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现代汉语新兴颜色词的现代化特征

作者:黄凯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6-05-06人气:1365

    新兴颜色词指近几年来出现在商业领域、用于指称商品颜色的词语。这类词大多采用偏正式构词法,将 “非中心表色语素(组)”与“颜色语素”两个成分进行组合。非中心表色语素的语义类可分为:

表[人]名语素:

帝王黑 爵士白 贵族红

[品貌/心理/情感]名语素:

热望蓝 风度黑 魅力红

[人性值]形语素:

坚毅黑 睿智蓝 健康绿

[自然物/自然现象]名语素:

幽兰白 玄狐银 北极灰 磁力灰

[人工物]名语素:

科技黑 摩卡蓝 塔夫绸白 捷豹赛车绿

[通感]形语素:

摩天白 迅捷黑 冷冽黑

[评价]形语素:

经典黑 炫酷黑 唯美粉红

1.新兴颜色词的商业化特征

    首先,新兴颜色词的显著特点是表[人][品貌/心理/情感]类名语素和[人性值]类形语素可以充当非中心表色语素。表[人]类名语素与颜色语素组合时语义关系为领属关系,颜色语素所表颜色为表[人]名语素表示的人专有或专用。[品貌/心理/情感]名语素与[人性值]形语素用作非中心表色语素时发生转喻(metonymy),转指具有这些属性的人,组合时仍为领属关系。在现实层面,消费者购买了商品(包括其颜色)即确立对商品的领属关系,促使语言层面的非中心表色语素与现实层面的消费者实现对应,如下所示:

语义层           领有者                      领有物

构词层   表[人]名语素、表[人性值]形语素     颜色语素

现实层           消费者                     商品(颜色)

    以新兴颜色词“贵族红”为例,这一过程可用逻辑式表示:

大前提:这种红色只有贵族才能享用

小前提:消费者通过购买享用了这种红色

结论:消费者是贵族

    大前提是造词理据,具有客观性和强制性;小前提存在于现实层面,客观实在。通过逻辑推导,消费者主观上成为了非中心表色语素所表示的那一类人,迎合了消费者自我定位、自我价值实现等心理需求,因此能取悦消费者,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其次,新兴颜色词另一特点是[通感]和[评价]类形语素参与构词,即通过利用语义单位的超常搭配突破传统的视觉宣传模式,建立立体化的宣传模式。新兴颜色词的构词理据致力于主观思维和感官体验的解绑与释放,力图使每一个体参与语义的构造与体验。现代餐厅、咖啡厅、美容院等服务业关注的中心不再局限于提供物质,而更倾向于为消费者提供安静优美、放松身心的环境;以及手机和电脑体验店通过激发消费者主观性思维和感官体验,与新兴颜色词利用语言符号增强消费者的参与度与体验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2.新兴颜色词的都市化特征

    首先,非中心表色语素充分反映都市生活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人工物] 类语素上。传统颜色词中[人工物]类语素集中在[食物][配饰]和[建材],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如 “奶(白)、玉(白)、砖(红)”。新兴颜色词的构词语素则为“玛格丽特(蓝)、摩卡(棕)、香槟(金)” “钻石(黑)、碧玺(金)”“合金(银)”,而且还新增了一大批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语义类,如 “激光(红)、赛博(绿)、棱镜(紫)”“捷豹赛车(绿)”“钢琴(蓝)、电鼓(黑)”“探戈(红)、蓝调(青)”等等,全方位展现了现代都市的生活格调与人文风情。

    其次,新兴颜色词体现了都市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察与思索。农业社会中人类在物质上依赖自然,在精神上敬畏自然,故传统颜色词大部分非中心表色语素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物,如 “鹅(黄)、桃(红)、土(黄)”。城市化使自然在人类生活中逐渐淡化,导致人对自然的物理、心理距离加剧。自然不再是身边随处可见的景观,而是陌生、深广而神秘的区域,充满生命力、未知和诱惑,自然与人类的疏离反而使它得以作为一种审美景观重新被发现。新兴颜色词利用原有语义类造出新词如“朱鹭(白)、暗樱(红)、电光(红)”,还新增了许多自然类语素,如[地理统称][天象][物理现象][季节]。同时,科技的运用增强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力量,现代社会的人类看到了农业社会中的人未曾目睹的事物,并借助传媒使探索自然的先进成果广为人知,体现为新兴颜色词的构词成分表示许多汉族人不常见的自然事物,如“爱琴海(蓝)、钛(银)、极光(白)”,满足了新兴颜色词求新求变的审美要求。

    可见,新兴颜色词的现代化趋势与其使用环境密不可分。商业环境促使语言求美求新求变,以达到吸引迎合、取悦消费者,刺激、促进消费的最终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文学教育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