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研究-体育论文
本文欲通过羽毛球的特点和多球训练为集合点,根据当前羽毛球运动训练形式分析多球训练指导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可行性,为羽毛球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建议。
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羽毛球运动的雏形出现在19世纪中叶,而现代羽毛球运动在1873年诞生于英国。现代羽毛球运动在英国诞生后,羽毛球运动开始迅速的传播,先从英国流传到英联邦各国以及欧洲,之后也流传到了美洲、大洋洲,最后传到了非洲。于1934年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羽联,中国羽毛球协会于1981加入国际羽联。直到目前为止,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会员国家已有147个国家。羽毛球运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三、多球训练机制的发展
1、多球训练的涵义
关于多球训练法的释义,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采用多个球来进行训练的训练方法。传统上,中国一直以来讲究以“不变应万变”,这也体现在球类运动的训练方法上。在羽毛球的训练中,用多个球反复练习同一种击球动作的练习方法凸显其优点。
2、多球训练机制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技战术、比赛要求以及运动员的素质不同,多球训练又有四种方法:一是“一球一击”,有一人连续不断的快速发球,练习者连续击球;二是“多球单练”,即发球者与练习者相互击球,直到该球出现失误,重新发球继续对击;三是“定点击球”,发球者将球不断地发到固定的位置上,练习者在此固定位置上将球击回;四是“移动击球”,是指发球者将球发到不同的位置,练习者通过前后左右的移动将球击回。
3、多球训练机制的发展状况
多球训练是在长时间的实践和实验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属于比较先进的训练方法,在竞技羽毛球运动的训练中使用很广泛。对于一些业余羽毛球运动的训练中,只要是条件允许,多球训练都是普遍运用的练习方法。
四、羽毛球运动中多球训练机制的优点
1、羽毛球运动训练中多球训练对技战术的提高
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多球训练对初学者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有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增加运动负荷,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培养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多球训练方法对运动员掌握和巩固单球技术比传统训练方法(单球训练)的训练方法更明显、有效。其研究方法是在同样的训练时间里,教练分别运用“多球”训练法和“单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两组相同内容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测出两组训练者的单个技术掌握的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训练者在正手击高远球、吊球、正手挑球、反手挑球的成功率都比对照组的好。实验组训练者的技术动作的掌握也较为规范,而且连续击球的意识也比较强,球感也好,而对照组在这些方面都不如实验组,不但失误率高,还常出现漏球的现象。
采用多球战术训练手段进行定点球路练习,能提高训练的练习密度,掌握动作的连续,同时提高每次练习的连续性。
2、羽毛球运动训练中多球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者心理能
羽毛球运动的多球训练可以给训练者各个方向的来球,使训练者适应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球路,更好的提高训练者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训练者的意志品质。
3、羽毛球运动训练中多球训练有利于锻炼训练者的生理生化能力
训练者在多球训练过程中,会提高训练者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同时会提高锻炼训练者的血乳酸水平。通过多球组合和400米变速跑的速度耐力两种训练方法可以对运动员心率影响的进行测试。采用多球进行速度耐力练习的心率曲线图最接近比赛心率图,说明采用多球进行训练和速度耐力训练更有利于比赛能力的培养。
五、羽毛球运动训练中多球训练的局限性
多球训练球速快且变化多样,对训练者的要求较高,并不利于训练者动作的形成,未形成固定动作的训练者不适用多球训练。对于青少年羽毛球训练者,其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较大强度的多球训练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另外,多球训练虽然是培养运动员良好专项素质和斗志的重要手段,但相对而言也较为枯燥,因此在训练中应适当的穿插安排多球训练和一般训练的内容。
六、建议
1、多球训练使运动员经验、生理等多个方面得到磨练,大大提高训练者的竞技能力,满足羽毛球训练者对技术、战术、体能的需要,且多球训练的训练机制方便可行,容易实施。所以它不仅适用于高水平的训练者,在日常的训练中也可以运用。
2、对于青少年来说,多球训练会使其机体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不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在训练过程中应慎重使用,可以采用多球训练与传统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多球训练内容比较枯燥,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防止训练者对训练内容产生厌倦。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