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禹神话传说的情节类型-文学论文
作者:王景霞来源:原创日期:2012-03-21人气:1369
治水神话传说是大禹神话传说的核心内容。而古籍对于治水地域和路线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尚书“禹贡》。根据记载,大禹治水涉及的范围主要有:①古兖州,今山东西北部和河北东南部,地处古黄河和济水下游。②古豫州,今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是夏族活动的中心地域。在这里主要实施了三项工程:一是辟伊阙,二是塞荥泽、通淮泗,三是破砥柱以通河。③古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南省、河北省的北部,这里是夏族人活动的又一个中心地域。大禹在此辟孟门(今山西吉县〉、凿龙门(今山西河津市禹门口)。④古荆州、扬州、徐州,今湖北省及以东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这里是大禹经常巡视和进行重点工程的地区。⑤古雍州、梁州,今陕西、四川两省和甘肃、青海的东部。据说这里是禹的老家,也是他治水追根溯源的地方。由此可知,大禹治水的地域几乎遍及九州,而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也因此到处流传。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打通了无数的崇山峻岭,造成了很多著名的峡谷。由于这些峡谷是大禹的神功所致,因而被赋予了神异的色彩。《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鲤鱼化龙的情节本身就很神奇,再和大禹联系在一起,就更加神化了大禹的奇才异能。
亚型除灭水妖型古籍中记载了很多禹除水妖的神话。禹“逐共工《荀子成相》、“杀相繇”。《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共工之臣曰相柳,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太平广记》中记载了禹擒拿无支祁的神话,是唐朝李公佐写的小说里的一段,袁珂先生认为这是一段文人“虚构的神话”,后来逐渐“流传于民间”。“亚型丨丨丨神人或神奇动物相助型在整个征服洪水的过程中,禹一方面高度发挥其神力,另一方面则得到了许多神灵和神奇动物的辅佐。无论是擒拿无支祁、疏河川、开峡谷、移山巅,都有神灵在禹的领导下尽力效劳。导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济巨海则鼋鼍而为梁,踰翠岭则神龙而为驭”(《拾遗记》〉,凿三峡时“百灵恐惧听指挥”口,足见禹的地位之高,神力之强。需要指出的是,后世文人的一些作品在涉及这类内容时,有意突出神人、仙家,而禹则被贬低了。像伏羲授金简、云华夫人传玉笈之类,多是为了某种目的一比如宣扬道家思想,而置禹于无能的地位,在此不再赘述。
亚型大公无私型在中国上古神话的群神形象中,禹的公而忘私、身先士卒、勤奋劳作异常突出。“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史记“河渠书》的传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禹亲操耒耜,以致于“足无爪,胫无毛,生偏枯之疾,步不能过,名曰‘禹步’。”大约是得了半身不遂之类的疾病,但是禹仍然“沐淫雨,栉疾风,置万国”〈《庄子“天下》〉,因而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传说禹在辛日娶妻,自辛日到甲日,结婚仅四天禹就去治水了,所以江淮一带“民以辛、壬、癸、甲嫁娶《说文》〉,民众对大禹的热爱
在此就可见一斑了。四、治理天下亚型I铸九鼎型传说禹收九州之金,铸成九鼎。《左传》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至于铸鼎的目的,一说是在鼎上铸出禹治水时所见的各种奇禽异兽、神仙魔怪的形象,让人民“知神奸”。九鼎上不但有图物,而且有文字。《山海经新校正“序》说,按其(九鼎〉文,有国名,有山川,有神灵奇怪之所际,是鼎所图也。”可以说,九鼎图是最早的青铜质地原始中国地图。九鼎图是当时华夏大地地理和物产的略图,是基于实际勘测的天下图。后来夏都几经搬迁,九鼎也搬来搬去,鼎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亚型丨丨大会诸侯型在治水过程中,许多氏族、部落都归附到了大禹的领导之下,但仍然是一种不稳固的联盟,缺乏约束力和控制力。所以大禹一方面安抚内部,另一方面大会诸侯,地点就选在禹的根据地涂山(又说会稽山〉。