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二十世纪初审美意象音乐描述手法的应用范式——以德彪西钢琴曲《水中倒影》为案例浅论
内容摘要:审美意象的音乐描述功能是音乐表情艺术的核心。克罗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法国作曲家)创作的钢琴意象曲集(IMAGESI)第I集中《水中倒影》作品,是印象主义音乐描述手法的一个缩影。对该作品音乐要素在描述上突破传统音乐禁区应用过程的分析,对现代音乐描述功能构筑范式的探索,对于鉴赏和演奏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审美意象;音乐描述;德彪西;水中倒影
中图分类号:J601
在美学中意象指的是艺术本体。“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二穿凿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指的艺术范畴的艺术构想、“象”就是意得表态。那么意象在音乐艺术中又是如何起作用呢?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象的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意象是靠语言与文字来寻意表象的。绘画艺术中意象是用线条、空间、造型及色彩来寻意表象的,而音乐艺术是用音响、时间来寻意表象的。因此,音乐艺术的“意”指的是乐思,“象”也就是乐思的体现。所以,音乐作品的表象功能也就是“意象”体现。在音乐艺术领域中,意象也兼及着“描述、抒情与象征三大功能”。就音乐审美意象功能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用法国作曲家克罗德·德彪西的钢琴曲集意象集(IMAGESI)第I集中作品《水中倒影》探究音乐审美意象描述功能的实现过程。
一、音乐审美意象的意蕴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感知的客体,也可作为思想内载体。而音乐是镶嵌的图案,对于音乐在意象中的作用,庞德下的定义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物”。这句话说明了音乐是思想与情感的艺术作用。众所周知,音乐艺术是时间与音响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它是在其声音流动表现过程中,呈现出跌宕起伏、丰富多姿、情感生动,描述人物与景物的特殊语言。在音乐的语言中,可以从部分结构到整体音乐情感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不像绘画艺术那样,直接再现生活情景,以整体的形式和意象进入人们的视觉。音乐则是以乐音的律动为细胞组成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瀑布一泻千里,犹如咆哮奔腾的海河气势磅礴显现出它在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二、意象感知过程的听觉性是情景描述的再现
音乐表现的特征是靠音响的运动与听觉来呈现。它是以音乐符号为载体,以音响信号为媒介,把音响信号直接传输到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官,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这就是创作与鉴赏的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由于音乐要素在不同时期的音乐象征中的应用手法各异,其音响信号的频率、振幅、不同音色的声音的多种变化带给主体的客观刺激,随着音响的运动和不同音色乐器性能的表现,可唤起丰富的想象力,当主体对象的生活积淀与音乐音响的碰撞,就会产生出情感的火花,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就越深刻、越完美。因此,音乐艺术是感知的艺术,意象感知过程的听觉性是情景描述的再现,是依靠音响运动来实现的。可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精神愉悦审美空间去飞翔。
三、二十世纪初音乐审美意象描述的衍变
意象音乐描述在任何一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中都有其杰出的表现。因为,音乐是一个靠听觉来实现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是人类共通的世界语言。20世纪初印象派音乐的表现也是如此。不同时期的音乐语言的表现,在音乐意象描述功能的展示下,抒发出各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作品。每个时代音乐的标志性人物就出现在这个糅合创新过程中。对于二十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的意象与音乐描述特征,下面可以直接从德彪西的《水中倒影》作品音乐意象描述中,探其构成音乐的音响材料、音乐要素去剖析,对构成印象主义音乐意象描述的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和声、曲式、调式、调性、等应用作一个初步的解读。
