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迫在眉睫

作者:王德胜来源:原创日期:2012-07-30人气:1070
繁重的课业负担迫使学生加快书写速度,放弃书写质量。曾经一位教育局长到学校督察学生减负问题时说过“从学生的家庭作业总体书写质量上,就可以初步判定这个学校为学生减负的力度大小。”这句话意思深远值得回味,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学生一晚上要书写四五门作业,每门作业都要将近一课时时间完成,一晚上的书写量抵得上将近全天课堂的书写量总和,高强度的书写量我们成年人也难达到书写整齐、规范,何况是一个孩子呢。因此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就要减负,布置适当书写作业,控制书写时间,才能保证书写质量。
(二)繁重的教学任务迫使教师板书水平停滞不前。
书法是一门艺术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很难有所提高。师范教育中的“三笔字”是保证一个教师书写能力提高的最有效手段,但是近几年高等师范院校的“三笔字”教育现状来看,已不尽如人意。忽视了书写技巧的训练的师范生参加工作后,在教师岗位上被繁重的教学任务,教育科研任务,各种检查考核任务忙得团团转,练习“三笔字”的时间少的可怜,即使有心练习,也静不下心来系统学习书写技巧。种种因素使得教师队伍中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已经占不上五分之一了,能拿起毛笔挥毫泼墨的更是风毛麟角了,从而导致板书——这一最直观的书写范本也逐渐失去了示范作用。
(三)缺少一套易学实用的写字指导教材。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以后,语文教材中就取消了田字格训练,语文教学更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写字能力的培养就有所下降。曾经看过一个初中语文尖子生的作文试卷,她的汉语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如此之强,唯独书写上字体歪扭,涂改擦拭严重,正是缺少汉字书写训练造成的,像这样的学生每年还在逐渐增加。我想不是学生不愿意写好字,而是学校教育缺少一套指导学生写字的教材,一套纯粹教授字体间架结构、书写规律的教材,让学生写字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四)书写工具的发展制约了学生的书写能力
钢笔、毛笔在书法训练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随着书写工具的变替,品类繁多的圆珠笔、碳素笔、中性笔、自动铅笔的出现早已改变了过去只有钢笔、毛笔书写的单一形式。这些多样的书写工具,在使用方便的同时却增加了书写的难度。书写工具的经常变换也是造成学生书写能力不高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书写能力迫在眉睫。
明年教育部有关部门将出台《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写字等级考查将是实施课程教材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我们教育者期望“办法”早日出台。笔者为迎接《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师生践行“提笔就是练字时”
抓学生写字是教师的责任。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因此学生书写能力培养不应仅仅局限在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文数英史地生各科教师都应在课堂上做到书写汉字笔顺正确、结构匀称、字迹美观整洁;书写能力培养也不应仅仅局限在板书上,批改学生作业时,评语书写时都要做到文字流畅、工整、规范,让学生体味教师书法的魅力;书写能力培养不应仅仅局限在学生正规作业本上,练习本上、练习册上、考试卷上、草稿纸上都应让学生认真书写。
(二)注重反思,加强积累,辅导上下功夫。
教师在各科课堂上应传授一些基本的字体间架结构知识如平正、匀称、呼应连贯、参差变化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和书写中逐步积累写字经验,教师辅导做到“六个结合”,即:直观示范与及时纠正相结合;由易到难与全面辅导相结合;分散难点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树立目标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勤学苦练和科学有效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提高相结合,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三)加强对写字能力培养的监控力度。
各科教师不仅是对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的培养者,还应该是监控监控者。教师强调铅笔和钢笔书写工具的优势,写出汉字笔画的虚实变化,间架结构。杜绝自动铅笔代替铅笔和圆珠笔代替钢笔的现象。分层布置作业,提高布置作业质量,让学生在书写作业时做到平心静气,不急不躁,结构匀称,篇幅规整。
(四)通过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提高。
每一位学生每天写50个硬笔字,在第二天早上粘贴到各班走廊墙壁上,由学校派专人逐页评出等级。并根据各班优秀人数评出写字合格班、规范班、示范班,每月根据各班评比情况给予班级奖励。每学期开展学校书法节活动、学生作文、手写书信比赛,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书写优秀班评比、以学校为单位的书写示范学校评选等。
总之,目前学生汉字书写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和社会强烈关注,我们广大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上要以身作则,勤动脑,多动笔,常反思、善积累、多交流,在培养学生写字能力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做出更多的。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