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英国绅士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教育论文
作者:陈莉红来源:原创日期:2012-04-20人气:1282
绅士教育思想是近代欧洲三大教育思潮之一,对英国的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绅士教育的理论根源一方面来源于经验唯物主义认识沦和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伦理观,另一方面源于自由主义的宗教观和社会契约论的政治主张。绅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各种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即绅士。洛克提出绅士应当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这反映了英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对精英人才的需求,是英国资产阶级
新贵族的教育理想,也成为当时公学教育教学的主导理念。
一、英国绅士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绅士教育是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教育观,绅士风度更被视为英国民族精神的一种外化,成为以贵族精神为主,又融合各个阶层价值取向的一种民族风度。
(一)绅士教育的形成—实业家绅士
17世纪到18世纪是英国社会流动性最大的阶段,转型时期出现的频繁社会流动,受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社会分层体系发生变化,开放的社会阶层为个人改变社会地位提供了流动机会,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财富重新选择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向上社会流动。贵族构成发生变化,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新贵族阶层。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古典文化知识等,学会如何使用贵族的语言、衣着方式、美的意识、价值观和风度等。对世俗教育的要求、宫廷教育的影响、培根及培根派教育家的主张和改革活动等,都是促进绅士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强烈要求教育能够用创新且贴近现实普通生活的教育方法培养出经验丰富的实业家绅士。洛克的《教育漫话》对绅士教育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要培养的绅士不是教士,不是学究,也不是朝臣,而是实业家。
(二)绅士教育的发展—学者型绅士
文艺复兴以前,英国的教育主要由大学、伦敦四法学院和市镇学校实施。但随着新学术的传播,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参照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培养社会活动家的教育思想,针对英国的国情加以改造、发挥,提出了一种以学者型绅士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理想,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受过良好训练的、完美的绅士,以服务于国家。同时原来中世纪贵族、骑士精神的价值观逐渐演变为讲约束的、高雅的、绅士的价值观,强调要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风度的绅士。学者型绅士是公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制定的培养目标。学者型绅士是内外兼修的,不仅要拥有健康的体魄、非凡的气质、优雅的举止,还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坚韧的耐力、高度的自信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进而形成英国人为之骄傲的绅士风度。
二、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洛克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论,系统考察了人类的认识能力,提出关于心灵开始是“白板”的假定,并认为心灵后来掌握的知识和观念都是来自经验。以下是他的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教育
洛克认为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有远虑、富有同情心或仁爱之心,以及有良好的教养或礼仪。洛克绅士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造就能按这些道德规范行事的有绅士风度的人。洛克认为,人类在各个年龄阶段有各种不同的欲望,应该使自己的欲望接受理智的规范和约束。因此,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当然在于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这种克制能力的获得和改进,要靠习惯,靠早期实践养成。所以洛克提出对儿童应及早管教,在未形成任性的心理之前努力使其意志变得平易近人,在最易接受的时候使之畏惧,服从父母,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另外,人们在追求私利时,不要去损害他人和公共的利益,而应在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公利、私利结合起来。年轻的绅士应养成仁爱的心,礼遇下人,对于地位较低、财产较少的同伴越有同情,越要温和。
(二)健康教育
洛克继承了后期人文主义教育家重视体育的传统,把健康的身体看作绅士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他指出:“健康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凡是身体精神都不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的。”洛克提出关于身体健康的一些措施如:第一,循序渐进的锻炼。洛克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蒙田关于锻炼的主张以及培根注重身体保健的思想。第二,沿袭骑士军事体育传统的做法,把游泳、骑马、击剑等也看作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第三,不娇生惯养,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孩子小的时候不被娇生惯养,他的身体反而会逐渐强壮以适应外界变化。第四,注重营养的搭配,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第五,加强锻炼,增进体力和健康。他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认为健全的精神是最主要的,但健全的身体是其前提,期望通过体育把绅士培养成强壮而又勇敢、坚定的人。
(三)智育
洛克认为,教育必须使人适合于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而不只是适合于学校,因而反对把一两种文字当作教育的全部任务。他认为学问应该位居第二位,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对于心智健全的人来说,学问对于辅佐德行与智慧都极有帮助,但对心智不是那么健全的人来说,学问就徒然使他们更加愚蠢。洛克提出不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在学习内容上,洛克强调绅士需要的是实业家的知识和处世经商的本领,应让学生在广泛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有兴趣的学科再深造、研究。洛克更关心绅士的基本教育,而非学术性的大学教育。在课程内容上,洛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强调指出绅士所需要的知识,只是一切知识最有用处,最有结果和最基本的那一部分。在教学方法上,洛克主张绅士应当采用最容易、最简洁的方法学习:一是适时而教,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二是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三是循序渐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礼仪
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良好教养或礼仪,称之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在礼仪的养成方面:首先,洛克强调绅士有教养的风度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其次,他认为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要让年轻的绅士养成彬彬有礼的习惯,大人们必须树立仁慈、美德的榜样和祥和的规诫,而不应使用严厉的斥责,养成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常规。良好的教养是成为绅士的重要条件,一方面不要自傲和不谦虚,而应该信心十足;另一方面不可过分做作。有教养的人必须在面貌、声音、语言、动作、表情上显现文化气质,除了尊重别人之外,还赢得别人的尊重。洛克希望大人理解和宽容对待儿童的天性的举止。洛克也认为必需陶冶学生的身心,就犹如身体必须磨练一样,这样身心才能健全,才能消除儿童与大人之间的差距。绅士要防止两种不良的礼仪:一是扭捏羞怯,另一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礼仪需要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那就是既能表明自己的尊敬、重视和善意,又不被人家疑心那是馅媚、伪善和卑鄙。因此,礼仪其实也是绅士的一种重要的美德。