(一)传统审美意象音乐描述功能的特征
在19世纪前的审美意象音乐描述在旋律方面表现特点是:流畅、起伏自然、对称性为主的旋律进行为基础。节奏方面:节奏是传统音乐的骨架,而且组织严格,规律性强。曲式与和声方面: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和声理论的出现到巴洛克时期和声体系的完成,直至浪漫主义时期日臻完善,整个传统音乐以和谐为美。以三和弦为基础,不协和解决到协和是一个标准模式。从曲式结构方面看:追求对称性和平衡性,句逗明晰,章节段落区分清晰。调式调性方面:传统音乐以大小调为中心作为“描述功能”的骨干,调式音阶的全音与半音之间的关系排列固定和有法可寻。配器上,传统音乐将各组乐器优化组合,音色强调平衡等等。以上这些都是传统音乐用于审美意象音乐描述所用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在多个世纪的打造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创作体系。
(二)20世纪初期审美意象音乐描述的特点
二十世纪初音乐描述的手法是建立在传统音乐描述手法的基础上。是传统作曲技法的延续与出新。具有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开创新世纪音乐的典范。为了寻求对物象的色彩及光和等的作用,二十世纪初音乐的旋律与之前的旋律发声了改变。旋律常常会有不流畅,不断加入变化音淡化旋律,使之断断续续出现,一反传统音乐的完整性。在音乐在行进过程中经常有棱角的大跳,句子不明显。刻意避开传统音乐中的旋律因素,用和声音响方式代替旋律。节奏、节拍上多变造成与传统规律的节奏、节拍上的对比。音阶结构上改变全音与半音的排列方法,用全音阶来描述印象主义音乐。在调式、调性上以五声音阶、中古调式为描述手法。这一切都是尽可能的避免传统音乐的公式化形成的描述模式。这种意象的具象方式,给音乐描述物象带来了生机和全新的音乐美学观,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颖之感。德彪西的意象集I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描述作品《水中倒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印象主义意象音乐描述功能应用成功的范式。
四、 “水中倒影”审美意象音乐描述的透视
叩开二十世纪音乐大门的人德彪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是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他是高度灿烂的法国文化的结晶。在意象集(IMAGESI)这部曲集中反映了这位作曲家高深知性与深厚教养。这部作品是他众多富有个性,富有创造力作品中的一个缩影。作品的创作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领域,冲出了传统作曲手法的禁锢,创造了一个新时期审美意象音乐描述成功的美学案例。该作品于1905年创造完成。是他个性与写作风格充分展现得无遗,这个作品是为钢琴而作。用他自已的话来说:“这部作品在钢琴世界中,可以位于舒曼之左,或是肖邦之右。”可见是他的会心之作。在这个作品中,他的审美意象音乐描述手法别具匠心的应用,独具风格。如下分为几个方面浅论:
(一) 逆反传统音乐手法应用的造景具象描述
作品《水中倒影》是最能代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意象描述应用的代表作之一。这个作品融合了印象主义文学与绘画的寻意表象的情感传达方式,抓住物象显现的瞬间,应用不同于传统音乐描述方法,把音乐要素的多元性综合提炼,形成物象具象的新乐思,创造出新音乐描述的手法。如:为表现明镜般的水中倒映出的自然景色与时间变化而产生的景物幻象过程时,他有意识的把传统的曲式结构,旋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描述时逆反应用。首先从这首作品曲式结构上看,用传统的曲式给全曲进行套析,近似传统的A+B+A+B+A+结尾的回旋曲式,但又融入了一些模糊的打乱明晰结构方法。主要是体现在全曲的曲式结构段落划分的效果不明显,从而使描述朦胧效果获得成功的第一步。见如下谱例一:
谱例(图一)