这次会盟想来定是盛况空前,《左传》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在如此隆重的盛典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国语“晋语》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对于防风氏被杀的缘由,我们现在只能作一些猜想,但民间传说对此作了合理的解释:防风是禹的外甥,骄横跋扈,欺压百姓;禹十分恼怒,于是将其腰斩。@亚型丨丨丨部族征战型通过治水,夏部族的势力和影响不断扩大,《庄子“天下篇》说禹“置万国”,禹又在涂山大会诸侯,说明以禹为盟主的高级部落联盟或“酋邦’已经完成剪断血缘纽带而突进至地缘联系了。当然领土的获得和扩张,决不仅仅是通过治水,更重要的是经过战争。伐三苗、征有扈是大禹时期最著名的战争。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打通了无数的崇山峻岭,造成了很多著名的峡谷。由于这些峡谷是大禹的神功所致,因而被赋予了神异的色彩。《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鲤鱼化龙的情节本身就很神奇,再和大禹联系在一起,就更加神化了大禹的奇才异能。
亚型除灭水妖型古籍中记载了很多禹除水妖的神话。禹“逐共工《荀子成相》、“杀相繇”。《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共工之臣曰相柳,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太平广记》中记载了禹擒拿无支祁的神话,是唐朝李公佐写的小说里的一段,袁珂先生认为这是一段文人“虚构的神话”,后来逐渐“流传于民间”。“亚型丨丨丨神人或神奇动物相助型在整个征服洪水的过程中,禹一方面高度发挥其神力,另一方面则得到了许多神灵和神奇动物的辅佐。无论是擒拿无支祁、疏河川、开峡谷、移山巅,都有神灵在禹的领导下尽力效劳。导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济巨海则鼋鼍而为梁,踰翠岭则神龙而为驭”(《拾遗记》〉,凿三峡时“百灵恐惧听指挥”口,足见禹的地位之高,神力之强。需要指出的是,后世文人的一些作品在涉及这类内容时,有意突出神人、仙家,而禹则被贬低了。像伏羲授金简、云华夫人传玉笈之类,多是为了某种目的一比如宣扬道家思想,而置禹于无能的地位,在此不再赘述。
亚型大公无私型在中国上古神话的群神形象中,禹的公而忘私、身先士卒、勤奋劳作异常突出。“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史记“河渠书》的传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禹亲操耒耜,以致于“足无爪,胫无毛,生偏枯之疾,步不能过,名曰‘禹步’。”大约是得了半身不遂之类的疾病,但是禹仍然“沐淫雨,栉疾风,置万国”〈《庄子“天下》〉,因而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传说禹在辛日娶妻,自辛日到甲日,结婚仅四天禹就去治水了,所以江淮一带“民以辛、壬、癸、甲嫁娶《说文》〉,民众对大禹的热爱
在此就可见一斑了。四、治理天下亚型I铸九鼎型传说禹收九州之金,铸成九鼎。《左传》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至于铸鼎的目的,一说是在鼎上铸出禹治水时所见的各种奇禽异兽、神仙魔怪的形象,让人民“知神奸”。九鼎上不但有图物,而且有文字。《山海经新校正“序》说,按其(九鼎〉文,有国名,有山川,有神灵奇怪之所际,是鼎所图也。”可以说,九鼎图是最早的青铜质地原始中国地图。九鼎图是当时华夏大地地理和物产的略图,是基于实际勘测的天下图。后来夏都几经搬迁,九鼎也搬来搬去,鼎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亚型丨丨大会诸侯型在治水过程中,许多氏族、部落都归附到了大禹的领导之下,但仍然是一种不稳固的联盟,缺乏约束力和控制力。所以大禹一方面安抚内部,另一方面大会诸侯,地点就选在禹的根据地涂山(又说会稽山〉。这次会盟想来定是盛况空前,《左传》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在如此隆重的盛典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国语“晋语》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对于防风氏被杀的缘由,我们现在只能作一些猜想,但民间传说对此作了合理的解释:防风是禹的外甥,骄横跋扈,欺压百姓;禹十分恼怒,于是将其腰斩。@亚型丨丨丨部族征战型通过治水,夏部族的势力和影响不断扩大,《庄子“天下篇》说禹“置万国”,禹又在涂山大会诸侯,说明以禹为盟主的高级部落联盟或“酋邦’已经完成剪断血缘纽带而突进至地缘联系了。当然领土的获得和扩张,决不仅仅是通过治水,更重要的是经过战争。伐三苗、征有扈是大禹时期最著名的战争。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