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2009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教育论文

作者:郭祥云来源:原创日期:2012-05-01人气:1060
60分的作文,可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大题,是高考中独一无二的影响上线的“高分题”。作文失误,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那么,影响作文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是审题立意,审题不准,立意不佳会使高考作文遭遇滑铁卢。2008年高考全国18套试题,命题作文8份、供材料作文8份、话题作文2份。2007、2008山东连续两年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依据高考作文命题“稳中求变”的命题趋势,供材料作文必然是2009年备考的重点。那么材料作文应该怎样审题立意,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方法:
抓住能体现材料中心的关键语句。有些题目,作者会在材料中故意设置一些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一般设置在材料的开头、结尾,有时也指材料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准确理解材料,把握材料主旨,从而提取最佳立意。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题意。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后来,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新生们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分析: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发现“坐前排”“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类似的句子反复出现,并且材料最后强调“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审读这些关键性语句,我们可得出“坐在生活的前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尽了力就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
抓住材料中所表现的因果关系。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由果溯因,找出事情成功、失败的根源,从而能得出最佳立意。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题意。
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求艺,唯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会变成石头吗?”汉钟离道:“会,但那是在3000年以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以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回了石头,那岂不是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仙。
分析:
本材料强调的是吕洞宾拒绝学习法术,并且“刚一拒绝,便成了仙”。而他拒绝的原因是:“那岂不是害了人家!”由果溯因我们发现这句话才是本材料的核心点,因此材料寓意是:心存善念即圣贤、不可见利忘义、要保持高贵的天性等。
 3、抓住材料中能体现作者情感倾向的词语和句子。有些材料中的词语具有明显的褒贬色彩,能够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态度,抓住这些词语或句子仔细思考,往往能得出最佳立意。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题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作者在材料中使用“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充斥厌恶之情的词语,由此可推出作者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保持自然状态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4、抓住材料中显示的主要对象。有些材料中涉及的人或物不止一个,我们要分清哪一个是材料叙述的主要对象,哪一个是材料叙述的次要对象。只有抓住材料中的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最佳立意。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题意。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
  在这则材料中涉及了三个对象:人、狼、鹿、植物。但仔细研究发现作者叙述的主要对象应该是鹿:鹿因为没有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得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甚至大批死亡;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所以抓住材料叙述的主要对象可以立意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抓住材料之间的关系。有些作文题目涉及的材料有两则或多则,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辨别材料之间的关系:若材料之间是对比、并列关系,我们要找出二者所共有的关键点;若二者是互补关系,我们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从而得出最佳立意。
例如一: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题意。
 ①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②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第一则强调人多心不齐而坏事,第二则指出人多心齐而成事,由此可见两则材料是对比关系。但是人的多少不是材料的关键,二者所共有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心齐。因此,材料的中心是成事根本在于人心要齐、目标一致、同心同德;也可从机制的角度来谈,强调团队建设贵在形成机制,保障目标一致。
例如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题意。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
第一则材料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但若将木头置于地上,则常人皆能过。第二则材料说做好了充分演讲准备的小李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都说明了本来能做好的事结果都未能如愿以偿,由此可见两则材料是并列关系。抓住二者失败的共同原因: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例如三: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题意。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总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并不是高深莫测毫无头绪,相信同学们在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能审好题,立好意,定能写出精彩文章。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