为了达到推层出新的音乐描述功能对自然物象的表现,他在曲子的段落终止式上进行改革。从以上曲谱例(一)的记谱段落上,乐曲有明显的标识段落终止线(见乐曲谱例第3与4小节),但他用了跨小节持续和声与织体变化延续下去,突破了传统曲式乐段终止式结构模式。在此处看不到作为段落终止的古典式“句号”DD---K ---D7---T的进行方式。音乐在此处的运动延续,并无明显终止。这个结构的铺垫为旋律线条勾勒出:清晨,初升的太阳揭开了雾的面纱,薄雾环绕下的湖水露出了脸庞,为表达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光合瞬间,作曲家在音乐符号传输情感的信息中,乐曲从PP力度开始演奏,在多声部织体的构筑下,传输信息给音响运作流动,营造出音乐刻意追求象征派诗歌那样具有柔和、梦幻、迷惆 、朦胧的描述,在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效果的音乐描述手法。在乐器的音区使用和声部对应上,制造出印象派绘画般的光和空气的色彩性,这一切景象,通过音乐描述功能的运用,给主体感官视觉带来的物象效果是一幅动人的风景图画。可以察觉到作曲家别具匠心的乐思。同时也可通过如下谱例体验一下他的音乐抓捕自然界瞬间印象的描述手法应用。见如下谱例(二)
谱例(二)
此处谱例音响效果给人物象的感觉是描述清澈的湖面平静而明亮的具象情景,随着微风的拂树而过,树叶上的露珠脱落归于到了湖中,为表现该视觉效果,此片段旋律动机音型三个音放在内声部,(由调式Ⅴ;Ⅲ;Ⅰ音级构成,具有五声调式特性)短时隐若的出现,具有物象象征性。如下谱例:此谱例是从例二中提取。
谱例(三)
我们可以随之音响运动与物象的凝练,犹如见到太阳照射在树叶上,露珠脱落归于到了湖中(例二内声部分离出来的旋律动机谱例三)。随之大大小小的露珠不断的脱落于湖中,见图一中的第2—4小节中的a3、e3、a2、e2、;b3、f3、b2、f2、b1、f1;下行分解音型几个音明亮而清脆,非常准确的具象给予主体感官得以从乐音运动中转化为物象视觉效果。从此处小小的旋律动机中运用于描述,细腻形象可透视出作曲家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生活观察力,在主体瞬间印象的捕捉经过符号的传输信息转化为音响呈现给欣赏客体。正如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是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的。”作曲家在此处把意象组接起来的音乐要素曲式与旋律用于描述物象,是“因心造境”而得出的虚境与幻想,是景触发情,又把情浸入物景之中,再由它透发出感情的过程,这就是意象音乐描述应用多元要素的寻意表象所在。
(二)多声部纵向乐音运动的物象描述
继上面物象的延续,从多处片段音乐描述手法的另一个侧面研析发现,为表现音乐意象描述过程中追求象征派诗歌那样具有柔和、梦幻、迷惆 、朦胧等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效果。他利用纵向织体的衍变,把多声部主调音乐的传统应用变革,在纵向叠置中加入了和弦的外音,采用了和弦的拼贴式技法,把水珠溅起的层层涟漪由小到大的变化用音乐象征描述的活灵活现。见下谱例:
谱例(四)
从谱例四中不难看出,他为实现音乐意象描述,刻意在和声功能的应用上,违反传统和声功能的进行方式,逆反传统音乐意象描述手法,抓住物象表现的瞬间,用了叛逆法则的技法,恰如其分的把印象中的物体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曲作者的亮点及风格形成的特征。
以上谱例横向运动与纵向音乐互动式的穿插,以节奏型变化来淡化旋律线条的明晰,有目标的肢解对称性的传统结构技法。纵向音乐行进是以和声的平行八度与和弦外音的拼贴,加上反向进行形成空幻与张弛的运动,形成物象的变换,用新颖的音响材料转化为诱人的视觉效果。记谱的线条形状足以说明作者的音乐意象描述的追求效果。
(三)单声部横向运动的物象描述
作为物象的延续,《水中倒影》乐谱中的20小节处开始,用乐音横向与纵向运动描述水珠溅落的平静水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不断的扩大形成波光粼粼的水晶似的玻璃。见如下谱例:
谱例(五)
为达到意象音乐描述的物象效果,旋律在横向运动中,加入了和弦外音的分解演奏,从低音谱号处分离出的一个减七和弦分解动机,新颖别致,见下例谱例:
谱例(六)
好似阳光照射在水晶玻璃的水面上,色彩斑斓,波光粼粼。在此处突破了传统的和弦分解的协和性与规则。用不协和作为自然界中的光与色活灵活现。
(四)音乐力度的意象描述
音乐意象的描述是要应用音乐要素的多元结合,以侧重某一个元素为重点来表现物象,在音乐音响的运动过程配合音乐要素的应用,通过音乐符号这个载体把信息传输给具体发生的物体,做到表情达意的。音乐力度是有着极为丰富的象征性表现的音乐要素之一。从“水中倒影”整个曲目对自然界具象的过程中,以力度细致的表现图示可以看出其张弛与其他音乐元素结合应用时,会产生了光色的描述作用。主要表现在力度的强弱与宽幅上。以全曲的力度符号运动为例,乐曲开始PP-P-PP-PP-f-P-mf-f-ff-P-PP-PPP-PP-PPP到乐曲的结束, 力度图示表中非常直观。德彪西在音乐力度张弛应用过程中,很明晰的发现,为突出描述自然界的景色,他的音乐描述是以恬淡纤巧,妩媚的情调为主。他将弱奏作为音乐力度的变化基础,并且出现极弱奏,力度的高潮部分只闪现于短暂的瞬间,完全体现了他捕捉瞬间意象的能力。同时也可从力度应用的表上看到这一个特点,幅度宽阔而表现细致。从力度应用过程,不难看出作曲家把每一种音乐元素应用到极点。可是,在他之前的音乐作品力度的应用上,像这样应用极为少见。这是他的意象描述的又一个与传统音乐意象描述的不同之处。音乐的结束,用了乐曲开始时的三个音作为旋律动机,如下谱例的低声部动机音型:
