是享誉全球的幽默大师,是美国幽默文坛中的领导者。他继承了美国早期幽默作家的写作特色与技巧,但他远远胜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许多美国幽默作家的水平。他之所以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除了他的天才之外,主要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具有喜剧意识。喜剧意识,就是通过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巧妙地诱人发笑。在马克·吐温看来,幽默作品首要的目标是引发其接受者的笑声,或者至少使他们的面部绽出笑容,让他们在开怀的大笑中得到松弛,在会心的微笑中得到愉悦,在无奈的苦笑中得到解脱。马克·吐温这种自觉、明确的喜剧意识,主要体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吐温的大部分作品或隐或显地都是围绕着“如何使读者发笑”这个中心问题而设计、构思的。在《竞选州长》中,马克·吐温通篇用了幽默的语言,幽默成了他的独特气质。文章一开始介绍“我”的两个竞选对手时写道,“曾知道爱护名声的好处”,“将各种无耻罪行视为家常便饭”,幽默的语言使读者一开始就开怀大笑。《竞选州长》中从没正面描写过竞选的激烈和不公,而是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描写竞选对手对“我”的污蔑,“我”犯下一系列罪行,从而深刻讽刺了资本社会选举。基于引人发笑这样质朴的意识,马克·吐温创作出了许多富于喜剧色彩的作品。它们在艺术构思方面不乏令人叫绝的成功范例。马克·吐温的幽默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他的幽默不仅是美国的,也是全世界的,这些都源于他的喜剧意识。
2.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在《竞选州长》中,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种手法使人物刻画更栩栩如生,让读者身临其境。《竞选州长》中的“我”既是作者本人,但又超乎其上。“我”作为候选人,每一次遭遇、每一次内心的纠结都是直接面对读者,使读者对“我”倍感亲切,仿佛确有其事,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文章一开始,“我”的内心反应从“暗自得意”到“提心吊胆”,进而发展到“快要疯了”直至“怀着痛苦的心情”退出竞选,到最后,“我”退出竞选时的内心独白剖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心情。同时,“我”又是一个旁观者,对竞选中人物和事件作出自己的评价。马克·吐温采用这种叙述角度有他独到的艺术旨趣。首先,这种叙述使读者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情不自禁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好像亲身经历这一竞选事件,从而产生一种不能自拔的亲切感,故事的真实感自然得到展现。其次,第一人称的叙述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可以展现内心深处真实的东西,即使他的话语有所夸张或自谦,读者也认同主人公的感受。如,文中“不能打退堂鼓”、“只好战斗下去”、“ 我也不知道什么香蕉种植地,正如我不知道什么是袋鼠一样!”、“难道还有比这种控告用心更加险恶的吗?”、“我无法摆脱这种困境,只得深怀耻辱”等等,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我”的心理感受真实坦露。最后,第一视角生动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并为作者提供了发表评论的机会。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而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如文中对两个竞选对手的评价,对“我”自己的评价。马克·吐温的很多作品都用了这种叙述手法,后世的作家也深受其影响。近现代侧重于主观心理描写的叙事作品往往采用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