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回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回族教育不断发展。虽然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效益偏低的问题,尤其在市场经济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河南回族教育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教育观念淡薄,学习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观念的原因,大多数回族家长对子女上学要求不高、管理不严,回族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家庭缺少劳动力、经济困难等原因辍学,选择了与父母或亲戚朋友一起做生意。在河南18个地市中,除焦作和驻马店外,其它地市回族中学学生的辍学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周口市9所回族中学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与总入学率均为99.6%,而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率却高达2.1%,远远高于总辍学率0.74%。回族学生流失严重导致升学率逐年下降,这不利于回族文化水平及民族素质的提高。
2、教育发展地域不平衡,缺乏民族特色
回族因受居住区经济发展的制约,教育发展地域不平衡,城镇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落后地区。郑州市回族中学教育水平就高于经济落后的开封市回族中学,少数民族教育在文化传承上具有二元结构。首先,民族教育的各个方面要适应本民族文化环境和发展需要,体现本民族特色。其次,还要兼顾以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国家的发展和需要,接受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各民族共同的主流文化。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7]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待回族教育普遍存在重视后者甚至以后者取代前者的倾向,在河南尤其明显。因而,河南回族教育在一些地方常常被忽视,回族学校无回族特色。
3、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师资是兴教之本,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河南回族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与回族教育急需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河南回族学校大多数位于环境相对闭塞、经济落后的乡镇,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办学条件普遍较差,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部分回族学校的教师流失较为严重,尤其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师严重短缺,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开展,使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据2006年河南省民委统计,在全省18个地市中,濮阳市回族学校专兼职教师没有一人具有本科学历,全省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有1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也只有484人。
4、教育结构不合理,效益不明显
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振兴回族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提高回族素质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还能优化回族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目前,回族教育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技术教育薄弱,特别是根据回族特点专门培养回族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几乎没有。在河南省494所民族学校中,多数是回族中小学及幼儿园,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仅有民族职业学院(含民族中专)1所。职业技术教育短缺的结果是没有接受职业培训的很多回族青年,由于他们文化基础差,无一技之长,很难就业,一旦步入社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可能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