新贵族的教育理想,也成为当时公学教育教学的主导理念。
一、英国绅士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绅士教育是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教育观,绅士风度更被视为英国民族精神的一种外化,成为以贵族精神为主,又融合各个阶层价值取向的一种民族风度。
(一)绅士教育的形成—实业家绅士
17世纪到18世纪是英国社会流动性最大的阶段,转型时期出现的频繁社会流动,受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社会分层体系发生变化,开放的社会阶层为个人改变社会地位提供了流动机会,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财富重新选择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向上社会流动。贵族构成发生变化,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新贵族阶层。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古典文化知识等,学会如何使用贵族的语言、衣着方式、美的意识、价值观和风度等。对世俗教育的要求、宫廷教育的影响、培根及培根派教育家的主张和改革活动等,都是促进绅士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强烈要求教育能够用创新且贴近现实普通生活的教育方法培养出经验丰富的实业家绅士。洛克的《教育漫话》对绅士教育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要培养的绅士不是教士,不是学究,也不是朝臣,而是实业家。
(二)绅士教育的发展—学者型绅士
文艺复兴以前,英国的教育主要由大学、伦敦四法学院和市镇学校实施。但随着新学术的传播,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参照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培养社会活动家的教育思想,针对英国的国情加以改造、发挥,提出了一种以学者型绅士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理想,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受过良好训练的、完美的绅士,以服务于国家。同时原来中世纪贵族、骑士精神的价值观逐渐演变为讲约束的、高雅的、绅士的价值观,强调要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风度的绅士。学者型绅士是公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制定的培养目标。学者型绅士是内外兼修的,不仅要拥有健康的体魄、非凡的气质、优雅的举止,还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坚韧的耐力、高度的自信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进而形成英国人为之骄傲的绅士风度。
二、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洛克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论,系统考察了人类的认识能力,提出关于心灵开始是“白板”的假定,并认为心灵后来掌握的知识和观念都是来自经验。以下是他的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教育
洛克认为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有远虑、富有同情心或仁爱之心,以及有良好的教养或礼仪。洛克绅士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造就能按这些道德规范行事的有绅士风度的人。洛克认为,人类在各个年龄阶段有各种不同的欲望,应该使自己的欲望接受理智的规范和约束。因此,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当然在于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这种克制能力的获得和改进,要靠习惯,靠早期实践养成。所以洛克提出对儿童应及早管教,在未形成任性的心理之前努力使其意志变得平易近人,在最易接受的时候使之畏惧,服从父母,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另外,人们在追求私利时,不要去损害他人和公共的利益,而应在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公利、私利结合起来。年轻的绅士应养成仁爱的心,礼遇下人,对于地位较低、财产较少的同伴越有同情,越要温和。
(二)健康教育
洛克继承了后期人文主义教育家重视体育的传统,把健康的身体看作绅士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他指出:“健康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凡是身体精神都不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的。”洛克提出关于身体健康的一些措施如:第一,循序渐进的锻炼。洛克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蒙田关于锻炼的主张以及培根注重身体保健的思想。第二,沿袭骑士军事体育传统的做法,把游泳、骑马、击剑等也看作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第三,不娇生惯养,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孩子小的时候不被娇生惯养,他的身体反而会逐渐强壮以适应外界变化。第四,注重营养的搭配,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第五,加强锻炼,增进体力和健康。他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认为健全的精神是最主要的,但健全的身体是其前提,期望通过体育把绅士培养成强壮而又勇敢、坚定的人。
(三)智育
洛克认为,教育必须使人适合于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而不只是适合于学校,因而反对把一两种文字当作教育的全部任务。他认为学问应该位居第二位,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对于心智健全的人来说,学问对于辅佐德行与智慧都极有帮助,但对心智不是那么健全的人来说,学问就徒然使他们更加愚蠢。洛克提出不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在学习内容上,洛克强调绅士需要的是实业家的知识和处世经商的本领,应让学生在广泛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有兴趣的学科再深造、研究。洛克更关心绅士的基本教育,而非学术性的大学教育。在课程内容上,洛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强调指出绅士所需要的知识,只是一切知识最有用处,最有结果和最基本的那一部分。在教学方法上,洛克主张绅士应当采用最容易、最简洁的方法学习:一是适时而教,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二是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三是循序渐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礼仪
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良好教养或礼仪,称之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在礼仪的养成方面:首先,洛克强调绅士有教养的风度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其次,他认为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要让年轻的绅士养成彬彬有礼的习惯,大人们必须树立仁慈、美德的榜样和祥和的规诫,而不应使用严厉的斥责,养成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常规。良好的教养是成为绅士的重要条件,一方面不要自傲和不谦虚,而应该信心十足;另一方面不可过分做作。有教养的人必须在面貌、声音、语言、动作、表情上显现文化气质,除了尊重别人之外,还赢得别人的尊重。洛克希望大人理解和宽容对待儿童的天性的举止。洛克也认为必需陶冶学生的身心,就犹如身体必须磨练一样,这样身心才能健全,才能消除儿童与大人之间的差距。绅士要防止两种不良的礼仪:一是扭捏羞怯,另一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礼仪需要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那就是既能表明自己的尊敬、重视和善意,又不被人家疑心那是馅媚、伪善和卑鄙。因此,礼仪其实也是绅士的一种重要的美德。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