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思想特点分析
1.重视道德的德治功能
我国传统的儒家德育思想蕴含着重要的德治内容,这是儒家道德思想中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而在儒家的德育理论之中,道德在政治教化上的作用又尤为明显。在古代,统治者主张道德教育为政治统治服务,人们利用儒家道德开展教育更多地是利用儒家道德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从而达到人们治理国家、促进天下太平的目的,因此儒家德育思想的与治国息息相关。时至今日人们也不难发现,入学的很多理论都是围绕治国平天下展开的,“为政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就强调“德”的治理功能。总之儒家的大部分理论都或多或少强调了道德的治国功能。
2.培养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的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祖先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祖先们对道德的追求形成了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民族根基,因此儒家德育思想存在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为自己赖以存在的民族服务。一方面,儒家德育思想是古代人民对在道德生活的实际实践的总结,是古代人民对传统精神气节的日积月累,是中华民族关于道德伦理的结晶;另一方面,儒家德育思想也为民族精神的培养服务,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民族精神的依赖,而民族精神的培养和传统儒学是分不开的,对民族精神的培养是传统儒学德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特点。
3.重视个人修养和自我教育
儒家对个人的自我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儒学思想家们将个人道德修养和自我教育看作每一个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主张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应该重视个人自我修养,将修身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每一个人自我修养开始逐渐实现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和谐。儒家德育思想将自我教育放在教学中的突出位置,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而儒学著作《礼记·大学》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表述的就是修身的重要性。
4.重视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传统的儒家德育思想不仅重视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对道德实践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儒家所倡导的一系列传统美德,都要通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儒学德育思想不只是空洞的口号,很多时候儒学都会将道德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强调知行合一,言行相顾。儒学思想家都主张学习道德理论,反对空洞的说教,时刻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将道德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知”转化为“行”,在实践中检验、运用自己的道德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