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数”学跟着“感”觉走-教育论文

作者:刘玉来源:原创日期:2012-04-22人气:1294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幸福的生活背景中,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生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这样定量刻画式的进行验证: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袋100颗的花生让学生看,猜约有多少颗?学生通过估计抓一把大约有什么,先获得一个直观感觉,再通过均匀的抓几次,估一估,数一数,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把抓多少”的直观感觉。这时让学生再重估这袋花生的颗数,在原来估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对数量的感知水平提高。从剩下的花生里继续抓,抓了10把刚好抓完,得到结论:这袋花生大约是1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体会估数的方法。像这样的估、猜、比、验的过程就是一种良好数感建立的过程。
三、调查实践——强化数感
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数学就应该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如:“简单的统计数据整理”的教学组织
1、呈现问题:学校举行球类体育比赛,在高年级什么比赛比较受欢迎?
2、搜集数据:以你们班作为高年级学生的代表,调查了解你们喜欢什么球类活动,数据记入原始记录表:
3、分类整理:从原始数据表中,不容易看出同学喜欢项目的情况,需要将这些数据分类整理。
4、作出决策:同学们喜欢哪几种球类活动?每种活动有多少人?你估计在高年级什么比赛最受欢迎?
学生经历了以上亲自的动手、动脑操作实践的过程,他们对数学由感觉演变到有了深厚的感情。再如: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同学们春游,请你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表中食品的单价,独立设计购买方案。春游是一件让孩子们十分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像这样的活动,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统计的思想,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的数学思想,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理念,也在调查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三、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的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的探索一样,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数感。
总之,数感形成不是通过一个简单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搭好建立良好数感的“脚手架”,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走下去,跟着“感觉”走,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的。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