力度在pp上,与乐曲开始的动机前呼后应,具象效果新颖而令人想入非非。整曲完美的结束了意象音乐描述的具象过程。
五、印象主义音乐描述功能给予的启发
“水中倒影”整个乐曲的音乐意象描述,意境迷人神往,非常富有梦幻与静寂意境。这是一首钢琴作品第一次全面性的,创造性的反应大自然,是前所未有的例子,整个曲子到处都可寻到水中映像,令人目不暇接,想入翩翩。这些具象的感受,是作曲家对于传统音乐的描述技法的改革,从其整个乐曲去透视,用他本人曾说过话是运用了“化学和声”。意思是:将自然音阶、全音阶、半音阶和五声音阶作为不同特性的化学元素,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作为催化剂,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混合体。这是一个新奇而标新立异的创作,是与传统音乐作曲技法截然不同的创造,给20世纪音乐的审美意象音乐描述带来了全新观念。
“水中倒影”音乐意象描述功能的应用,给他之后的作曲家们一个启示:传统技法是根基,创新是音乐的生命。对于该作品传统音乐要素创新性的应用,是承前启后印象主义音乐的一个缩影和音乐意象描述范式。正如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是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的。”作曲家借鉴由意象组接起来的《水中倒影》的描述是“因心造境”而得出的具象过程,是丰富生活的结晶。同时也是启迪所有从事音乐创作、音乐演奏和音乐鉴赏人员研究和学习的优秀范式作品。
结语:
自从1600年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大小调体系的确定,和声、复调曲式学等音乐理论的日臻完善推动下,完整的构建成传统音乐审美意象体系。传统音乐审美意象描述功能在音乐要素应用上沿用了多个世纪,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描述手法的应用也到达了顶点。出新、创造已成为作曲家们代表一个时期音乐风格的标杆。音乐意象描述始终是不同时期作曲家们标新立异,推陈出新追求的乐思目标。故此,音乐要素应用是音乐描述功能的载体,是实现审美意象音乐描述功能的符号和信息,是作曲家寻意表象的工具。
综上所述,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摆脱了传统音乐的束缚,将音响和乐器音色作为他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以音乐多元素暗示或提供一种意向和心境,用丰富的织体,和声拼贴法,调式调性的游移,旋律线条的淡化,音乐力度的张弛与宽幅来取代了在他之前的几个时期音乐要素应用原则,突破传统音乐要素应用的创作模式。“水中倒影”作品堪称是一个别具匠心,标新立异的典型范式。给20世纪审美意象音乐描述功能带来了全新观念。
参考文献:
《20世纪音乐概论》彼得.斯.汉森著孟宪福 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0世纪音乐语言》G..韦尔顿,马奎斯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德彪西研究》邵义强著 光华出版社出版
《20世纪音乐概论与欣赏》朱秋华 高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美学基础》王次炤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English abstract:
Abstract:Aesthesis imagery’s music-describing function is key of music expressing art. French composer Claude Debussy’s Piano Imagery Album I –SHADOW IN WATER is epitome of imagery music describing. The analysis on work’s music factor rushed traditional music restrain is important for modern music-describing function type’s searching, music appreciating and playing.
Key Words:Aesthetic image; Music description; Debussy;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